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1在肝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潜在价值

    罗霞史青苗余祖江
    1321-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是一种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易复发、转移及耐药的恶性肿瘤.因此,探究HCC的复发、转移及有效的作用靶点是当前治疗的重中之重.肿瘤细胞进行代谢重编程使其在自身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方面具备了独特的特点.研究表明,尿素循环中的关键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1(argininosuccinate synthase 1,ASS1)与HC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ASS1的生化结构、功能调节及其在HCC进展中的作用和潜在价值,以期为HCC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特异性分子治疗靶点,为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肝细胞癌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1标志物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

    裴志燕张岭漪
    1326-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其侵袭性强,死亡率高,而治疗手段有限.HCC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促使人们深入研究其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约95%的HCC患者存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HCC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在HCC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在HCC中的研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肝细胞癌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在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免疫机制探讨

    刘少东马艳波郑冰峰
    1331-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免疫治疗在晚期HCC中表现出巨大前景,尤其是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备受关注.本文就目前PD-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免疫机制(PD-1的表达、PD-1/PD-Ls信号通路、PD-1抑制剂作用位点)进行探讨,旨在为晚期HCC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肝细胞癌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纳武单抗派姆单抗机制

    miR-383靶向PRDX3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田姗江海刘慧曹霞...
    1335-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383(miR-383)靶向调控人过氧化物还原酶-3(PRDX3)的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HepG2细胞中miR-383表达水平;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NG)组、miR-383阴性对照(NC)组、miR-383过表达(miR-383 mimics)组,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应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383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应用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对PRDX3、Ki-67、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NG组、NC组比较,miR-383 mimics组HepG2细胞中miR-38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侵袭、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PRDX3是miR-383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二者存在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383过表达后,PRDX3、Ki-67、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结论 miR-383可能通过下调PRDX3表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微小RNA-383人过氧化物还原酶-3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CCL7通过ERK/JNK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陈对对杨强叶子陈祖兵...
    1341-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7[chemokine(C-C motif)ligand 7,CCL7]与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关系.方法 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及正常人肝细胞株L02.ELISA法检测各株细胞CCL7的表达量.CCL7与SMMC-7721细胞共同培养,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CCL7对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制备CCL7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聚合酶链反应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转染SMMC-7721后,Western blotting、ELISA实验检测其对CCL7基因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CCL7对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不同组别E-cadherin、Vimentin、Twist、Snail、ERK、p-ERK、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 CCL7在SMMC-7221和HepG2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L02细胞中的表达(P<0.01).CCL7共培养后其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上升(P<0.01),细胞增殖也明显增强,且呈一定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siRNA抑制SMMC-7721细胞中的CCL7表达水平,24 h转染后,最佳干扰靶点的SMMC-7721细胞中的CCL7表达水平明显被抑制,其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1).siRNA组p-ERK、p-JNK、Vimentin、Snail、Twis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上升(P<0.01).共培养组p-ERK、p-JNK、Vimentin、Snail、Twis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1).ERK/JNK抑制剂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Vimentin、Snail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CCL7可能通过ERK/JNK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影响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肝细胞癌CCL7侵袭迁移

    原发性肝癌中CD133和EpCAM蛋白表达与阿帕替尼疗效的关系研究

    常健陈仁旺杨盛力胡建莉...
    1349-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分析其疗效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一线使用阿帕替尼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取得肝癌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90和EpCAM的表达水平情况,分析其表达对阿帕替尼疗效的影响.结果 33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0.3)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3%、52.3%、42.1%.卡方检验显示,肝癌组织中CD133和EpCAM的表达与阿帕替尼疗效呈负相关.结论 阿帕替尼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手段之一,肝癌组织中CD133和EpCAM的表达可用于预测阿帕替尼疗效.

    阿帕替尼原发性肝癌一线治疗疗效预测预后因素

    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栓塞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胡添松彭新建陈宗杰张文华...
    1354-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栓塞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栓塞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记为A组;另根据配对原则回顾性分析同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3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未并发栓塞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记为B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栓塞性胆囊炎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所有患者栓塞性胆囊炎经对症治疗均恢复;两组年龄、性别、远端转移、肝功能分级、肿瘤类型、肿瘤位置、合并糖尿病、合并肝血管瘤、合并肝硬化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直径≥10 cm、肝脏手术史、术前胆道阻塞、碘化油用量≥15 ml、胆囊动脉解剖变异患者构成比与B组比较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均是导致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栓塞性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17、2.790、2.581、2.347、2.535,P<0.05).结论 导致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栓塞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给予充分重视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降低栓塞性胆囊炎发生率.

    肝癌介入治疗术栓塞性胆囊炎危险因素

    食管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临床特点分析

    姚璜魏守蓉覃秀敏李婷...
    1359-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治疗及预防新方向.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合并VTE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个人史、肿瘤相关情况、血栓相关情况、治疗情况等.结果 共纳入23例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62.74±6.76)岁(48~76岁);22例(95.65%)患者WHO评分≤2分;22例(95.65%)患者KPS评分≥80分;1例有既往VTE病史;6例(26.09%)伴合并症;19例(82.61%)为食管癌Ⅲ期及以上;多数为鳞癌(82.61%);12例(52.17%)发生肿瘤转移;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21例(91.30%),肺栓塞3例(13.04%),DVT合并肺栓塞1例(4.35%);其中16例(69.57%)为上肢血栓,4例(17.39%)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管内或周围血栓;发现血栓距肿瘤确诊时间6.50(2.25,16.00)个月;16例(69.57%)行PICC置管;发现血栓距置管时间1.00(0.57,3.62)个月;6例(26.09%)于发现血栓前半年内行手术治疗,18例(78.26%)行化疗;仅4例(17.39%)使用了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结论 VTE多发生于食管癌中晚期患者,其发生机理与肿瘤转移可能存在相似及相关性,上肢VTE发生多于下肢.肿瘤确诊后6个月内及PICC置管后1个月内为VTE高发期.化疗及PICC置管为VTE发生的高危因素.

    食管癌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

    血浆miR-93、miR-144检测在食管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徐露娟洪永贵宋学坤郭胜男...
    1364-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浆中miR-93、miR-144的表达水平,并讨论两者对食管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经安阳市肿瘤医院检查并确诊为食管癌的住院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受试者血浆中miR-93、miR-144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miR-93、miR-144表达水平的截断值;分析血浆miR-93、miR-144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对食管癌患者6个月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COX多因素分析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浆中miR-93、miR-14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食管癌患者血浆中miR-93、miR-144高低表达的截断值分别为1.70、2.05;食管癌患者血浆中miR-93、miR-144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癌患者miR-93低表达组6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03);miR-144低表达组6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0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iR-93高表达、miR-144高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是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0.024、0.036).结论 miR-93、miR-144在食管癌患者血浆中呈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是影响食管癌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食管癌微小RNA-93微小RNA-144预后

    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吴昊陈婧郭宝娜李莉...
    1369-1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唾液中胃蛋白酶检测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PubMed、Embase及Cochran数据库,制定检索方式对发表过的关于唾液中胃蛋白酶检测对GERD诊断价值的研究进行检索.收集1980年1月至2020年1月相关的全部文献,由2位评价者共同进行筛选文献、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并评价偏倚风险后,应用Stata 13及Meta-disc 1.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221例患者及883例对照者.唾液胃蛋白酶诊断GERD的各研究的灵敏度合并为79.3%(95%CI:76.9% ~81.6%),特异度合并为66.1%(95%CI:62.9% ~69.2%),阳性似然比(PLR)为2.2(95%CI:1.6~2.9),阴性似然比(NLR)为0.44(95%CI:0.31~0.63),诊断比值比(DOR)为5.4(95%CI:3.0~9.8),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提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唾液中胃蛋白酶检测对GERD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辅助GERD的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唾液胃蛋白酶诊断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