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文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聂珍钊

双月刊

1003-7519

wwyj@mail.ccnu.edu.cn

027-67866042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外国文学研究/Journal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刊载我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新领域,新课题,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并提供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瘟疫之夜》中的检疫医学现代改革书写

    胡笳
    14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土耳其现代化转型的思考是帕慕克作品的永恒主题,在近作《瘟疫之夜》中,他通过对土耳其关乎民生的检疫医学现代改革的书写,揭示晚期奥斯曼帝国滞后的医疗现状遭受的冲击以及民众面临的转型焦虑.小说借邦科夫斯基帕夏的悲剧命运和明格尔岛医疗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医疗环境、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改革发展的内在困境,并通过明格尔共和国现代化的三次转型,探寻检疫医学改革的发展路径.帕慕克围绕明格尔岛瘟疫事件,回溯改革缘起,以帝国晚期检疫医学转型为例,探讨了在土耳其现代化转型中调和古老传统与现代观念间冲突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相互融合、互相成就的可能性.

    《瘟疫之夜》检疫医学土耳其现代改革文学表达

    本刊声明

    154页

    《爱无可忍》中乔·罗斯的共情模式探究

    吴琳
    15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爱无可忍》讲述了一个引发道德危机的事故如何改变个人生活的故事,巧妙地展现了人类情感和心理的复杂和脆弱.聚焦于主人公乔·罗斯与他人的人际矛盾冲突和伦理困境,可以发现乔在处理和应对爱、悲伤、恐惧等强烈个人情绪和感受时展现出了三类共情模式——共情退化、抑制共情和他者导向共情.在共情退化模式下,乔的共情能力缺失,对同性恋者杰德·帕里施以了暴力攻击.乔的男性身份焦虑和自我中心观念影响和抑制了他对女友的共情理解和关怀,二人的亲密关系由于不充分的共情而走向终结.在他者导向共情模式下,乔对他人的多重伦理反应折射出共情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深入探究乔的三类不同的共情模式及其引发的复杂伦理反应,发掘出不同共情模式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动机,阐析共情与利他行为的复杂关联,揭示共情的复杂性以及实现真正共情的多重困难,藉此可以了解麦克尤恩对共情与伦理道德关系问题多重维度的思考,并管窥小说在推动伦理世界观方面发挥的作用.

    《爱无可忍》伊恩·麦克尤恩共情复杂性乔·罗斯

    《牧神雕像》与美国19世纪中期的风景政治

    陈慧
    16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牧神雕像》中的"如画风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代化历程中性别、阶级和民族身份的流动载体.乡郊风景展现了男性中产阶级身份的形成与认同过程,体现出阶级在乡居城堡内外部景观中的流动性;城市景貌中废墟与公园,既映射了帝国的荣光与衰败,又暗示了社会融合的可能,揭示了帝国殖民话语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复杂性;而在霍桑的跨国视角下,荒野林地得以想象并重构成美国民族性的风景形态,暗含了拓荒精神与民族情感.通过动态描绘乡郊、城市和荒野林地的风景,霍桑在美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巧妙编织了男性中产身份、帝国殖民话语和美利坚民族情感的政治图景,赋予风景以流动的现代性和政治性特质,呈现出作家对如画风景的独特审美和对社会复杂现实的深刻洞察.

    霍桑《牧神雕像》如画风景政治现代性

    《外国文学研究》投稿指南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