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S-DBN的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

    梁佳佳何晓霞肖浩逸
    25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准确地对锂电池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算法(CS)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预测模型.首先,引进16个影响锂电池RUL的健康因子(HI),通过随机森林(RF)选择出对于剩余寿命预测较为重要的9个HI.随后用CS去寻优深度信念网络模型中隐藏层的参数,通过寻优,建立最优的深度信念网络预测模型.最后,使用马里兰大学所收集的电池数据(CALCE)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S-DBN模型的拟合优度高达98%,且与其他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具有更小的误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随机森林深度信念网络布谷鸟算法健康因子

    基于实际工况的燃料电池水气传输及相变规律研究

    王来华代世勋曹爱红
    260-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FD软件建立二维多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模型,对不同工况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水气传输及相变过程进行仿真.在试验验证及元无关性验证的基础上,分析起步工况、加速工况、急停工况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状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500 mA/cm2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功率密度达到最大值654.9 mW/cm2;起步工况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反应会在达到额定功率10s后逐渐达到平衡;加速工况下,三次方加速模式的最低液态水饱和度界面、水-气相界面的持续时间最长;急停工况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突然停机会使得其仍保持与停机前相近的状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相变饱和度二维多相模型水气传输水-气相界面

    阴极Mg2+污染物对PEMFC电化学性能及电化学阻抗影响

    许丽凤谈金祝李易惠子朱京宇...
    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经过长期运行后,其部件(弹性垫片、极板等)会发生损伤,并产生金属离子污染物(如Ca2+、Mg2+),这将影响燃料电池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向燃料电池阴极空气流中添加不同浓度(100、300和500 mg/L)的Mg2+溶液,研究了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阴极Mg2+污染物对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及电化学阻抗的影响.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均对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负面影响,污染后的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出现下降,且下降程度与阴极Mg2+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时间呈正相关.极化曲线理论分析结果表明: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均显著影响质子交换膜的渗透性并增大质子交换膜对氢离子的阻抗,且污染时间越长,质子交换膜性能恶化越严重.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均会增大质子交换膜对氢离子的阻抗以及阴极法拉第电阻,且质子交换膜对氢离子的阻抗随污染时间增加而增大;阴极双电层结构受这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影响不明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镁离子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性能

    合成气/CO2火焰传播过程中辐射再吸收的影响

    安秀丽刘浩何育臻郑树...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物质制取合成气燃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CO2掺混的影响,对合成气/空气/CO2预混火焰中开展数值模拟,通过不同的辐射模型研究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再吸收提高了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提升幅度可达11.15%.随当量比增加,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提升幅度从11.15%减小至3.12%,受预热导致的化学效应控制.H自由基在贫燃工况占据主导地位,辐射再吸收通过反应H+O2==O+OH影响火焰传播速度;而富燃工况下,与OH自由基相关的反应H+OH+M==H2O+M是辐射再吸收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主导反应.

    合成气H2/CO辐射二氧化碳火焰传播速度

    基于HHO-FA的PEMFC电堆辨识建模

    陈永辉苏建徽解宝吴琼...
    28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哈里斯鹰算法(HHO)和萤火虫算法(FA)联合的优化算法,即HHO-FA算法,用于PEMFC模型的参数辨识.为提高PEMFC建模精确度,HHO-FA保留HHO中搜索效率和精度较高的全局搜索过程,局部寻优过程结合具有群体寻优特征的FA算法,同时优化负责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切换的转换因子,加入惯性权重因子,优化算法结构.该文使用燃料电池的商业仿真工具箱Thermolib获取算例数据,并通过与粒子群算法(PSO)、HHO算法、蚁群算法(ACO)和FA算法对比分析,对HHO-FA的PEMFC参数辨识性能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PSO、HHO、ACO和FA,HHO-FA的辨识精确度和收敛效率均最高,证实所提出HHO-FA算法在PEMFC模型参数辨识方面的突出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辨识哈里斯鹰算法萤火虫算法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及仿真

    陈家城周苏
    290-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70 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稳态下研究温度、膜含水量、压力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分析水气跨膜运输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在 0.4~1.0 A/cm范围内时,电堆输出电压保持稳定.然后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动态工况下,分析电池系统输出性能和水气跨膜传输情况,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大功率车用PEMFC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Simulink仿真模型电压特性质量传输动态分析

    氢动力船加注过程高压氢气泄漏数值模拟

    孔祥宇胡始弘康济川闫发锁...
    298-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针对氢动力船加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高压氢气泄漏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CFD虚喷嘴模型和分层流动模型的有效性.其次,结合氢动力船实际加注场景,着重分析风速、障碍物对高压氢气扩散行为的影响.最后,利用半球扩散模型划分疏散区域,提高氢动力船加注过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分层流动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更好;高速的风可阻止氢气上浮,增加氢气泄漏距离,降低氢气浓度;泄漏源下游设置障碍物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易燃云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距离.

    氢气泄漏数值模型氢动力船

    等离子体处理的V掺杂镍铁基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析氢

    靳葆杰王婧朱小宁黄林泉...
    305-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V掺杂的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结合H2等离子体还原法,构建Ni纳米粒子锚定在大量氧空位和镍空位上的异质结构,增加活性位点数量,提升NiFe LDH的HER活性.结果表明,在1 mol/L的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催化剂的过电势仅为37.5 mV,Tafel斜率为49 mV/dec,经过100 h的恒电流测试其析氢活性无明显衰减.此外,全解水测试中其同样具有良好的析氢活性和稳定性,10 mA/cm2电流密度下全解水电压仅为1.57 V,经过1000 h的恒电流测试其析氢活性无明显下降.

    等离子体镍铁氢氧化物电催化剂析氢反应异质结

    计及碳交易与需求响应的微能源网双层优化模型

    段新会黄嵘齐传杰陈博文...
    310-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在微能源网的基础架构上,以全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结合碳交易与需求响应构建微能源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区域环境数据与年度典型日案例分析,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规划配置以及在该配置下的各设备最优日运行出力调度情况,相比基础模型提高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获得了更高的碳排放权收益,通过需求响应调整用户侧灵活可控负荷,在保证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的前提下,有效节省了总成本.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使微能源网在保证系统经济性的同时促进实现减碳目标,对MEG的前期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

    碳交易需求响应能源管理微能源网双层优化

    基于RBF-LADR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

    杨旭红杨一矜潘宇顾伟伟...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出现,为支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由于VSG常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存在动态响应时间久、抗扰动能力弱的缺点,考虑LADRC对扰动具有更优异的动态响应速度,该文提出一种用于VSG电压外环控制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案,并采用RBF对LADRC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整定,以实现控制器的实时优化.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仿真模型,并对所提出的改进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照,结果显示该策略可有效提高并网环境下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和频率稳定性.

    分布式发电RBF神经网络线性自抗扰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