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船海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船海工程
船海工程

刘祖源

双月刊

1671-7953

chgck@whut.edu.cn

027-86551247;86544447

430063

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040号

船海工程/Journal Ship & Ocean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有关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工程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新成果,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论文,并根据我国造船工业发展的需要,介绍国外先进的造船技术、造船工艺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及经验,同时还适当选题发表通讯导航、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论文。服务对象是全国造船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造船科研及制造、工艺组织、造船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作者,以及有关设计、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其办刊方针是:立足武汉、面向造船工业,服务于造船科研、生产和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需求、路径与展望

    范爱龙严新平李忠奎张海颖...
    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航运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加速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双碳战略目标的意义展开分析.通过考察航运业当前的碳排放状况,分析我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绿色航运政策需求及其对航运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策略与实施措施,展望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方向,提出从能源替代和运营管理两个方面促进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航运业绿色低碳能源替代能效提升

    基于PVDF球形换能器的载人潜水器浮力材料损伤侦听定位技术

    丁忠军尹广睿刘晨刁广照...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载人潜水器作业过程中浮力材料受损位置难以实时监测、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球形换能器的载人潜水器浮力材料损伤定位的方法.为确定损伤部位中浮力材料损伤的精确位置,设计了基于最优四元阵列原理的PVDF球形换能器阵列.利用时延差值法进行声源定位模型的建立,获得浮力材料断裂部位的精确坐标.为提取有效的浮力材料断裂声信号,设计了基于改进DnCNN(denoi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声信号去噪方法.根据定位原理设计了浮力材料损伤定位的软硬件系统,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DnCNN声信号去噪方法在实验室模拟噪声环境下,可以对浮力材料断裂目标信号进行有效提取;在声源位置距离球形换能器中远距离处取得了良好的定位效果,定位误差为±0.2 m,符合定位要求.

    载人潜水器损伤定位PVDF球形换能器阵列DnCNN神经网络

    锥形头战斗部动态爆炸破片载荷特性分析

    王才能李俊李晓彬李聪...
    13-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锥形头战斗部在不同运动速度下破片的载荷特性,采用SPH仿真方法模拟锥形头战斗部壳体膨胀形成破片的过程和破片载荷特性,并与静爆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仿真模拟的准确性,研究锥形头战斗部不同运动速度对破片载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战斗部首端部由于截锥面的存在,提高了端部的破片分布区域,增加了战斗部破片的打击范围;战斗部壳体形成的破片初速度沿战斗部轴向呈现明显的阶梯形分布,基于此破片速度可分为四个区域:截锥壳体部、圆柱壳体中前部、圆柱壳体中部和圆柱壳体中后部;动爆条件下,随着战斗部运动速度的增加,尾端部壳体形成的破片初速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不规则"V"形,破片飞散角受战斗部运动速度的影响较小,破片飞散方位角沿着战斗部运动方向移动.

    破片数值仿真锥形头战斗部破片载荷特性

    基于Opus算法的船舶音频传输系统设计

    吴科献金华标王琪徐士甲...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航行数据记录仪音频数据采用本地存储,在发生重大水上事故时,存储介质寻找过程漫长且内部的音频数据回放困难等问题,设计音频系统中的Opus自适应编解码算法和网页实时通讯传输方案,实现音频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岸基管理平台回放.经验证,设计的编解码算法与网络传输系统性能满足检验指南音频质量STI≥0.6 的要求.

    航行数据记录仪音频采集编解码算法网页实时通讯

    智能机舱验证平台设计与开发

    王晓余永华董旭胡磊...
    24-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机舱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功能,如数据采集、特征提取,以及故障诊断等的准确性尚缺乏规范性的验证手段.以某型内河船舶机舱动力系统为对象,基于NI LabVIEW软件平台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开发智能机舱验证平台,结合监测设备工作过程机理,按信号特征、通道,以及接口一致的原则,模拟输出柴油机、辅助发电机、齿轮箱和轴系等设备各类监测信号.通过开发的控制软件,可实现标准的、故障的和设备性能衰退的3 类信号输出,为智能机舱系统数据采集、信号特征提取、监测诊断算法,以及健康状态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供验证平台.

    智能机舱信号模拟验证平台

    基于多通道数据融合及CNN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潘鹏程向阳陈天佑姜苗...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因电机结构复杂、信号非平稳等因素导致电机故障诊断困难问题及传统故障诊断算法对专家经验的依赖,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数据融合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电机驱动端的振动信号和定子电流信号并对其进行时频域转换,再将两者频域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转变为二维图谱数据,最后构建CNN网络模型,确定网络层数、学习率等超参数,并将样本输入模型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和分类诊断.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参数下采用该方法的电机故障诊断准确率为 100%,对比单独采用振动信号或电流信号的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和1D-CNN模型,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对电机各类故障进行诊断.

    推进电机数据融合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基于SW-BiConvLSTM的船舶轨迹预测

    赵琦许志远葛佳薇董婕...
    36-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船舶未来时刻的轨迹或航行趋势进行更加精准预测,进一步增强海上交通安全,提高海上安全航行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SW-BiConvLSTM)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滑动窗口提取预处理过AIS数据,然后将提取到的数据输入到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中,通过滑动窗口进行输出,最终实现对船舶未来轨迹的预测.将该模型与LSTM、GRU及ConvLSTM等模型分别在直线航行、转弯航行及连续转弯航行3 个场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模型,本模型在单步及多步实验上均有更好表现.

    AIS数据轨迹预测神经网络滑动窗口

    基于运动响应短期预报的半潜船货物系固分析

    杨宗俊林南盛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波浪运动响应短期预报的货物系固方案评估方法.依据中国船级社《半潜船载运手册编制指南》,针对某半潜船单航次载运重大件货物的特定航线,确定设计波高、风速、谱峰周期范围等参数,使用短期预报方法计算得到运动响应最大可能极限值,根据预报极值直接计算货物惯性载荷,分析系固方案抗滑移、抗翻转能力.

    运动响应短期预报直接计算半潜船重大件货物系固

    基于延边三角形接法的24脉波移相变压器设计与电磁特性分析

    孙玉伟林佶汤旭晶袁成清...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核心设备24 脉波移相变压器,从移相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并建立场路耦合模型对电磁设计和绕组短路力进行核算,其中关键设计参数移相角与理论值最大偏差仅为 0.53%.在此基础上加工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移相角度偏差最大仅为0.2°.综合仿真与实验结果,24 脉波移相变压器设计有效,且场路耦合模型适用于多脉波移相变压器的电磁仿真.

    移相变压器电磁设计场路耦合短路力

    计入水污染和空穴的船舶艉轴承润滑特性数值分析

    朱超魏立队魏海军孔德刚...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少量海水侵入对船舶艉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含水率在10%内滑油参数的变化,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统筹考虑工质含水率、黏温特性及空穴等因素对液膜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多项式能够较好地拟合流体的黏温特性,且计算过程中液膜的空化和工质的黏温特性不可忽略;在选定工况下,含水率的增加会提高工质的运动黏度,进一步提高液膜压力、承载力、摩擦系数;水的加入明显提高乳液密度和比热容,增强工质携带热量的能力,降低了液膜的总体温度;较高的含水率更易生成空穴,空穴增强了液膜的动压特性,提高了液膜承载力,也降低了液膜的摩擦系数和液膜外侧的最高温度.

    船舶艉轴承水污染粘温特性空穴润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