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杨平

双月刊

2095-3844

jwtu@whut.edu.cn;jwuttse@whut.edu.cn

027-86538436

430063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的前身《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审核,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船舶机械、轮机工程、港口机械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导航与电子系统、电气工程航运技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本刊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及交通部优秀期刊等奖励。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文摘(CSIA)数据库,并被英国British Maritimes Technology(BMT)和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等收录(1994-200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研究

    刘沐宇荆武曹玉贵
    936-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橡胶颗粒替换部分钢渣细集料,分别制备出了橡胶含量为0%、10%、20%、30%、40%的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对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和本构关系等力学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橡胶掺量从0%~40%增大时,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提出了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

    钢渣与橡胶混合细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强度抗折强度应力应变关系

    基于预应力扩散的变截面箱梁剪应力计算方法

    胡志坚武商奕李玉生肖敏...
    94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在变截面箱梁剪应力计算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考虑轴力变化产生的附加剪应力,并提出预应力扩散的概念,引入预应力扩散函数,运用楔形弹性体理论求解,建立了基于预应力的扩散的变截面箱梁剪应力计算方法.以某特大桥中跨悬浇段为例,对比使用传统计算方法和本文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在根部附近轴力变化对剪应力影响很大,在悬臂自由端附近影响较小;在施工阶段中传统计算方法会大大低估截面中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因此不能忽略轴力变化对剪应力的影响.

    剪应力预应力扩散变截面梁轴力变化

    开口间距对道路声屏障脉动风致响应影响分析

    谭金华杨芷珉姜友维
    947-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Davenport谱并采用Shinozuka谐波合成法模拟风速30 m/s的自然随机脉动风场,获得结构表面脉动风荷载.建立8种顶部开口间距的声屏障有限元模型,研究其模态、位移和应力风振响应.结果表明:①相同阶数的声屏障结构自振频率随着开口间距L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②声屏障竖向位移峰值和最大应力峰值均随顶部开口距离L增大而增大,分别出现在声屏障出入口6.0 m处和侧立柱顶部主梁连接位置;③当开口间距L超过8.0 m时,声屏障风致位移和应力响应迅速增大,建议控制封闭式声屏障顶部开口距离在总跨度的1/6内.

    封闭式声屏障开口间距自然脉动风风振响应数值模拟

    基于子集模拟的铁路路基重力式挡土墙系统可靠度分析

    李斌胡学超
    953-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某典型的铁路路堤挡土墙为例,介绍了铁路路基重力式挡土墙的确定性分析模型和结果.基于子集模拟方法的不确定性分析流程,分析了随机参数与系统安全系数的相关性.通过直接蒙特卡洛模拟与理论计算方法,对比验证了子集模拟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子集模拟方法在大幅降低计算消耗的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

    重力式挡土墙可靠度分析子集模拟

    OGFC-5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

    王子鹏马宏伟吴少鹏杨超...
    959-963,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沥青混合料中引入钢渣集料,制备了不同类型的OGFC-5沥青磨耗层,探究了磨耗层的组成设计,测试了磨耗层的飞散损失、析漏率、水稳定性、高低温性能、抗滑性能和抗剪切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钢渣轻微增加了OGFC-5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且钢渣细集料影响更为明显.与玄武岩磨耗层相比,钢渣磨耗层的飞散损失值和析漏率明显降低,残留稳定度和冻融抗拉强度比得到提升.全钢渣磨耗层的动稳定度和低温弯拉应变最大,分别为8 750次/mm和3 150με.在磨耗层中掺入钢渣集料可提升混合料的构造深度、摆值和剪切强度,显著提升抗滑性能和抗剪切性能.

    道路工程多孔沥青混合料钢渣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

    用于预养护的钢渣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

    李梦林吴少鹏谢君刘同...
    964-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钢渣和玄武岩两种集料类型制备两种级配类型的薄层罩面,探究不同集料种类、不同级配类型对薄层罩面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层间剪切性能和抗弯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的掺入提高了薄层罩面的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能和抗弯拉强度.高碱度有助于与沥青之间形成更加牢固的界面强度,使得其不易受到水分的侵蚀.SMA间断级配的混合料类型具有更优的抗水损害性能.集料类型对层间抗剪切强度的试验结果影响微弱,但受级配类型的影响十分显著.AC10材料的表面更加平滑,在粘层油的作用下能更好地与基底材料进行粘合.钢渣丰富的棱角特征有助于薄层罩面材料内部形成更多的集料接触点,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内部结构,而SMA间断级配中粗集料相互接触,形成的骨架密实结构能比AC10的悬浮密实结构更有效地抵抗外部荷载.

    预防性养护薄层罩面钢渣层间剪切服役性能

    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温度效应研究

    陈雨薇陈建兵周晨翟慕赛...
    969-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热传导理论和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日照非均匀温度作用下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温差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温度传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顶板升温和降温幅度明显高于底板;钢梁过渡段横向温差在悬臂处较为明显,最大变化幅4.6℃;横隔板竖向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在18时钢箱梁过渡段产生最大竖向温差,约为14℃;结合段在温度作用下,钢梁总体受压,局部受拉,拉应力集中在锚固腹板处,混凝土梁整体受拉,局部受压,压应力集中在悬臂段中部.

    斜拉桥宽幅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温度场温度梯度

    Sasobit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章清涛徐书东王晓然董昭...
    974-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确定了 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量为3%.通过DSR流变试验发现,添加Sasobit温拌剂沥青的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增大,沥青的相位角降低,沥青的高温性能提升.相较于热拌沥青混合料,添加Sasobit温拌剂可降低混合料成型温度18℃,并显著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但对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和水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结果表明:随加载频率的增大或温度的降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逐渐增大.中温条件下(15℃、20℃),混合料动态模量主要受沥青胶结料的影响,高温条件下(37℃、54℃),混合料动态模量受矿料骨架作用影响更显著.

    三大指标流变特性路用性能动态模量

    路用集料的硬度特征及其与耐磨性关系研究

    雷俊安赵复婧王元元任小凤...
    979-983,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通过硬度试验测试了九种不同集料的莫氏硬度和维氏硬度,回归得到了硬度和磨耗值之间的关系.基于灰色理论确定了影响集料耐磨性的主要矿物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所选九种集料中花岗岩的硬度最大,石灰岩的硬度最小;集料磨耗值与硬度成反比关系,当加权莫氏硬度大于5或者维氏硬度大于300时集料的耐磨性能较好;长石和Al2O3+SiO2为决定集料耐磨耗性能的主要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集料硬度耐磨性能矿物组成化学组成

    基于改进动态窗口算法的船舶局部路径规划

    胡梦杰庄元郑元洲钱龙...
    984-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WA算法的船舶运动路径规划.该方法通过模糊控制方法制定模糊规则,并设计模糊控制器.在面对不同复杂动态环境时,可以动态调整自身评价函数的权重.设计了静态、动态障碍物两种场景下的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适应各种复杂外界环境.

    动态窗口法模糊控制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