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游效曾

月刊

1001-4861

wjhx@nju.edu.cn

025-83592307

210093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无机化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它涉及的内容有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催化等,着重研究新的和已知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有机骨架薄膜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进展

    耿康帅孙玉佩黄晶侯红卫...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其可设计的结构以及灵活可控的配位模式,在三阶非线性光学(NLO)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液体分散状态相比,MOFs在固体状态下的三阶NLO性能更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深入了解MOFs本身所固有的光学性能,还有助于实现MOFs在光学器件中的实际应用。然而,由于散射的存在和透光率的限制,单独的MOFs材料难以直接实现固体状态下的三阶NLO性能研究,将MOFs制备成具有较好光学透过性的薄膜是研究其NLO性能最为可行的一种策略。MOFs薄膜不仅很好地继承了MOFs所固有的三阶NLO性能,而且还结合了薄膜的高透光率以及灵活的机械性能。基于此,本文分析总结了MOFs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NLO性能研究方面的相关工作,并根据目前MOFs薄膜在三阶NLO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其未来发展予以了展望。

    金属有机骨架薄膜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

    金属有机骨架及其衍生材料在电解水和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刘洋段信德任爽爽葛发源...
    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水和锌-空气电池(ZABs)技术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目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以及氧还原反应(ORR)缓慢动力学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有效降低反应过电位,加快电催化反应进程。金属有机骨架(MOFs)由于其灵活可调的组成和精确可控的结构,已成为催化领域研究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本文聚焦于MOFs基电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和结构特性,主要介绍它们在电解水和ZABs方面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金属有机骨架电催化剂电解水锌-空气电池

    配位驱动组装单组分白光发光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申婉婷孙少轩冯宇婷张凤琪...
    3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基于其结构种类多样性及发光性能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信息存储、智能传感、显示装置、白光照明等领域。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单组分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白光发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按照Au(Ⅰ)/Ag(Ⅰ)/Cu(Ⅰ)配合物、Zn(Ⅱ)/Cd(Ⅱ)配合物、Eu(Ⅲ)和Tb(Ⅲ)共掺杂Ln(Ⅲ)配合物、染料掺杂配合物、其他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镧系元素掺杂/多元素掺杂配合物5个类别对配合物结构特点、发光机理、白光发光组成、白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归纳不同类别配合物白光发光材料的构筑策略,总结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作为白光候选材料具备的优势,并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2个方面提出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期早日实现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金属-有机配合物单组分结构多样性发光可调控白光发光

    中枢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张格杨文江刘宇
    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放射性显像剂多巴胺系统多巴胺受体转运体

    [WS3Cu2]簇基超分子框的组装、结构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余蕙敏王志康李洁宋瑛林...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二(4-吡啶)硫烷(L1)、4,4'-二(4-吡啶)二苯甲酮(L2)分别与(Et4N)(Tp*WS3)(A)(Tp*=三(3,5-二甲基吡唑)氢合硼酸根)和[Cu(MeCN)4]PF6进行反应,得到 2 个 W/Cu/S簇基超分子化合物[Tp*WS3Cu2(L1)]2(PF6)2·2MeCN·2CHCl3(1·2MeCN·2CHCl3)和[Tp*WS3Cu2(L2)(MeCN)]2(PF6)2·4MeCN(2·4MeCN)。对配合物 1·2MeCN·2CHCl3和 2·4MeCN 分别进行了单晶 X射线衍射、核磁、质谱、红外、紫外可见和元素分析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们是由2个L1/L2配体连接2个[Tp*WS3Cu2]+簇核形成的阳离子型簇基超分子框。核磁氢谱和高分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HRESI-MS)证明它们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利用Z扫描技术测试了超分子化合物1·2MeCN·2CHCl3和2·4MeCN溶液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强于前驱体A。

    W/Cu/S簇超分子框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MoSe2/Co-MOF/N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产氧性能

    商文静邓鑫王炳昊田翌钦...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高效的催化剂对于电解水制氢至关重要。基于过渡金属硒化物(TMSe)的高催化活性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灵活结构,我们提出了一种将MOFs与TMSe复合的策略,在导电基底泡沫镍(NF)上生长的复合材料不仅继承了2种单体的优点,还有效地改善了MOFs导电性差、TMSe易团聚的缺点。MoSe2/Co-MOF/NF在碱性溶液中展示出优异的电催化产氧活性,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过电位仅为242 mV,塔菲尔斜率仅为50。64 mV·dec-1。此外,该材料在碱性溶液中经1 000圈循环伏安(CV)循环测试和30 h的恒电压电解测试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电解水金属有机骨架过渡金属硒化物析氧反应

    氢氧化镁-硼酸锌复合阻燃剂辅助制备产率高和电容性能优异的煤焦油沥青基多孔碳

    郭嘉吴冬玲陶媛王涛...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煤焦油沥青为前驱体,氢氧化镁-硼酸锌复合阻燃剂为助剂,直接在空气条件下高温碳化制备了煤沥青基多孔碳,并探究其电化学性能。得益于阻燃剂的阻燃协同其活化、掺杂功能化作用,得到了高产率(55。1%)、多原子(N、B、O)掺杂且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多孔碳。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0。5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344 F·g-1。此外,以制备的多孔碳和壳聚糖基氨基酸质子盐凝胶电解质组装的柔性对称电容器具有29。3 Wh·kg-1的高能量密度,在50 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6。9%,且在-25~75℃温度区间内可正常工作,显示出宽的温度使用范围。

    煤焦油沥青阻燃剂多孔碳超级电容器

    具有单晶到单晶转化的Cu(Ⅰ)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牟文龙孙振洲范思杰侯川兵...
    9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2-(N,N-双(二苯基膦基甲基))胺基吡啶(bdppmapy)为膦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为氮配体、[Cu(CH3CN)4]BF4为铜盐,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制备了3种新型Cu(Ⅰ)配合物,分别为[Cu(dppz)(bdppmapy)]2(BF4)2·H2O(CuBF4-1)、[Cu(dppz)(bdppmapy)]BF4(CuBF4-2)和[Cu(dppz)(bdppmapy)]BF4(CuBF4-3)。获得了CuBF4-1 和 CuBF4-3 的单晶,发现了单晶到单晶转化过程的现象,并探究了溶剂分子的存在对配合物结构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配合物CuBF4-1和CuBF4-3的结构,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磷谱(1H/31P NMR)对合成的3个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及量子产率等光物理性质的表征和分析,比较了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差异,探讨了溶剂分子对配合物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规律。太赫兹时域光谱对配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Cu(Ⅰ)配合物弱作用力晶体结构发光性质太赫兹时域光谱

    含苯并咪唑三足配体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对碘的吸附性能

    张星星牛云垠
    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新型金属配位化合物[Co3(L1)2Cl6]n(1)和{[Cu(L1)(S04)]·2CH30H}n(2),其中L1=2,2',2"-三(1-苯并咪唑基)乙基胺,是一种中性苯并咪唑三足有机配体。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是三维结构;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证实化合物1和2的纯度较高。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1和2是耐热性的材料。碘吸附实验表明,2个化合物对环己烷溶液中的碘和气态碘都有很高的捕获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同时,它们的吸附动力学最符合准二级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机理研究进一步表明化合物的结构中含有苯、氮杂环等活性基团,间接增加了与碘的吸附位点,提高了与碘的化学反应性和碘的去除率。

    配位化合物吸附苯并咪唑捕获剂

    粉煤灰基NaA/NaX双晶型沸石分子筛构建及其协同吸附氨氮性能

    蔡元韬王坤郭欣辰卢莹怡...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联合改性三步合成法"——超声辅助碱熔微波晶化法联合废旧玻璃/13X晶种/NaH2PO4浸渍三阶段改性合成沸石分子筛(GFS);作为对比,采用传统碱熔水热法合成沸石分子筛(FS);采用"三步合成法"——超声辅助碱熔微波晶化法合成沸石分子筛(WFS)。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光谱(EDS)、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FS和GFS较FS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介孔、微孔,且沸石分子筛晶型从NaA单晶型转为NaA/NaX双晶型。氨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GFS(56。01 mg·g-1)较WFS(49。17 mg·g-1)和FS(39。75 mg·g-1)吸附性能更优,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氨氮吸附过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吸附,且为自发放热过程,低温促进氨氮吸附。

    联合改性三步合成法粉煤灰NaA/NaX双晶型吸附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