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Journal WenHua XueK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图书馆用户体验与信息服务质量研究

    孔宝莲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在知识的传播、存储与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智慧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用户体验与信息服务质量的内在联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影响智慧图书馆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并从技术、管理、服务等多个维度提出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完善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高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智慧图书馆用户体验信息服务质量图书馆创新

    小提琴音乐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王昱旻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提琴音乐如何在全球不同地域文化中传播、发展并相互影响,揭示小提琴音乐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通过对小提琴音乐的起源、全球传播历程的概述,本文深入分析了小提琴音乐在东方、西方、非洲及拉美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纳、融合和创新情况。研究聚焦于小提琴音乐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方式,如音乐元素的相互借鉴、教育传承的差异,以及小提琴音乐在各地节日与仪式中的独特角色。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小提琴音乐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挑战与成功因素,揭示了文化差异和交流对小提琴音乐创新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对小提琴音乐面临的现代挑战进行了讨论,并预测了其在全球文化交融趋势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不仅为理解小提琴音乐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促进跨文化音乐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实践指导。

    小提琴音乐文化传播音乐融合地域文化文化交流

    音乐创作文化中的民族化风格和声运用

    庞圣久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概述了民族化音乐风格的定义及其在全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探讨了各种民族音乐特有的和声技法,包括和声结构、进行和色彩的多样性,并分析了这些技法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应用和演变。通过对比研究,本文探讨了民族化风格和西方传统和声技法之间的异同,揭示了两者结合的创新可能性。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和声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文化深度和艺术新颖性的音乐作品。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理解,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也为当代音乐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融入更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和创新性的和声技法。

    民族化风格和声运用音乐创作文化融合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民族声乐审美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杨扩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民族声乐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审美观念和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新媒体环境为民族声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快捷的平台,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围绕着新媒体环境的民族声乐审美与文化传播策略展开研究,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概述,深入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声乐的审美特点以及相应的文化传播策略。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多媒体融合传播、创新营销策略和艺术创新与IP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民族声乐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媒体环境民族声乐审美与文化传播策略

    湖南益阳花鼓戏的传承创新发展研究路径

    周倚帆孙贝芬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益阳花鼓戏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本研究通过对花鼓戏传承人才短缺、剧目创新滞后、营销和受众拓展力度不足以及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加强传承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剧目创新和内容更新、拓展市场与受众群体以及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等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湖南益阳花鼓戏的可持续发展。

    花鼓戏文化传承剧目创新戏曲艺术戏曲文化

    长笛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

    王强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音乐领域中独一无二的分支,笛子艺术除了音乐表现力丰富外,文化内涵也十分深厚。它不仅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笛子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为了给笛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本文将深入探讨笛子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路径。

    长笛艺术文化内涵传承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地方仪式歌谣的对比研究——以婚礼歌谣为例

    刘彩珍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取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词频处理的方法以浙江地区采集的136首婚礼歌谣、江苏地区采集的206首歌谣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分析浙江、江苏两地婚礼歌谣的异同,从而分析浙江、江苏两地婚俗文化中被忽略的婚俗文化和民众心理。

    数字人文婚礼歌谣比较研究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孙莉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少新兴的艺术类型被引进我国并生根开花。外国歌曲的引进丰富了中国歌曲的品种,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歌曲体验。与此同时,其他种类的声乐在声乐文化中占据重要领域,平衡民族声乐文化和其他音乐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影响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声乐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其次分析了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最后探讨了民族声乐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民族声乐文化传承发展

    语言文化在旅游交流中的角色与影响力分析

    杨琳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文化在旅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言是交流的媒介,承载着特定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旅游交流中,语言文化的差异可能会造成误解和障碍,但如果得到有效运用,也能增进相互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本文从语言文化与旅游交流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语言文化在旅游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如何在跨文化旅游活动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语言文化旅游交流跨文化影响力

    景观美学:从图式语言走向语境论

    罗婧瑄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设计语境已逐渐从工业文明转型到生态文明,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景观设计随着自然及人文生态背景改变而变化。图式语言常作为揭示复杂且模糊不清的地方性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序列的内在逻辑的方法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本文在图式语言方法上提出以语境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从景观设计过程视角将景观作品层、景观设计过程语境层、人文生态语境层,三个维度结合狭义语境理论中语形学、语用学、语义学等来阐释景观意义表达,确立地域性语境下自然、社会、文化物质轨迹与景观美学的表达模式。

    景观美学图式语言语境论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