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学刊
体育学刊

杨文轩

双月刊

1006-7116

tyxk@scnu.edu.cn

020-85211412

510631

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楼4-5楼

体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体育专业学术性刊物。设有经验总结、理论探索、读书思考、试验报告、专题讨论、最新科技知识介绍、体育科技动态报道等栏目,为体育学术研究和学习提供交流园地。读者对象主要是体育科研工作者、体育院校师生、教练员、运动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教融合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审视及推进路径

    邢文涛白晋湘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中国式"体"与"教"融合的探索,是教育理性的回归。而面对传承人培养存在制度贯通不畅、资源转换受阻和育人协同离散的困境,应构建活态化的人才培养链和以"师资+课程+平台"为保障的融合互嵌的育人体系;并提出构建引导性协同机制为引领,打造"双循环"育人渠道为主线,彰显系统化课程育人的要素支撑,以建设高质量师资与平台为保障,践行规范化考评机制为牵引的推进路径。

    体教融合传统武术传承人人才培养

    文化-认知制度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行为的影响——基于新制度分析的框架

    李斌庄弼程卫波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实施放置在制度生态理论中加以解读,从而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认知制度的影响。研究深入剖析了文化-认知制度积淀的"应试图式""身份图式"和"教学图式"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行为的影响,提出了 3 个方面的优化策略,即落实和强化监督与问责的机制,实现对课改推行的有效控制;科学谋划制度安排的权力,引领和建构体育教师正确的身份认知;尊重和干预体育教师的内生性权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增强。

    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认知新制度主义

    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教学实践启示

    叶松东贾晨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古以来人类对运动技能的认识便与身体认知息息相关,随着身体认知的范式转型,重构运动技能发展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以西方具身认知科学、生态动力学与中国体认范式为旨归,以西方运动技能实证研究、中国运动行为叙事研究为互证证据链,提出了以具身性生成、情境性塑造、简并性提升和非线性发展为要义的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模式,并从促进身体与情境深度交互,构建"感知-行动"耦合系统;创设代表性运动学习情境,探索适应性运动行为表达;归纳同质性动作能力集群,提高自主性运动技能呈现;探究助力性运动行为圈层,推进运动技能正向迁移 4个方面探讨了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模式的教学实践进路。

    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感知-行动"耦合非线性

    新时代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基于广东实践的研究

    胡永红艾安丽黄春神沈穗...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也渐成"显学"。新时代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公平发展为核心,以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体育教育的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农村学校体育绩效和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效果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包括公平、均衡、开放、全面、绿色、创新和共享发展等 7 个维度。以广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工作实践为例,以案说理,以期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实践发展及理论创新。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农村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价值、框架及路径

    尚力沛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实践调研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是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导向,以解决体育教育问题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为追求,实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的内涵式发展且达到体育教研状态的最优化,以此带动和促进中小学学校体育整体性发展。(2)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得到精准解决,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卓越成长,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获得感,高效服务于体育政策的实施与研究,推动体育教研工作更加规范与高效。(3)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框架包含体育教研目标、体育教研内容、体育教研方式、体育教研评价4个方面。(4)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路径:更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价值观念与明确各级教研的职能定位,重视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与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研与推动基于数字化的体育教研改革,加强中小学体育教研制度建设与合理使用体育教研权力。

    学校体育体育教研基础教育中小学

    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

    刘建武钟丽萍范成文隋晓东...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我国家校社推进课后体育服务的"分离式"困境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意识不强、家校社协同供给缺乏、家校社有效沟通不足、家校社协同管理不到位。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提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的实践路径:营造协同氛围,达成体育育人目标共识;协调三方资源,强化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成效;健全沟通机制,促进家校社深度融合;搭建智慧平台,优化课后体育服务管理。

    学校体育课后体育服务家校社协同交叠影响域服务机制

    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家长主义协商与理性自我重构——基于H市12位家长的追踪观察与深度访谈

    陈高朋朱忠贤陈紫微王鑫...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循家长主义协商的理论解释,运用参与观察法及访谈法,讨论"双减"政策下家长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的态度、角色、责任和行动特征。研究认为,孩子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之间存在交集,健康状况的强弱和运动习惯的强弱会影响家长对体育课后服务的态度。在时间维度上,基于亲子、自我、家校的家长主义协商,家长经历从"从未有过的新体验"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再到"协商更多的参与方式"的认知演变进程。当前,参与到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家长深陷于新旧秩序的两难境地,承受着来自孩子身体健康、技能习得、文化学习和自身期望的多重压力,往往采取以下行动重构理性自我:通过观望、协商和建言,重构参与角色;强调经验、问题和绩效,重构责任意识;诉诸于他者化、妥协和互动,重构决策机制。

    体育课后服务家长主义理性自我"双减"政策

    民航飞行学员身心素质教学模拟情境设计的重构——基于ADDIE模型的应用

    李波唐璐孙华程杨鸣亮...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总结飞行员身心素质教学训练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模拟情境教学设计缺失的原因、回归与振兴路径,探讨 ADDIE 模型应用于飞行学员身心素质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教学实施成效。研究认为,基于ADDIE模型设计的飞行学员身心素质训练能有序推动教学革新,促进飞行人才身心素质的精准培养和有效提升。

    身心素质飞行学员教学设计模拟情境ADDIE模型

    竞技武术散打的专项特征及训练实践

    徐晓烜张晶杨建营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当前对武术散打专项特征分析不够深入,难以完善散打比赛训练实践应用的问题,首先从武术散打的取胜因素、武术散打的主要供能系统、武术散打的技术方法与战术运用、武术散打的特殊要求分析武术散打的专项特征,继而提出相应的训练实践建议。研究认为:(1)散打教练员应根据规则的要求,充分借鉴竞技推手比赛常用的"推圈"技术,将其纳入散打训练,充分运用将运动员推下擂台得分甚至是赢得比赛的技术方法;(2)教练员应根据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结合散打专项技术设计具有散打专项特点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以此提升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并促进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节奏;(3)加强运动员"推打摔"的战术训练,进一步完善当前散打战术方法的运用;(4)加强运动员近身连击能力的训练,一是快速出组合拳的训练;二是单手勾摆组合训练。

    竞技武术散打专项特征训练实践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的主要变化、目标指向和实践路向

    王毕涵汤长发张强峰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原《标准》")的最新修订版,剖析新《标准》主要变化及其背后的目标指向有助于新《标准》的全面实施。研究认为:新《标准》主要变化体现在提高测定对象年龄上限,增加身体形态指标比重,优化测定项目及评分标准,提升测试设备智能化水平,指向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质健康需求,改善国民越发肥胖的身体形态,追求更为科学的测评练体系,助力生活化的体质健康促进行为等目标。践行新《标准》主要变化与目标指向,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与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国民肥胖抑制机制、强化硬软件的配套保障、宣传生活化的体质健康促进行为等方面展开。

    国民体质体质测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体质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