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李晓红

双月刊

1671-8844

article321@163.com ejwhu@whu.edu.cn

027-68755516;68752082

430072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东湖南路8号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从2001年第1期开始,《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改名为《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其办刊宗旨、刊号、刊期、页码数和订份等都保持不变,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的订户即为《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的订户。本刊重点刊登本校作者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触地爆炸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空气冲击波与地震波联合毁伤机制

    孔令魁陈明卢文波王高辉...
    1677-1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冲击波与地震波联合作用下的建筑物抗爆安全问题是工程爆破和防护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研究空气冲击波和地震波的联合毁伤作用,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单根混凝土框架结构柱进行了探究,讨论了触地爆炸后柱体的毁伤及荷载情况,进一步对地震波的作用和影响柱体毁伤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触地爆炸发生后,柱体的毁伤形式以弯拉和剪切破坏为主;柱体的毁伤由空气冲击波主导并受地震波影响;地震波对柱的作用受到覆土层类型与饱水程度的影响.

    触地爆炸空气冲击波地震波钢筋混凝土柱毁伤

    基于对冲规则的西津梯级水电站汛期弃水控制

    董前进龙达黄馗郑振浩...
    1686-1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汛期,水电站在来水和水电站调节性能的影响下往往产生大量弃水,进而影响了水电站后期综合效益的发挥.为减少弃水并增加蓄水效益,以广西郁江流域西津梯级水电站群为例,基于已有研究,提出了 3种时变参数弃水对冲规则,同时考虑弃水和发电构建了西津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以求解各时段对冲规则中的参数,并针对西津梯级水电站群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弃水规则进行分析,获得了汛期同时考虑弃水和发电的最优规则.结果表明:对冲规则1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对增大梯级水电站发电量、减少梯级水电站弃水量方面效果较好,而对冲规则2效果均最差,对冲规则3效果居于两者之间,因此应选择对冲规则1作为西津梯级水电站汛期弃水控制规则,以更好地兼顾发电效益和减少弃水,实现兴利效益的最大化.

    汛期弃水控制对冲规则多目标优化西津梯级水电站

    考虑土体非均匀性的边坡失稳风险定量评估

    丁亚楠崔金鹏郭鸿俊李坚...
    1695-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随机场方法,反演了土体非均匀性条件下边坡不同的失效模式,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非均匀性的边坡失稳风险定量评估方法.与均质边坡相比,考虑土体非均匀性条件下的滑动面积、临界滑裂面与安全系数均具有不确定性,土体非均匀性对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计算二维边坡的滑动面积,提出了考虑多重失效模式的滑坡风险评估指标,为定量评估滑坡风险和减轻滑坡灾害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边坡稳定性土体非均匀性随机场滑动面积风险评估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空气罐水锤防护与参数优化

    梁兴邓飞刘梅清吴远为...
    1702-1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扬程泵站水锤防护中空气罐参数优化问题,以无量纲最大水锤压力值为控制目标,以泵无量纲倒转转速和管线最小水锤压力值为约束条件,以空气罐直径、高度、罐内初始水深、连接管直径和空气罐安装位置为变量,建立空气罐水锤防护参数优化模型,并针对某供水工程,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开展空气罐水锤防护特性与尺寸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气罐体积的增加,最大水锤压力逐渐下降,泵最大倒转转速逐渐增大,最小水锤压力在-7 m波动,空气罐的径高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水深比则呈现下降趋势,连接管径比基本不变;空气罐设计规律为径高比、水深比和连接管径比分别取1.00、0.58和0.43;空气罐设计值与最优值的水锤防护效果接近,泵出口最大水锤压力偏差的最大值近1.73%,证明该设计规律具有可行性,为空气罐的尺寸设计与水锤防护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水锤混合粒子群算法高扬程泵站空气罐

    轻质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

    刘宇闻陈维程志军李杉...
    1709-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的影响,制备了 9组轻质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lightweight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LW-EGC)试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 LW-EGC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了 PVA和MWCNTs对LW-EG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极限应变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出现了多缝开裂的应变硬化行为;LW-EGC的单轴拉伸受力可分为线弹性阶段、应变硬化阶段和失效阶段;PVA、MWCNTs掺量为2.0%、0.15%时,LW-EGC的极限应变、极限应力分别为7.05%、2.41 MPa.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单轴拉应力下LW-EGC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地聚合物单轴拉伸应变硬化本构关系模型

    基于系统易损性的连续梁桥抗震韧性改进评估方法

    李喜梅叶苏杨国俊
    1716-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连续梁桥抗震韧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获取地震响应,结合损伤判定及一阶界限法计算桥梁系统易损性,并通过系统易损性得到破坏概率,结合功能损失计算桥梁震后的剩余功能;然后基于修复时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大量抽样,对统计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拟合,选取其均值分析了修复时间的不确定性;最后采用破坏概率对传统修复函数的韧性结果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韧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修复时间样本拟合效果较好,方差R2均大于0.95,选取均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改进的抗震韧性评估结果属于合理范围,其考虑了桥梁破坏状态所受地震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克服了 3种传统修复函数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当桥梁在遭遇0.3g地震作用时其抗震韧性为0.68,判定其韧性处于中等状态,符合8度设防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可为连续梁桥的抗震韧性评估提供参考.

    连续梁桥系统易损性正态分布修复时间抗震韧性评估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研究

    刘胜兵梅浩华黄依莹郑宇航...
    1725-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轻骨料混凝土中单掺或混掺不同体积率的玄武岩、聚丙烯纤维,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引入纤维混杂系数,探讨了纤维体积率、纤维混杂效应对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结合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对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单掺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最大分别可提高24.0%、7.7%与13.9%、26.9%,混掺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对基体劈裂抗拉强度提高可达30.77%,对抗压强度的提高效果不佳.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对抗压强度呈负混杂效应,对劈裂抗拉强度表现出正混杂效应,且明显改善了轻骨料混凝土的脆性.建立的ANFIS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基于ANFIS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强度预测的可靠性.

    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混杂效应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强度预测

    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中不同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研究——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

    魏芳巧李瑞张娅薇
    1733-1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乡村潜力评价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比较主客观赋权法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以及专家访问构建了较为普适性的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的方式构建云梦县乡村潜力指标体系,选取云梦县229个村庄作为样本,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独立性权重法、信息量权重法计算云梦县乡村发展潜力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线性加权计算得到这5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并对5种方法确定权重的云梦县乡村发展潜力综合指数值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29个乡村研究指标的信度系数值为0.733,数据信度质量较高;2)熵值法和信息量权重法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5种方法得到的乡村发展潜力综合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乡村发展潜力综合评价体系权重赋值对比研究

    基于断线分布因子的连锁故障潮流计算及脆弱线路辨识

    郝广涛张逸闻辉林清华...
    1742-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连锁故障潮流无法在线计算及实时辨识电网脆弱线路的问题,提出了在广域量测环境下基于断线分布因子的连锁故障潮流计算及脆弱线路辨识方法.首先,给出了电网注入转移因子在广域量测环境下的计算方法;其次,推导了注入转移因子与功率转移分布因子、断线分布因子的关系以实现断线分布因子的实时求解;再次,以断线分布因子为基础,建立了连锁断线潮流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了脆弱线路的度量指标;最后,以IEEE14节点系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

    广域量测脆弱线路注入转移因子功率转移分布因子断线分布因子

    强干扰环境下三相不对称线路参数综合抗干扰测量方法

    李洪江杨永昆卢泓冶牟洪江...
    1750-1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强干扰环境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的精度,提出了一种三相不对称线路电容参数和阻抗参数的综合抗干扰测量方法.首先在工频测试源下,利用被测线路的双端电压和电流的三次谐波分量测量线路的电容参数,以避开工频干扰;然后考虑电容电流的影响对线路的阻抗测量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在异频测试源下,利用所测电压和电流的异频增量测量线路的阻抗参数,从而同时有效抑制线路存在的工频和异频干扰.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方法,所提方法在强干扰环境下能有效提高三相不对称线路参数的测量精度.

    三相不对称线路电容参数阻抗参数综合抗干扰谐波分量异频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