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刘卫

月刊

1001-2249

tzzz@public.wh.hb.cn

027-85358206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千禧园3号楼1-502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Journal Special Casting & Nonferrous Alloy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性期刊。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蝉联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本刊为月刊,64页码,标准16开,国内邮发代号:38-109,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添加Sc、Er、Be对Al-Zn-Mg-Cu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

    张博涛贺永东赵亿坤白万全...
    1409-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维氏硬度试验方法,研究了Sc、Er、Be复合添加对Al-8.3Zn-2.2Mg-2.3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c、Er、Be元素的加入,使小角度晶界占比高达56.2%,有效减少了合金中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的转变,且合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择优取向.T6处理后,合金内部及晶界处存在大量的球形Al3Sc弥散相,加速了η'相的析出,同时阻碍了晶界与位错运动.Be的加入对合金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部分Be以α-Be形式存在,另一部分在晶界处形成含Be的第二相;T6态合金硬度(HV)为240.6.

    Al-Zn-Mg-Cu合金复合添加微观组织钉扎效应

    Mg-7Zn-0.3La-xCu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

    黄晓锋陈宣宇贺光亮张鑫涛...
    1416-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温热处理法制备了Mg-7Zn-0.3La-xCu(x=0,0.5,1.0,1.5,质量分数,%,下同)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EDS等设备观察Cu含量、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对Mg-7Zn-0.3La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显示,Mg-7Zn-0.3La-1Cu镁合金的铸态组织组成主要由白色α-Mg基体和黑色共晶组织(α-Mg+MgZn2+Mg4Zn7+CuMgZn)组成.该合金在等温热处理初始阶段,Cu起着加速非枝晶颗粒分离和球化的作用;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或等温时间的延长,非枝晶颗粒尺寸和形状因子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等温温度为580 ℃,等温时间为30 min时,Mg-7Zn-0.3La-1Cu镁合金的非枝晶组织呈现理想状态,此时的非枝晶颗粒的平均尺寸、形状因子和固相率分别为43.51 μm、1.32和64.38%.在半固态组织的演变过程中,合金组织主要经历了初始粗化、组织分离、球化及最后的粗化4个阶段.

    Cu含量镁合金半固态演变机理

    轧制变形量对Al-Sn合金第二相形貌演变及性能的影响

    李士明董壮壮
    1423-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对Al-Sn合金中的第二相形貌演变及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感应熔炼工艺制备得到Al-Sn合金铸锭,随后对合金进行轧制处理并精确调控轧制变形量,揭示合金中富Sn第二相的形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量增加,富Sn第二相逐渐由连续网状结构转化为不连续短纤维结构,合金摩擦因数维持在0.27左右,但摩擦过程中的滑移现象显著减弱.同时,合金的维氏硬度(HV)由铸态时的17.9升高至75%变形量下的28.8,磨损率由7.49×10-4 mm3/(N·m)下降至5.51 ×10-4 mm3/(N·m).因此,短纤维状第二相可以提升合金的自润滑性能,而合金硬度和自润滑性能的同步提升共同导致Al-Sn耐磨性能的提升.

    Al-Sn合金第二相自润滑性能耐磨性能

    铝合金柱塞油泵壳体铸造缺陷分析及优化改进

    冯超唐桢纪旭辉
    1428-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铝合金柱塞油泵铸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缩松和气孔等铸造缺陷的问题,结合铸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优化改进了铸造工艺方案并采用AnyCasting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改进的柱塞泵壳体铸造工艺方案完全解决了铸件的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所生产的铸件完全满足品质要求.

    柱塞油泵铝合金铸件铸造缺陷数值模拟

    热顶铸造铝合金空心铸锭内孔漏铝及其改进方法

    杜新宇
    1431-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顶铸造铝合金空心铸锭时,由于内孔表面结晶的凝壳较薄,在拉力的作用下凝壳容易产生裂纹甚至发生漏铝问题.通过显微观察发现漏铝部位多数具有拉痕和断裂特征,但也有突发漏铝的情况.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空心锭内孔拉痕拉裂漏铝以及无拉裂突发漏铝产生的原因.指出为避免拉裂漏铝,需要从铸造结晶器结构、铸造参数和操作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通过控制半连续铸造时铝液放热和冷却水吸热的热平衡来控制内腔凝壳厚度和所受拉力;无拉裂突发漏铝主要是由于铸管内腔压力过大所致,从而研制出加装了内孔排气装置的热顶铸造结晶器,并采取优化铸造温度、铸造速度、冷却速度、冷却均匀性等措施.生产表明,加装内孔排气装置的结晶器可有效降低铸管内气体压力,解决无拉裂突发漏铝产生的问题,而其他工艺措施能够很好地控制凝壳厚度,从而解决了拉裂漏铝的问题.

    铝合金空心铸锭热顶铸造裂纹应力

    铝合金汽车支架零件挤压铸造工艺参数优化

    张鸣宇牛晓峰贾祥磊崔雨薇...
    1436-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铸造过程中浇注温度及保压压力对ADC12铝合金铸件缩孔缩松及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采用ProCAST软件对挤压铸造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间接挤压铸造成形某汽车发动机固定支架零件以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通过模拟分析结合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金相组织观察,确定浇注温度为680 ℃、保压压力为150 MPa、模具温度为250 ℃,且保压压力对消除铸件缩孔缩松缺陷、改善铸件显微组织、提升铸件力学性能起主导作用.

    发动机支架铝合金挤压铸造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