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刘卫

月刊

1001-2249

tzzz@public.wh.hb.cn

027-85358206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千禧园3号楼1-502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Journal Special Casting & Nonferrous Alloy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性期刊。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蝉联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本刊为月刊,64页码,标准16开,国内邮发代号:38-109,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工艺处理下AZ91D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

    付广艳杨龙飞薛丰
    63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电镜、XRD对固溶态、挤压态、时效处理挤压态AZ91D合金进行显微组织分析观察;对铸态、固溶态、挤压态AZ91D镁合金进行动电位极化、盐雾腐蚀试验、浸泡腐蚀失重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态AZ91D镁合金耐腐蚀性能优于固溶态的,时效处理后的挤压态AZ91D镁合金耐腐蚀性能好于挤压态的.固溶处理使β-Mg17Al12相不断溶解于α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固溶态AZ91D镁合金在热挤压过程中不断从过饱和固溶体α基体中析出大量沿晶界分布的β相.Al元素可提高镁合金的腐蚀电位,降低镁合金腐蚀倾向性,从而延缓了腐蚀速度,使挤压态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升.时效过程消除了在热挤压过程中材料内部出现的残余应力,使β-Mg17Al12相沿晶界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提升了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热处理挤压显微组织耐腐蚀性

    Ti对Zr-Cu-Fe-Al非晶合金体系性能的影响

    魏洁
    637-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铜模喷铸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Zr65-xTixCu20Fe5Al10(x=0,2,4,6,8,摩尔分数)体系的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扫描量热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分析了Ti含量对合金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2时,块体合金具有最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其过冷液相区ΔTx为73 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为0.564,非晶形成能力参数γ为0.401,压缩强度为1 905 MPa,塑性变形量为12%,抗压强度及塑性变形能力均非常理想,大量剪切带形成是其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Zr基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力学性能

    预制锭无熔剂重熔对ZM6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董含武叶小舟罗素琴詹俊...
    64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ZM6镁合金锭无熔剂的重熔,重点研究了气体精炼时间、熔体过热保温温度和时间对重熔后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合金的组织遗传性.结果表明,重熔后,Nd元素有较明显的烧损;熔炼工艺参数对合金强度产生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过热保温温度、气体精炼、保温时间,最优化条件分别为760℃、3 min、40 min;影响合金伸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过热保温温度、保温时间、气体精炼时间,最优化条件分别为760℃、60 min、3 min;800℃保温可以弱化合金的遗传性,此温度下的优化保温时间为60 min.

    ZM6镁合金预制锭重熔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不同压铸工艺对AE44镁合金的影响

    李俊杰马超胜张通通于文波...
    647-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AE44镁合金高压压铸件的工艺-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生产的高压压铸件进行了三维重构和二维表征.微观结构表征表明,收缩孔的形成与压室预结晶(ESCs)密切相关,主要受压室内低慢射速度和快慢射速度控制.铸造压力可以通过提高液态金属的供料能力,显著降低心部的孔隙率.充填过程模拟表明,棒状试样中心位置先充填,其后是近浇口位置,并伴有一次强烈的紊流.拉伸试验表明,撕裂脊主要由ESCs的滑移带演化而来.ESCs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铸件的断裂行为.

    AE44镁合金高压压铸三维重构ESCs断裂行为

    基于摩擦-温度双修正的Al2O3/Cu烧结坯热变形行为

    肖振朋李韶林贾淑果国秀花...
    656-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准描述热变形行为,对Al2O3弥散铜烧结坯流变应力进行修正.对Al2O3弥散铜烧结坯进行热模拟试验,获得变形温度为923~1 22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根据摩擦、温度修正原理进行流变应力修正,建立基于双曲正弦本构关系Arrhenius流动应力模型的本构方程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降低和应变速率升高,摩擦和温升效应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逐渐显著.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各影响因素关于摩擦和温升效应修正的定量描述.基于修正后的流变应力数据建立本构方程,平均误差从修正前的9.11%降至5.20%,相关系数由0.957 35提高至0.997 56,修正后的本构方程更为精准.

    流变应力曲线摩擦修正温度修正Al2O3弥散强化铜

    原位TiB2颗粒对AlSi10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浩宇江鸿翔李世欣赵九洲...
    66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Al-Si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可铸造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对Al-Si合金的耐热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了原位TiB2颗粒对Al-Si系合金组织以及室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TiB2颗粒的引入不仅能作为α-Al的异质形核质点、细化基体晶粒,而且能抑制共晶Si的生长、变质共晶Si.此外,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TiB2颗粒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添加10%的TiB2颗粒后,室温条件下(24℃)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由155 MPa、103 MPa和75.2 GPa增加到206 MPa、133 MPa和89.3 GPa;200℃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由112 MPa、70 MPa和68.5 GPa增加到137 MPa、89 MPa和81.2 GPa.

    铝合金原位TiB2颗粒力学性能弹性模量

    T5处理对高真空压铸Al-10Si-Cu-Mg-Mn合金组织影响

    刘金辉赵海东高军民李史华...
    669-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真空压铸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AlSi10CuMgMn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铸态和T5态合金微观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u含量下,铸态合金组织由α-Al、共晶Si和α-Fe、Q和θ相组成.随着Cu含量增加,Q相数量变化不大,形貌以层片状为主;θ相数量则逐渐增多,形貌由分散的粒状转变成聚集的块状.T5热处理不会改变相的类型和形貌,峰值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β″和θ′相,Cu含量较低时,析出相以β″相为主,Cu含量较高时,析出相以θ′相为主.

    AlSi10CuMgMn合金高真空压铸T5热处理微观组织

    Mn与热处理对Al-10Si-5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孙伟万浩马海娟魏超...
    675-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相分析、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和磨损试验,研究了Mn元素添加对Al-10Si-5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Mn合金化试样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Mn元素可以提高Al-10Si-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Mn含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伸长率会随着Mn的加入而降低.加入质量分数为0.40%的Mn时合金有最大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HV),分别为285 MPa和128.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含Mn合金的耐磨性能,在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试样中,时效态试样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

    Al-Si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磨损性能

    基于ANSYS的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数值模拟及验证

    张健健王振虎于梦娜
    679-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使用复合铸造方法生产球墨铸铁-硬质合金复合辊环的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采用球墨铸铁/硬质合金包覆面积比为0.344∶1、截面积比为0.4∶1,球墨铸铁浇注温度为1 320℃、硬质合金预热温度为800℃,成功制得扩散区宽达6 mm且无缺陷的复合辊环.

    复合辊环球墨铸铁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制样方式对纯铜中O含量的影响

    冯丹张惠琳张曦韩逸...
    683-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氧氮氢联测仪对纯铜中O含量进行测试,研究了6种制样方式对O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红外吸收法对O含量进行测定时,测试前需对试样表面进行处理,车制、大力剪、酸洗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小,手锯、锉刀会使测试结果产生较大偏差.O含量<0.001 0%的试样只能采用车制+大力剪+酸洗的制样方法.制样后试样要在4 h内进行测试,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纯铜制样方式O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