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杨锋

双月刊

2095-414X

xuebao@wtu.edu.cn

027-59363626

430073

武汉市武昌鲁巷纺织路1号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各类学术研究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业技术、农业技术等研究领域,将纺织服装学研究作为重点建设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消费者退货的服装企业电商运营决策分析

    程昂潘帆周兴建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电商平台退货政策下的消费者退货行为,引入服装企业电商服务能力、消费者对服装企业电商服务能力敏感系数、服装电商销售量对退货量的敏感系数等参数,研究服装企业电商运营决策问题,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1)服装电商销售量受服装电商售价和服装企业电商服务能力的影响,退货量与电商销售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随着消费者对服装企业电商服务能力的感知提升,会引起服装电商售价、服装企业电商服务能力、市场需求量以及利润的提升.(3)服装企业可通过调整售价来匹配其电商服务水平,以减少服装电商退货率,增加销量及利润.研究结论可为服装企业的电商运营决策提供参考.

    消费者退货电商运营服装企业供应链决策

    论翻译中的符号意指移位——以霍克思英译《离骚》为例

    陈奇敏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中必然存在语言符号的意指移位现象.以符号学理论为观照,翻译中的符号意指移位可归因于符号能指、符号所指与符号解释者的共同作用.本文以霍克思英译《离骚》为例,描写了译诗中的意指移位现象,并结合翻译语境分析其类型、原因及翻译效果.文章认为,霍译《离骚》中存在四类典型的意指移位,涉及音韵修辞、句法补充、意象传达、词义选择四个方面,其翻译效果有好有差、不一而论.诗歌译者应根据翻译语境,运用恰当的意指移位策略来提升文本效果,并尽量避免无意的文化误读,从而推动中西文化和诗学交流.

    翻译意指移位离骚霍克思

    赋权增能视域下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词汇的模式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

    蒲方敏沈璞徐丽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本研究基于"赋权增能"理念,构建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词汇环节模式,以期为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其它环节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实践参考,为解决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本研究将该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中,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即在91名大一学生中开展该模式的实验,实验前后对他们进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前、后测,实验后收集他们对该模式的书面反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词汇环节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学会很多中国文化词汇的英文表达法,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体会中西文化异同,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赋权增能中国文化大学英语

    治理与出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植树造林运动

    于燕鹏姜迎春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敌我双方交锋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根据地遭日寇反复扫荡,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艰难,在此背景下植树造林成为根据地保证生存条件,坚持抗战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灌溉困难、劳动力缺失、种植技术欠缺等因素,植树造林运动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展现其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通过兴修水利、动员群众和改良种植技术的方法,在战争中艰难地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为抗日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也为今天继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植树造林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刘戈贺静云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呈全面推进的态势,但研究整体上偏好宏观叙事,具体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和日用而不觉的形式浸润高校生活.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存在时空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为此,我们需要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我们要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坚持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齐头并进,同时畅通融入的渠道,拓展新渠道,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育人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纹样科普——葫芦纹

    封2,前插1页

    作品选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