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邓华侯硕旻李中军徐港...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长期堆存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迫在眉睫.总结了磷石膏在制备工业石膏及建材、水泥缓凝剂、制备硫酸联产水泥、路基材料、填充材料、土壤改良剂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磷石膏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了磷石膏综合利用科研与工业化的关系,指出磷石膏科研与工业化的核心矛盾在于石膏本身价格较低,而磷石膏工业化处理成本较高,无法得到推广,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思路.指出磷石膏未来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维持磷石膏市场需求和新增装置之间的平衡.磷石膏利用方面,无害化处置是基础,路基材料是磷石膏消纳的主要途径,土壤化和生态修复是磷石膏利用的新方向.

    磷石膏环境危害综合利用产销动态平衡

    锂资源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陈海霞严红孙云龙马国强...
    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金属之一,在全球减碳的共同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过去3 a锂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引发国内外对提锂技术的研究热潮.根据锂资源的赋存状态,对矿石提锂及卤水提锂技术进行综述,系统性地总结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矿石中提取锂的方法主要有石灰石烧结法、硫酸法、硫酸盐法、压煮法、氯化焙烧法、直接酸浸法;卤水提锂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技术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膜分离法、电化学法.由于碳酸锂价格高位回落,国际锂盐获取形势愈加严峻,因此不断开发并完善提锂技术,增强中国的锂资源自供自给能力,实现提锂技术的降本增效势在必行.

    锂提取锂矿石盐湖卤水分离

    协同效应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研究进展

    胡明亮周微李滨赖晓玲...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化学惰性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经重整反应制备合成气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策略,能够实现两种温室气体化学转化并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科学、环保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然而该反应受限于反应能耗高、催化剂易烧结、积炭失活等问题,因此,开发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及抗积炭性能强的催化剂是实现该反应工业化应用的关键.从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出发,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活性中心和载体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协同效应在提升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分析了通过合金化或空间结构化策略来实现协同效应的高效催化过程,并提出未来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和发展方向.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协同效应

    多温下三元体系Li+,Na+∥Cl--H2O固液相平衡研究

    王彦飞杨超凡曹迪许史杰...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卤水体系中LiCl富集度较高,且高纯度LiCl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因Na+和Li+的性质相似,除去卤水中的NaCl成为了生产高纯度LiCl的瓶颈.Li+,Na+∥Cl--H2O三元体系的固液相平衡数据是分离LiCl和NaCl必需的重要基础数据.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常压下Li+,Na+∥Cl--H2O三元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348.15、358.15、363.15 K)并构建等温平衡相图.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均由一个共饱点、两个单盐结晶区(NaCl和LiCl·H2O)及两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构成,未形成复盐或固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NaCl的结晶区略有扩大,而LiCl∙H2O的结晶区变化很小.LiCl对NaCl有较强的盐析作用.采用修正的BET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良好,验证了该模型适用于预测本体系在高温、高浓度下的相平衡关系.测量了该体系饱和溶液密度并由密度值计算了表观摩尔体积,结果表明,密度随LiCl组成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共饱点组成处达到最大值.这些结果补充了Li+,Na+∥Cl--H2O体系在高温下的热力学数据,对脱除Na+精制LiCl起到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氯化锂氯化钠固液相平衡修正的BET模型表观摩尔体积

    槽电压对CaCl2基熔盐电化学转化CO2制备碳材料的影响

    邓寅祥陈朝轶王仕愈高莹雪...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化钙基熔盐为电解质,将CO2电化学转化为碳材料,考察了槽电压、熔盐组成对碳材料制备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激光显微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手段对碳材料的物相、形貌结构、元素分布、石墨化程度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800℃CaCl2-5%(质量分数)CaO熔盐中,槽电压为1.9 V的电解产物形貌为薄片状,碳质量分数为98.24%,随着槽电压升高,产物倾向于形成棒状结构且棒状产物长度增加;采用熔点更低的CaCl2-NaCl-KCl-5%(质量分数)CaO三元熔盐进行电解,降低了制备碳材料的能耗,减轻了阳极的腐蚀,所得产物主要形貌为纳米管状、颗粒状和球状.槽电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显著;高槽电压使得反应过程电流更大,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加快,所得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更低.

    二氧化碳氯化钙碳材料电化学转化

    三元体系Na+(Mg2+),Ca2+∥Cl--H2O 278.2 K稳定相平衡研究

    冯霞于雪峰姚智豪罗军...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钠镁钙水盐体系的多温相平衡研究,可为含钙镁盐湖资源的持续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因此,采用等温溶解法开展了两个三元体系Na+,Ca2+∥Cl--H2O和Mg2+,Ca2+∥Cl--H2O在278.2 K下的相平衡研究,测定了溶解度、折射率和密度,并绘制了相应的相图.结果表明,三元体系Na+,Ca2+∥Cl--H2O和Mg2+,Ca2+∥Cl--H2O在278.2 K时均为简单体系,无复盐或固溶体生成.三元体系Na+,Ca2+∥Cl--H2O在278.2 K时的氯化钠结晶区远大于氯化钙,对比该体系273.2、278.2、298.2、348.2 K多温相图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结晶区增大,氯化钙结晶形式由CaCl2·6H2O转变为CaCl2·2H2O.三元体系Mg2+,Ca2+∥Cl--H2O在278.2 K时的MgCl2·6H2O结晶区大于CaCl2·6H2O,对比该体系273.2、278.2、303.2、308.2、348.2、383.2 K多温相图发现:303.2、308.2、348.2、383.2 K时体系中形成复盐2MgCl2·CaCl2·12H2O,且其结晶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83.2 K时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复盐2MgCl2·CaCl2·12H2O和MgCl2·2CaCl2·6H2O.

    相平衡相图溶解度水合盐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卤水蒸发速率预测模型

    李志伟付振海张志宏李生廷...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卤水的蒸发速率是盐田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通过搭建室外卤水蒸发实验装置,分析了辐照强度、风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卤水温度、卤水浓度与卤水蒸发速率的关系.利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训练构建了卤水蒸发速率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应用回归方法构建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2和0.884,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723%和18.943%,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均优于非线性回归模型.说明应用BP神经网络构建卤水蒸发速率预测模型是可行的,能够实现蒸发速率的快速估测.

    卤水蒸发速率定量分析非线性回归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磷酸三丁酯脱色活性炭热解再生研究

    张颖李军金央黄美英...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磷酸三丁酯(TBP)脱色后的粉末废活性炭(WAC)为材料,利用高温热解的方法,以亚甲基蓝吸附量和碘值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废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AC的再生最优条件为500℃下再生90 min,再生4次仍能恢复其82%的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及67%的碘吸附性能.通过同步热分析仪(TG-DSC)测定活性炭的失重、吸热和放热情况;借助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再生前后的活性炭进行表征,从而验证其再生效果.对废活性炭的热解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湿法磷酸净化工艺流程中磷酸三丁酯脱色活性炭的热解再生提供了理论指导.

    湿法磷酸TBP废活性炭热解再生

    地下原生高钠光卤石矿冷分解结晶工艺研究

    甘顺鹏丁定孙成高蒋世鹏...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KCl产品粒度,研究了分解液MgCl2浓度、结晶停留时间、搅拌速率、给矿粒度、细晶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地下原生高钠光卤石矿冷分解结晶制备KCl所得产品粒度、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分解介质MgCl2浓度、结晶停留时间、搅拌速率对KCl晶体粒度的影响明显;给矿粒度对KCl晶体粒度的影响不明显;细晶溶解后返回结晶器重新参与结晶可获得更大颗粒的KCl产品;优化工艺条件为分解介质MgCl2质量分数为17%、停留时间为2 h、搅拌速率为800 r/min、原矿进料粒度为1~<4 mm、细晶沉淀后与分解液混合溶解再返回结晶器,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分解结晶KCl回收率为84.70%、浮选精矿KCl品位为90.50%、KCl产品平均粒径为0.264 mm的良好实验指标.

    KCl光卤石冷分解结晶给矿粒度结晶时间

    醋酸酸解磷尾矿制备醋酸钙镁融雪剂工艺研究

    李梦雨汤建伟刘咏化全县...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磷矿经过选矿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磷尾矿为原料,回收其中的有价元素钙、镁制备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钙镁并同时富集其中的P2O5.通过醋酸酸解磷尾矿实验研究,考察了醋酸用量、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对磷尾矿中钙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醋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0%、液固质量比为14∶1、反应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CaO的浸出率可达到78.26%,MgO的浸出率可达到76.32%,磷尾矿中P2O5的质量分数从8.82%提高至25.91%.酸解液经调节pH后蒸发结晶得到醋酸钙镁盐,对其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各项指标均符合GB/T 23851-2017《融雪剂》要求,是一种低腐蚀性、可降解、融冰雪性能优异的环保型融雪剂.

    磷尾矿醋酸酸解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钙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