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李晓红

双月刊

1671-8844

article321@163.com ejwhu@whu.edu.cn

027-68755516;68752082

430072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东湖南路8号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从2001年第1期开始,《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改名为《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其办刊宗旨、刊号、刊期、页码数和订份等都保持不变,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的订户即为《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的订户。本刊重点刊登本校作者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蓄电池Run-time等效模型的船舶直流应急电网短路电流计算

    王朝红曹穆许嘉沄雷加智...
    348-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计算直流应急电网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短路电流,便于直流应急电网开关器件的型号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的选择,提出了一种考虑蓄电池Run-time等效模型的船舶直流应急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传统蓄电池的Thevenin等效模型和PNGV(the partnership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vehicles)等效模型相比,所提方法考虑了蓄电池容量衰减、温度、循环次数、存储时长、电流倍率、自身产热等多因素的影响,对蓄电池的故障等值电路进行了精确模拟.最后,利用实际的直流应急电网短路电流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Thevenin等效模型和PNGV等效模型相比,不同故障下蓄电池Run-time等效模型短路电流的计算误差更小.

    直流应急电网Run-time等效模型短路电流故障等值故障类型

    基于改进SSD神经网络和点云配准算法的变电站三维模型快速建立方法

    薛江郭建龙冯伟夏郝腾飞...
    356-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变电站三维建模的效率,提出 了一种改进SSD(single shot detection)目标检测算法和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点云配准算法结合的变电站三维模型快速建立方法.该方法针对变电设备点云训练样本数量不足造成的设备识别准确率低这一问题,将三维模型快速建模转换为设备类型、型号识别和点云导入.首先利用改进SSD目标检测算法对变电设备类型进行初步识别,然后运用ICP配准算法对变电设备进行型号识别,2种方法的结合实现了变电设备点云的准确识别,最后根据配准得到的设备在变电站点云场景中的实际位姿,将模型库中配准的标准模型导入变电站三维点云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该方法已在某变电站三维建模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不同变电设备型号识别准确率较高,设备建模平均时间为32 s,效率远远高于人工建模.

    变电站建模点云场景点云配准神经网络

    MEC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

    陈雷
    363-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的双层蜂窝网络中由于移动设备的任务迁移而产生额外开销的问题,在移动感知下通过联合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来减少任务迁移概率,进而最大化用户总收益.首先,提出了最大化用户总收益的最优化问题;其次,在考虑时变的计算任务和资源分配下,将最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同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采用基于Q-学习的强化学习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algorithm with Q-learning method,RLAQM)进行求解;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能明显提高用户总收益.

    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移动感知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强化学习

    基于MMoE-BiLSTM的非侵入式用电设备检测方法研究

    刘辉高放赵国
    372-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侵入式用电设备检测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详细的用户用电数据,有助于提高居民用户用电意识,减少居民用电浪费现象,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针对现有的基于低频数据的单任务非侵入式用电设备检测方法存在的精度低和特征淹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门控混合专家网络(multi-gate mixture-of-experts network,MMo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相结合的多任务非侵入式用电设备检测模型.首先,利用MMoE实现底层参数的软共享,学习不同电器之间的耦合特征,充分挖掘用电设备负荷特征;然后,利用BiLSTM网络作为子任务层,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输出各电器的功率序列.在UK-DALE(UK recording domestic appliance-level electricity)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各电器的检测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的几种单任务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用电设备检测性能.

    非侵入式深度学习多门控混合专家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基于主成分协同表示的高维数据分类方法

    张治鹏张李义
    380-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表达数据集维度高、样本量少的问题导致分类任务的计算成本和计算复杂度高,重要的特征和合适的分类算法的选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由于不同环境下影响油菜花期长短的重要基因位点不同,为了对多个环境下的油菜花期进行分类,在初步降维后的油菜基因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主成分协同表示的分类(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ollaboration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PC_CRC)方法.第1步,通过距离相关性(distance correlation,DC)方法从全基因位点中筛选重要的基因位点,再从这些基因位点中筛选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选取的数据集T划分训练集T1和测试集T2;第2步,通过对T1的简单随机抽样获得样本均衡的新训练集T3,并通过协同表示分类(CRC)方法在T3上训练T1,选出对油菜花期做分类的最优主成分个数N;最后,对T选取N个主成分,通过第2步的分类方法得出最终分类结果.PC_CRC方法通过降维和稀疏表示能有效避免数据的过拟合,实现更精准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C_CRC方法在10种环境下的油菜基因表达数据集上取得了79.34%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在8个环境中均优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方法.

    距离相关性方法基因选择主成分协同表示

    10 kV架空线路不停电作业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刘金袁晓松刘健任兴忠...
    388-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10 kV架空线路不停电作业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较少,且对实际工程指导意义不大的现状,从实际工程建设与典型设计方案2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提出了包含间隙尺寸、空间环境与作业水平的10 kV架空线路不停电作业能力评价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相关指标的权重,提出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0 kV架空线路不停电作业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完成了对10 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开展难易程度"优""良""差"3个等级的评价与划分,有利于根据科学理论精准高效地指导不停电作业的开展.

    不停电作业10kV架空线路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