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弯扭耦合长柔叶片颤振速度分析

    罗涛巫发明黄剑锋钟杰...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弯扭耦合叶片的颤振速度进行研究,提出基于FAST_v8结合非线性几何精确梁理论评估叶片颤振速度的分析方法,基于典型截面失稳机理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以某80.74 m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空气密度、叶片重心弦向位置、扭转频率、挥舞频率等参数变化对颤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80.47 m叶片颤振速度随空气密度增大而减小;质心前移可有效抑制经典颤振;提高扭转频率可提升叶片的稳定性;挥舞频率位于0.2~0.4 Hz之间时较合适.

    风电机组颤振速度经典颤振弯扭耦合叶片

    一种基于PSO-VMD和LSTM的复杂山地风电场观测风速数据质量控制算法

    熊雄姚润进程帅兵李文龙...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山地风电场普遍存在观测风速数据质量差引起风资源评估误差大、风功率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而复杂山地风速呈现较强的间隙性、波动性和非平稳性,导致常规质量控制方法无法有效提高数据质量.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改进变分模态分解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集成学习算法(PVL),并应用于复杂山地观测风速的质量控制以提高风速数据的质量.以广西某复杂山地风场内5基观测塔2015-2016年逐10 min风速数据为案例进行PVL应用效果检验,并与传统单站及空间回归法、反距离加权法进行对比.应用表明,PVL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寻误率,且在异地形、多风况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风电场质量控制粒子群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网络

    三种流动控制方法对H型垂直轴风力机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刘永飞陈微圣孙晓晶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以基于NACA0021和NACA0018翼型表面带吸气缝叶片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为二维、三维研究对象,研究叶片表面施加吸气对提高升力型(H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做功性能的效果.通过开展二维模拟研究,探究多吸气缝在叶片吸力面上的位置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对比研究吸气和吹气这两种常用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提升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净效率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叶片表面采用吸气控制的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并将其获能特性与采用波浪前缘叶片即被动流动控制后的垂直轴风力机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多吸气缝位置位于距离叶片前缘10%~15%弦长区域范围内时,能最好地抑制垂直轴风力机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改善叶片的气动性能.与吹气控制方法相比,叶片表面采用吸气控制后的风力机的风能利用净效率在全叶尖速比下的增幅更加明显;而与波浪前缘控制方法相比,采用吸气控制后风力机风能利用净效率在低尖速比下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最大提升幅度可达到140%.该文研究结果表明吸气方式可使垂直轴风力机的效率在较大的运行工况内都有明显提高,与吹气和波浪前缘的方法相比在提升风力机气动性能效果方面更为显著,因此也更具工程应用的潜力和优势.

    数值模拟垂直轴风力机流动控制吸气气动性能

    长期循环荷载作用对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赖踊卿孙毅龙李炜戚海峰...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风力机结构体系长期经受波浪、风等水平循环荷载的作用,循环荷载的长期作用会引起桩周地基土体产生棘轮效应及形成密实沉陷区,研究长期循环荷载效应对风力机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平台,建立风力机单桩的数值计算模型,与既有桩基试验开展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引入长期循环荷载效应引起的桩周密实沉陷简化模型,开展海上风力机大直径单桩的承载性能对比研究,探讨考虑与未考虑密实沉陷区时桩基的变形、弯矩、p-y(土体抗力-桩基水平位移)曲线的差异,分析长期循环荷载效应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密实沉陷对单桩的刚性转动点位置基本无影响,但在桩基埋置的浅层区域,桩周密实沉陷区对桩基水平位移影响显著,且引起桩基弯矩发生突变.

    海上风力机循环荷载桩基础承载特性

    齿面粗糙度对风电齿轮箱行星轮系动力学特性影响

    谭建军杨书益李浩孙先田...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齿面粗糙度对行星轮系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行星轮系齿轮副动态承载接触分析与系统振动位移耦合方法.以某型兆瓦级风电齿轮箱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对轮齿粗糙表面进行分形表征,通过齿轮副啮合变形协调条件,构建齿面动态承载接触状态与构件振动位移、粗糙齿面啮合误差以及摩擦力的关联关系,建立风电齿轮箱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分析粗糙齿面啮合误差与摩擦力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糙度的增大,齿面载荷峰值与波动幅值增大,动态啮合刚度幅值出现明显波动,均载性能降低;增大粗糙度会降低行星轮系临界转速,在低转速区域内,其具有激励增振作用,而在临界转速区域附近,其具有阻尼减振作用;摩擦力主要影响行星轮系各构件振动位移,可改变动态啮合力在少齿啮合区的幅值.

    风电机组齿轮传动动力学行星轮系齿面载荷

    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

    肖彬王鑫宋永一张彪...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靠双流化床冷态装置考察流化风和松动风的流量对流化床流化形式、返料器料封高度以及固体循环量的影响.当流化风流量为5 m3/h时,流化床气化器内颗粒呈鼓泡流化.返料器料位与返料器两侧压差有关,压差越大,返料器内料封高度越低.气体反窜时返料器两侧压差变小,料位逐渐升高.不改变其他条件,在下松动风流量为3 m3/h及以下时,增大松动风流量,颗粒循环量逐渐增加,一定条件下固体颗粒循环量达到最大为6.72 kg/h.对装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颗粒的流化形式与实验一致.

    生物质制氢双流化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气固流动反应器设计

    生物统合加工嵌合纤维小体组装模块反应机制探究

    徐奭万平李娟娟刘涵...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统合加工嵌合纤维小体中重组蛋白粘连模块与对接模块的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对嵌合纤维小体组装效率的影响,采用酿酒酵母细胞分泌表达支架蛋白和酶分子催化模块,在胞外通过非变性蛋白凝胶电泳和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分析二级支架蛋白、纤维素酶分别与一级支架蛋白结合时的相互作用反应.结果显示,分别连接二级支架蛋白和纤维素酶蛋白的对接模块与粘连模块的亲和力常数增大,亲和力减小,组装反应为焓变驱动的放热反应并产生氢键,证明这些蛋白分子间亲和力减小是导致二级支架蛋白与一级支架蛋白组装效率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酿酒酵母嵌合纤维小体纤维素酶自组装蛋白相互识别分子动力学

    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菌种及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龙婷婷庄新姝周桂雄翁庆北...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发酵菌种的选育情况及发酵特性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对已报道过的发酵工艺进行系统性综述、比较及分析.最后,归纳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PHAs存在的问题,并对PHAs发酵菌种及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聚羟基脂肪酸酯菌种选育发酵工艺高效率低成本研究进展

    基于微型流化床的油页岩与棉秆共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

    阿衣克力木·哈山张宸李林繁林立成...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分析油页岩与棉秆共热解特性,探讨不同热解温度和混合比例对H2、CH4、CO、CO2释放特性的影响,并利用等转化率法求解动力学参数,研究共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油页岩和棉秆的单独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而在等温共热解过程中,棉秆的添加能加快反应的转化率,提高气体生成速率.通过Friedman-Reich-Levi方法计算气体生成活化能,结果显示共热解活化能明显低于理论值,表明共热解能提高原料热解反应性,促进气体的生成.

    流化床热解动力学油页岩棉秆相互作用

    药渣木质素定向解聚制备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

    简雅婷王帆陈小燕张宇...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叉苦药渣木质素为原料,在低共熔溶剂(ChCl-MeOH-AlCl3·6H2O)与催化剂(Cu(OAc)2/邻菲罗啉)耦合作用下解聚生成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考察不同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催化剂添加量与氧气含量对木质素催化氧化解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比1∶30 g/mL,木质素、Cu(OAc)2、邻菲罗啉的质量比1∶1∶1,3 MPa氧压,60℃条件下反应3h后,木质素选择性解聚生了芳香醛酮类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木质素转化率达到80.84%,香草乙酮与香草醛收率分别为16.69%和34.39%.

    生物质木质素氧化解聚低共熔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