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波学报
微波学报

金林

双月刊

1005-6122

njmicrowave@126.com.

025-51821076

210039

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微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icrowav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微波场论、微波网络、微波元器件及电路、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技术、光波导与集成光学、光与微波相互作用、微波无线与散射、微波超导技术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工艺、微波CAD、微波在军事领域、通信、交通、能源、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微波测量、微波电路兼容及有关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材料加载的高增益Vivaldi天线

    蔡士宽姜兴孙逢圆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研究了一款超宽带对拓式Vivaldi天线.为了提高其增益,设计了一款具有非谐振式特性的超宽带人工电磁超材料单元,将此单元与对拓式Vivaldi天线集成后,可以在不影响天线效率及回波损耗的特性下提高天线增益,实测最高可提高 2.5 dB.天线尺寸为 0.925 0λ×0.650 0λ×0.008 3λ,实测阻抗带宽为 2.5 GHz~20.0 GHz,可达 8 个倍频程,在15 GHz时实测增益可达到 9.56 dBi.天线实测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主要工作频带内,天线呈现较好的定向辐射效果,可应用于电磁兼容测试、探地雷达测试、超宽带无线传输系统、微波脑检测系统等领域.

    Vivaldi天线超材料高增益超宽带

    毫米波高增益折叠透射阵列天线设计

    杨孝荣汪敏乔纯鑫吴文...
    7-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设计了一款低剖面的毫米波高增益折叠透射阵列天线.该天线将兼具极化选择和相位全覆盖调控性能的超薄透射型超表面,与具有极化扭转特性的反射型超表面结合,采用π/4 相位补偿步长,在实现低剖面的同时提高了天线增益.实验表明:所设计天线在 94 GHz增益为 35.7 dBi,口径效率为 47.4%,3 dB增益带宽为 22%.该设计克服了毫米波天线难以兼顾低剖面和高效率的限制.

    折叠透射阵列天线毫米波低剖面高增益多功能超表面

    一种基于SIW技术的滤波天线设计方法

    周涛纪真楠俞意华昌洲...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提出了一种滤波天线设计方法.首先根据传统耦合矩阵综合法设计出SIW滤波器,然后结合半模基片集成波导(HMSIW)技术设计出滤波天线.该方法简单有效,并且能够额外引入一个传输零点,使滤波天线的频率选择性得以提高.文中以三阶滤波天线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TE101 模式,使用两个SIW腔和一个HMSIW腔形成三阶滤波响应,SIW谐振腔用作高Q谐振器,HMSIW谐振腔同时作为辐射腔.实测的中心频率为 6.52 GHz,-10 dB带宽为 7.4%(6.26 GHz~6.74 GHz).通带内实测增益基本处于 5 dBi,且在下阻带产生了一个传输零点,有效地提高了滤波天线在低频处的频率选择性.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基片集成波导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天线传输零点

    基于最优解区间预筛选的代理模型辅助天线设计优化算法

    刘杨张依轩林中朝焦永昌...
    15-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线优化中全波仿真计算耗时过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约束的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SAADC)以实现天线优化设计中效率的提升.首先采用增强随机型差分进化算法,以保证数据生成的随机性与多样性.进一步通过高斯代理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预测,并利用最优解区间预筛选方法舍弃预测结果中较差的个体,以实现算法收敛速度的提升.最终利用所提出的SAADC,对三个不同拓扑结构E型贴片天线的带宽与增益进行了优化设计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现有的代理模型优化算法具有更快的优化速度与更佳的优化结果,可满足天线结构高效优化的实际需求.

    天线优化机器学习差分进化算法代理模型最优解区间预筛选

    基于阻抗变换槽线的三维超宽带微波吸收体研究

    朱云杰李涵轩张万平李波...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变换槽线的三维超宽带微波吸收体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多节切比雪夫匹配槽线结构和薄膜电阻,有效解决了传统电路模拟吸收体设计方法中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和方阻值不连续性的问题.通过精确求解电路参数并映射到物理尺寸,实现了一套超宽带微波吸收体的通用综合设计方法.所提出的吸收体展现了显著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在电磁隐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吸波体周期结构槽线

    基于增强型微带耦合器组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方法

    杨普刘毅秦凡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干扰消除技术是实现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的基础.在现有全双工天线系统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增强耦合器组的自干扰消除结构,该增强型耦合器组采用多支微带耦合器作为结构单元,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和相位平衡性能,可以在大带宽范围内(500 MHz)实现超过 40 dB的收发隔离度(中心频点为 2.4 GHz).进一步结合抽头式自干扰消除电路和宽带式贴片天线,文中提出的天线域模拟域联合自干扰消除方案最终可在 120 MHz带宽上实现超过 50 dB的自干扰消除.

    全双工自干扰消除准环形器单天线馈电网络

    一种改进变步长的自适应电磁干扰对消算法

    陈东伟李明洁方庆园刘卫东...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已有最小均方(LMS)自适应干扰对消算法初期收敛速度慢且整体误差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步长LMS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收敛速度和误差精度要求下,简化了步长因子μ(n),且采取分段迭代的方法,克服算法初期收敛慢的缺点.在误差|e(n)|较大时,文中提出通过调整系数ε调节步长μ(n)的变化速度,增强了迭代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与正态分布曲线步长等算法相比,使用文中算法后,宽带与窄带电磁干扰信号的收敛速度至少提高 13%,干扰对消后期望信号的输出信噪比至少提高 26%.该算法可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干扰消除.

    LMS算法改进变步长干扰对消调整系数分段迭代

    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高效轨道角动量复用传输

    倪涛夏强李迎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磁波的轨道角动量(OAM)复用对高速无线通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高效OAM复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式超表面单元结构,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具有OAM复用所需的角域色散相位响应和高透射率.基于此单元结构构建了一种工作于X波段的OAM复用超表面,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对±45°入射电磁波分别可以实现l=±2 模式的OAM复用传输.与现有的OAM复用超表面相比,该超表面能够转换更多的能量而不会产生其他透射方向的寄生OAM波束,从而显著提高了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OAM复用传输效率.

    轨道角动量超表面角域色散复用空间分集

    黄渤海地区大气折射环境参数统计分析

    张利军杜峰李建儒王红光...
    41-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折射环境显著影响微波、超短波无线电装备的性能,能够减小或者扩展标准大气环境下的无线电视距.文中以黄渤海交界处的荣成为例,基于 2018 年探空数据统计分析了荣成站的大气折射环境参数,包括地面折射率、1km折射率梯度、100 m折射率梯度等参数.其中,地面折射率年度变化范围可达 100 N单位,地面折射率年平均值为 332.3 N单位;1 km折射率梯度年平均值为-48.5 N/km;100 m折射率梯度年平均值为-44.2 N/km,100 m折射率梯度小于-100 N/km的时间概率为 3%.进一步地,文中给出了计算雷达视距需要用到的等效地球半径因子以及用于表征相对标准大气无线电视距的扩展或减小的视距因子分布.结果表明:等效地球半径因子最大可达 4.5;相对标准大气环境下,大气折射环境对视距影响的最大变化范围可达8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黄渤海地区试验装备的系统设计、性能评估提供大气折射环境参考.

    大气折射地面折射率1km折射率梯度100m折射率梯度无线电视距

    基于图像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MIMO信道估计方法

    危梦张清河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需要借助信道和噪声的统计特性来提高精度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SRGAN),将信道估计建模为图像超分辨率恢复问题.首先,采取最小二乘算法得到导频位置处的信道信息;其次,通过二维线性插值得到分辨率较低的信道矩阵信息作为所提SRGAN网络的输入;最后,通过训练恢复出真实信道频率响应.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所提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较传统信道估计算法有较大的提升,并且恢复的信道更符合真实信道.

    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图像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