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密封限氧法制备秸秆生物炭参数的优化研究

    朱凤君张春燕乔印虎何春霞...
    169-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油菜秸秆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思路设计密封限氧处理下制备秸秆生物炭的方案,测定并分析其理化特性、官能团结构及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炭化温度是影响生物炭制备的优先考虑因素,秸秆生物炭的炭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pH值和灰分则相应增大;相较于小麦秸杆和油菜秸杆生物炭,水稻秸秆的炭产率、pH值和灰分含量最高.温度为550℃,保温时间在60 min时,秸秆生物炭的官能团吸收振动峰趋于平缓,表面出现蜂窝状孔隙结构,表明其孔隙丰富,结构稳定.

    秸秆生物炭理化特性热解温度炭化时间

    国槐废弃物固体燃料热压成型优化分析

    杨原青孙乾坤简鸿亮辛佩宸...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国槐废弃物生物质固体燃料密度、耐久性及抗跌碎性3个物理性能与成型温度、含水率及压强的关系,并应用满意度函数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三响应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国槐固体燃料在温度50~130℃,含水率5%~13%,压强60~130 MPa范围内燃料密度、耐久性和抗跌碎性分别达到0.994 g/cm3、96.31%和99.41%以上,最佳燃料成型参数为温度84.40℃,含水率5.08%,压强129.76 MPa,在此成型参数下燃料密度、耐久性及抗跌碎性分别为1.075 g/cm3、99.06%及99.95%.

    生物质能国槐废弃物燃料满意度函数法优化

    基于变分法减少损耗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功率优化

    林炳骏杨俊华林汇金梁惠溉...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不规则激励力下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改善波能捕获能力并减少系统主要损耗,结合电机与水动力方程,建立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基于变分法构造能量泛函,求解泛函极值后得出最优控制律;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观测系统不易获取的相关状态变量,离线调整泛函惩罚项系数,在不增加整体计算量的情况下获得理想参考电流,并应用磁场定向控制策略进行跟踪,同时兼顾电磁力约束与功率捕获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响应速度快、状态观测精度高,可有效提升功率捕获能力、减少系统主要损耗、提高输出功率.

    波浪能损耗波能转换变分法功率捕获

    基于EMD-LSTM多变量输入的极端海况预报模型

    张茴栋陈丽贤张德康史宏达...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端海况是多种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单变量波浪预报模型无法考虑多变量的影响,因此构建EMD-LSTM多变量输入模型来预报极端海况.以浮标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集,利用改进的EMD算法消除变量端点效应和时序非平稳性的影响,运用多变量输入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多变量复合模型可对极端海况实现有效提前预警,输入层引入波高、风速和阵风3个关键因子后模型预报性能最佳,比对均方根误差和纳什效率系数可知多变量输入的预报性能较单变量有显著提升.

    波浪传播预测LSTM多变量复合模型端点效应非平稳性

    一种基于EGK-均值聚类和PCA的海流发电机叶片冲击故障检测方法

    谢涛张卫东张义博
    20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流发电机受海流流速变化、随机湍流的影响呈现多变工况,想要准确检测出叶片冲击故障是一项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包络几何特征聚类(EGK-均值聚类)的方法用于划分变工况下产生的定子电流信号,在不同子工况下建立故障检测模型.首先,根据样本矩阵构建包络几何特征矩阵,利用几何特征矩阵确定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聚类;然后,基于各工况下的包络数据分别进行主元分析以降低数据维度;最后,T2 和SPE统计量被计算用于实时冲击故障检测.一台海流发电机样机及配套循环水槽被搭建验证本文所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变工况下针对海流发电机叶片冲击故障有着显著的识别能力和检测精度.

    海洋能海洋工程信号处理聚类算法故障检测主成分分析

    竖直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埋管间负热阻现象的参数化研究与分析

    李露茜廖全刘贤燕彭清元...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Mutipole方法对竖直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内外的耦合传热过程进行求解,在钻孔内三热阻和四热阻简化传热模型基础上,详细地分析钻孔内的复杂稳态传热过程,参数化研究埋管布置结构、回填料与岩土热物性等因素对钻孔内埋管间直接传热热阻的影响规律,揭示导致钻孔内埋管间负热阻现象的本质原因,对钻孔内热阻传热模型的工程实践应用给出参考意见.

    地源热泵换热器热阻负热阻现象Multipole法

    放射形相变蓄热器的释热特性实验与数值研究

    武宾张嘉杰聂姣石颖...
    217-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太阳能热利用的时空不匹配问题,设计并制备一种放射形相变蓄热器,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了蓄热器释热功率及相变材料固相率在释热过程中的响应特性,探讨了冷却工质流量、进水方式、翅片型式对释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蓄热器的释热过程可划分为液态显热区间、潜热区间、固态显热区间3个阶段,潜热区间相变材料的潜热作用使得释热功率下降相对缓慢;冷却工质流量越大,释热功率下降速率越快,完全凝固时间越短;不同进水方式对换热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蓄热器的换热均匀性;与平板翅片相比,放射形翅片各翅片单元间相变材料的导热更均匀,凝固时间缩短31%,提高了换热速率.

    相变潜热数值模拟固相率释热功率

    存在初始静偏心的储能飞轮转子动力学特性

    张昊随柳亦兵滕伟武鑫...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功率储能飞轮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电机转子存在初始静偏心时飞轮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首先使用能量法求出电机转子不平衡磁拉力(UMP)与转子偏心位移之间的关系,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模型建立包含UMP的飞轮转子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电机转子初始偏心量和偏心方向对飞轮稳态和瞬态特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偏心量的增大,上轴承处轴心轨迹出现嵌套圆环,频谱出现3种频率成分且幅值增大,升速响应曲线共振峰的峰值增大,对应转速减小;当偏心方向改变且旋转一周时,转频等成分的幅值、升速响应曲线共振峰值产生明显的周期规律变化.

    飞轮转子储能动力学初始静偏心不平衡磁拉力机电耦合

    基于迁移学习与GRU神经网络结合的锂电池SOH估计

    莫易敏余自豪叶鹏范文健...
    23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单体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困难、测试流程复杂与能耗高等问题,提出迁移学习与GRU网络结合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设计的基础模型结构为输入层+GRU层+全连接层+输出层;根据健康因子的得分,选择训练基础模型的数据集、划分电池相似度等级并制定对应的迁移学习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分别使用数据集的前40%与前25%训练得到的基础模型与迁移学习模型,两者的精度分别最大提高42.48%与95.28%,而预测稳定性分别最大提高55.38%与93.55%.

    机器学习迁移学习锂电池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健康状态估计

    基于改进DDPG的变速抽蓄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研究

    劳文洁史林军王伟杨冬梅...
    240-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挖掘双馈型抽水蓄能(DFIM-PSH)机组调频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所确定的DFIM-PSH机组在发电与抽水工况下的频率控制环节,构建考虑风电接入的含DFIM-PSH单区域系统频率控制模型.其次,在考虑机组运行约束的基础上以最小化系统频率偏差及调频出力为目标,引入DDPG算法对各机组的AGC控制指令进行优化.通过在预学习中同时引入随机外部扰动与模型参数变化,提高AGC控制器在具有强不确定性环境中的适应性.最后,在仿真验证DFIM-PSH调频优势的基础上,在不同风电接入及扰动等多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频率控制方法能有效改善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且具有强鲁棒性.

    抽水蓄能机组鲁棒性(控制系统)频率控制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