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废旧锂离子电池预处理及电解液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李亚广韩东战齐利娟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市场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类型,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但随着电池性能衰减,在可预见的回收周期内将面临废旧电池回收及处理问题.简述了常见锂离子电池类型及结构,介绍了废旧锂离子电池不同的回收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预处理工艺和电解液回收处理技术,总结了预处理工艺和电解液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方法适用性及特点进行讨论,并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锂离子电池预处理电解液回收

    脱硫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研究进展及应用

    杨凤玲乔国鑫杨普任磊...
    11-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脱硫石膏,目前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量虽在逐年增加,但其利用率却在降低,探寻脱硫石膏的高值化利用途径迫在眉睫,其中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将其脱水转化成α-半水石膏.利用脱硫石膏来制备高性能、高附加值的α-半水石膏,不仅能减轻石膏堆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天然石膏的开采,还能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脱硫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其生产工艺路径及应用,并对推进脱硫石膏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展望,旨在提高固废利用率,促进"碳中和、碳减排".

    脱硫石膏α-半水石膏工艺路径资源化利用

    海水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裴洪昌岳茂文刘建路李忠芳...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中除含有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资源外,还含有巨量的矿物资源.目前,从海水中获取的资源较为单一,易造成浪费,同时也对海洋生态产生不利影响.归纳分析了海水淡化副产物浓海水中的主要资源、开发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浓海水中钠、钾、镁、锂、铀和溴的资源开发工艺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相关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中国现有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随着中国循环经济和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理念的实施,浓海水中矿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必将成为各种资源的新来源.

    海水淡化浓海水资源提取循环经济

    硫掺杂Na3(VOPO4)2F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钠性能

    周煌胡晓萍任稳曹鑫鑫...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阴离子型Na3(VOPO4)2F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及工作电压高等特性,其开放的三维框架结构可以为钠离子的快速迁移提供路径,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Na3(VOPO4)2F的本征电子导电性较差,导致倍率性能不理想.离子掺杂是一种提升材料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的有效策略.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S2-掺杂的Na3(VOPO4)2SxF材料.XRD和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S2-掺杂可以扩大离子扩散通道并降低电荷传输电阻;恒电流间歇滴定测试结果显示S2-掺杂可以加快离子迁移速率.因此,Na3(VOPO4)2SxF正极材料在钠离子半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30C倍率下可逆比容量为66.8 mA·h/g,在10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6%.Na3(VOPO4)2SxF正极与硬碳负极组成的钠离子全电池可获得121.7 mA·h/g的高比容量,在1C倍率下循环60次后,其容量衰减可以忽略不计.

    氟磷酸钒氧钠离子掺杂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

    氨基功能化气相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研究

    李阳娄飞健隋鑫李克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乙烯亚胺(PEI)负载量的气相SiO2作为CO2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红外光谱仪(FT-IR)和氮气物理吸附仪对吸附剂的组成结构、PEI实际负载量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相对分子质量及负载量、环境温度对吸附剂吸附CO2性能的影响,发现当PE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0、负载量为50%(质量分数)、温度为100℃时,50%-PEI(600)-SiO2吸附剂对CO2的吸附性能最优,吸附量可以达到130.6 mg/g,且在5次循环后性能损失仅为4.8%,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同时,该吸附剂成本低廉,在锂电池热失控烟气中CO2吸附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氨基功能化材料二氧化硅材料固体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

    金属离子对白云石矿物颗粒分散行为的影响

    袁兴董文燕王明顺程迪兰...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金属离子对白云石矿浆体系分散行为的影响,通过浊度实验研究了矿浆pH及Ca2+、Mg2+、Fe3+、Al3+等金属离子对白云石矿浆浊度的影响,并采用Zeta电位、XPS和经典DLVO理论模型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种类和矿浆pH对白云石颗粒分散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未添加金属离子条件下,在pH为4~10时,矿浆浊度值均保持在400 NTU左右,白云石颗粒分散行为良好;添加金属离子后,白云石矿浆浊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几种金属离子对白云石颗粒分散行为的抑制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Fe3+、Al3+、Mg2+、Ca2+.在一定pH范围内,金属离子通过羟基络合物或沉淀形式附着在白云石颗粒表面,消除白云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势垒,而颗粒之间通过桥联作用发生聚集,从而破坏了白云石颗粒在矿浆体系中的分散行为.

    微细粒白云石金属离子分散行为

    氯化镁熔盐水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董明哲李可昕叶秀深马珍...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盐水合物一般是指水盐物质的量比小于或等于阳离子水合数或配位数的无机盐熔体,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无机盐结晶水合物的脱水过程和脱水机理.测定了不同组成的MgCl2-H2O体系以液态存在的最低温度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gCl2-H2O体系和MgCl2-KCl-H2O体系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MgCl2-H2O体系稀溶液的电导率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含水量相同时,MgCl2-H2O体系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浓溶液和熔盐水合物中,相同温度下电导率随着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减小;对于MgCl2-H2O体系,当达到氧化或还原电位时,阳极和阴极电流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MgCl2熔盐水合物中加入KCl后,熔盐水合物体系中Cl-浓度增大,Cl-置换了水合镁离子中的部分水分子,使氢的还原更加容易;在MgCl2·6H2O脱水过程中,Cl-的加入可以抑制MgCl2·6H2O水解反应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MgCl2·6H2O的脱水.

    氯化镁熔盐水合物电导率循环伏安实验

    镍铁锰酸钠层状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亿周胡晓梅王永详张维民...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O3型NaNi0.4Fe0.2Mn0.4O2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高低温性能优良等特性,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钠离子正极材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正极材料,重点研究了pH对材料特征和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及其他电化学测试技术对NaNi0.4Fe0.2Mn0.4O2材料的形貌、晶格参数、循环性能、倍率性能、钠离子扩散系数及赝电容贡献率等进行分析,发现随着pH的增大,样品粒径呈减小趋势,且过高的pH会造成样品粒径锐减,最佳合成pH为11.最佳pH条件下NaNi0.4Fe0.2Mn0.4O2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30℃下电流密度为0.2C时,其放电比容量为142.3 mA·h/g,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钠离子电池共沉淀法钠离子扩散系数赝电容

    海藻酸钠表面功能化磁性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

    柳富杰何倩苏龙蒋才云...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海藻酸钠(SA)表面改性磁性生物炭(SBC),制备海藻酸钠改性磁性炭(Fe3O4@SBC-SA)以提高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能力.对吸附剂的表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动力学、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探讨Fe3O4@SBC-S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Fe3O4和SA成功负载到SBC;改性后的Fe3O4@SBC-S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高于SBC;Fe3O4@SBC-SA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pH为7.0,在1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对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分析得出,Fe3O4@SBC-S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和化学吸附,饱和吸附量达到172.41 mg/g.Fe3O4@SBC-S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主要是通过羧基与亚甲基蓝之间的静电引力将亚甲基蓝吸附到Fe3O4@SBC-SA上.该研究对Fe3O4@SBC-SA吸附处理废水中亚甲基蓝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亚甲基蓝海藻酸钠甘蔗渣炭吸附

    高纯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杨水艳杨明霞辛婉婉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TDI)和无水氯化锂为原料,制备高纯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锂(LiTDI).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粗品收率的影响,以及重结晶溶剂、溶剂用量、降温速率、重结晶时间对产品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DMC)/m(TDI)=2、n(LiCl)/n(TDI)=1、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5 h条件下,反应液经过滤-浓缩-降温结晶后,粗品收率可达78%;在重结晶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m(乙二醇二甲醚)/m(LiTDI粗品)=2、降温速率为3℃/h、结晶时间为10 h条件下,制得的LiTDI纯度≥99.95%、收率可达88%.此外,LiTDI作为锂离子电池添加剂,可以显著提升锂电池的常温和高温循环性能.

    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锂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氯化锂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