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杨平

双月刊

2095-3844

jwtu@whut.edu.cn;jwuttse@whut.edu.cn

027-86538436

430063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的前身《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审核,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船舶机械、轮机工程、港口机械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导航与电子系统、电气工程航运技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本刊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及交通部优秀期刊等奖励。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文摘(CSIA)数据库,并被英国British Maritimes Technology(BMT)和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等收录(1994-200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船舶舾装作业计划优化研究

    王森范世东鲁文刘爱华...
    668-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船舶舾装作业计划编制效率低、计划编制结果不符合作业预期要求等问题,建立多执行模式资源限制条件下的工期、成本和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采用随机交叉算子、贪婪变异算子和自适应进化概率提升种群进化效率,同时融合模拟退火算法,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利用改进算法对实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船舶舾装作业计划进行多目标优化控制,实现舾装作业计划智能优化编制.通过算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NSGA-Ⅱ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船舶舾装计划编制多目标优化NSGA-Ⅱ

    基于超单元法的大型邮轮总振动特性分析

    竺欣悦朱玥甘进吴卫国...
    675-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大型邮轮总振动数值预报方法展开研究,将超单元法应用于邮轮总振动分析中,对比分析超单元法相比传统直接计算方法在大型邮轮总振动分析中的优势,探讨超单元模型建立方式、设置数量以及残余结构选取对模态结果及计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单元法在邮轮这类大型结构总振动分析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选用合适的超单元划分方式及数量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大型邮轮模态分析超单元法数值计算

    火灾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夹芯板防火隔热性能研究

    张子威严仁军
    6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热工参数、边界条件等多种条件影响下,运用ABAQUS模拟出标准火灾升温曲线作用下GFRP夹芯板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场仿真模型,并与试验进行对比.通过改变复合材料夹芯板厚度、增加防火板保护和采用悬挂式防火结构等方式,模拟出不同复合材料夹芯板防火结构的温度场结果.改变防火板厚度和隔空距离进行参数优化,得到等效达到船舶防火规范FTP11隔热性要求的防火结构;并降低复合材料夹芯板内部温度,提供多个温度场结果.

    防火结构受火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仿真热传导

    基于SPH方法的孤立波数值模拟

    文常青吴静萍
    687-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应用DualSPHysics开源代码平台,基于Goring理论采用推板造波方法构建二维数值造孤立波水槽,探究粒子间距Dp对数值模拟孤立波的影响.采用6种粒子间距Dp分别对2种波高的孤立波进行了数值模拟,显示了 2个监测点处数值模拟与解析解的波形对比,计算和分析了不同Dp下、4个监测点处的波高与理论波高的误差.结果表明:粒子间距Dp=0.01 m时数值模拟精度较高同时计算耗时较少,并将此种粒子间距Dp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程度好.

    SPH孤立波粒子间距数值模拟物理试验

    基于能量管理的长江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

    王聚裴志勇康煜晗徐丽琼...
    692-697,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一艘长江散货船为研究对象,从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设计出发,基于模糊识别与优化控制理论,通过制定运行模式判别方法与动力分配优化控制策略构建柴电混合动力船舶的能量管理系统.结合长江复杂工况下的航段划分,以提高船舶经济性与绿色性为目标,开展基于能量管理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方案评估与分段航速优化.在船舶往返航程内燃油消耗量与碳排放量最小的情况下,获得了柴电系统的最优选型设计方案以及各航段的最佳经济航速,实现了柴电动力能源经济高效的综合利用.

    船舶推进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模式识别能量管理

    不同RAP掺量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规律

    朱云升章汉卿王开凤李华聪...
    698-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全寿命分析仪对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0、4、8、12个月的模拟老化,采用冻融劈裂试验、动态蠕变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研究不同RAP掺量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长期老化后各项性能的衰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2个月模拟老化后,RAP掺量为30%时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次数达到最大,RAP掺量的提高使得TSR衰减幅度变大且断裂能下降.50%RAP掺量时再生料TSR衰减幅度比新拌料大7.9%,流变次数和断裂能较新拌料分别减少38.6%和61.7%.长期老化作用下RAP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衰减的影响不明显,但会降低其应力敏感性.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全寿命分析仪路用性能性能衰变

    新型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

    周焕廷许万东崔帅
    70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ABAQUS建立了组合梁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分析组合梁跨中挠度、耐火极限随温度变化曲线研究了荷载比、波纹钢腹板厚度、下翼缘钢板厚度和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对其抗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作用下,新型组合梁的钢腹板未发生鼓曲、角钢连接件起到较好的抗滑移,耐火性能显著增强.荷载比越大,临界温度越低,当荷载比取0.3~0.5时,新型组合梁具备较好的变形性能,临界状态为形成塑性铰的强度破坏.随波纹钢腹板厚度增加,新型组合梁的耐火极限提升,且提升幅度随荷载比的增大而减小;随下翼缘钢板厚度增加,新型组合梁的耐火极限提升,且提升幅度随荷载比的增大而增大;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小于40 mm时,组合梁的耐火极限随厚度的减小而降低,大于40 mm时,影响较小.

    组合梁有限元模型抗火性能波纹钢腹板角钢连接件

    基于多分类器协同训练的结构损伤识别

    秦世强杨睿苏晟
    71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器协同训练(multi-classifiers co-training,MCCT)的结构损伤识别框架.该框架结合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协同训练,从无标签样本中挑选置信度高的样本标注伪标签,扩大样本训练集,并采用加速度响应的功率谱密度(PSD)作为输入特征,用于识别结构损伤.结果表明:协同训练方法能够从无标签样本中选取置信度较高的样本,为损伤识别提供更充足有标签样本.相较于MLP和SVM,该方法在多种工况下,损伤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约4.7%和6.3%.

    结构损伤识别协同训练半监督学习伪标签神经网络

    浅埋偏压隧道不对称围岩压力数值迭代方法

    李斌陈其豪
    718-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根据围岩压力与衬砌节点支护反力的等效原理,提出一种浅埋偏压隧道不对称围岩压力数值迭代方法.该方法以隧道一侧竖向围岩压力作为求解目标,通过对传统二分法进行改进,使用FLAC3D内置的强度折减法,实现围岩压力反算过程全自动化,包括围岩稳定状态的自动判断、求解目标上下限的自动搜索、求解目标的自动迭代、以及围岩压力分布的自动换算,极大简化了分析流程,提高了分析的效率.此外,该方法不需要假定滑动面和破裂角,减少了确定围岩压力所需的条件,并降低了相关误差.通过一个算例解释了围岩压力的迭代过程,并将迭代结果与实测结果和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迭代方法得到的围岩压力分布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可用于二次衬砌的内力计算、结构设计和服役状态评价.对围岩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为降低偏压对衬砌的不利影响,应降低坡面角度,并适当提高隧道洞周土体强度.

    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数值迭代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研究

    冀立新王立军赵强张峥玮...
    725-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时温等效原理,预测更大频率(温度)范围的动态模量值.室内试验中,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90 #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EVA改性沥青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得到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的动态剪切模量值|G*|.对这三种沥青的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得到|E*|,并结合Williams-Landel-Ferry(WLF)方程与Sigmoid函数得到其动态模量主曲线.基于试验数据评价Hirsch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能力,发现Hirsch模型预测能力较低,并对其做出优化,结果表明:修正后的Hirsch模型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相比经验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时温等效原理Hirsch模型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