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子筛吸附剂对不同类型柴油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赵闯陈自浩张博宇李犇...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分子筛吸附剂,分析发现分子筛吸附剂的孔结构以晶内微孔为主,并含有晶间介孔,具有结晶度高、晶粒分布均匀、弱酸和强酸协同作用的特点.以不同类型柴油为吸附原料和轻型解吸剂(沸点低于柴油),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装置,考察分子筛吸附剂对不同类型柴油的吸附分离性能.结果显示:在吸附温度为120℃、压力为1.2 MPa、吸附区回流比为0.5~1.5、精制区回流比为0.2~1.5、解吸区回流比为2.0~6.0、隔离区回流比-2~0的条件下,分子筛吸附剂在不同类型柴油吸附-脱附体系下运行稳定,芳烃产品中芳烃纯度>95%,非芳烃产品中非芳烃纯度>95%;不同类型柴油中硫氮含量、馏程轻重和芳烃含量对吸附分离效果没有影响,不同类型柴油中芳烃含量越高,解吸剂与柴油体积比越高,在模拟工业应用条件下,分子筛吸附剂稳定运行时间超过600 d,所制得的分子筛吸附剂具有芳烃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运行稳定性高等特点.

    柴油分子筛吸附剂解吸剂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

    氟硅酸制备高纯氟化铝新工艺研究

    王建萍薛旭金薛峰峰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中国战略资源萤石日益匮乏的现状,开发了以磷肥副产氟硅酸为原料合成氟硅酸钠,经动态分解得到四氟化硅,四氟化硅纯化后和无水氯化铝发生气相沉积反应、提纯制备高纯氟化铝工艺路线,并对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关键点控制及产品质量和原料成本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氟硅酸钠软膏采用两级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干燥后水分≤0.05%(质量分数);氟硅酸钠热解采用动态分解方式,分解率>99%.粗四氟化硅气体采用浓硫酸洗涤、分子筛吸附、精馏提纯后纯度>99.5%;无水氯化铝以气体状态和提纯的四氟化硅反应,反应后产品纯度>99.5%,符合高端领域市场需求.该研究可为磷肥副产低品位氟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氟硅酸氟硅酸钠气相沉积高纯氟化铝

    阳极炭渣催化脱碳制备冰晶石工艺研究??????

    张雅琪陈喜平孙宁宁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电解阳极炭渣属于危废,但也是价值较高的含氟资源,其冰晶石含量约为70%(质量分数),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为实现阳极炭渣的资源化增值利用,探究了一步焙烧脱碳回收冰晶石的工艺,通过在阳极炭渣中添加反应助剂进行催化焙烧,考察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药剂配比对炭渣脱碳率的影响,得到实验最优条件:焙烧温度为760℃、保温时间为2.5 h、反应助剂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该条件下脱碳率达到97.75%.对添加5%反应助剂的炭渣进行差热分析,得到了添加反应助剂催化焙烧阳极炭渣的燃烧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后发生结晶水的分解、反应助剂的燃烧、炭渣中碳的燃烧及电解质的挥发.所得到的产品中未见明显的碳残留,主要成分为冰晶石且催化焙烧过程中未引入新杂质,回收的冰晶石中铁硅杂质含量低、品质高,可直接返回电解槽循环使用.

    铝电解阳极炭渣焙烧催化脱碳冰晶石

    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制备与早期性能研究

    王茹霆赵小蓉黄绪泉王豪杰...
    98-10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混合相磷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矿渣、赤泥、偏高岭土、熟料制备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通过抗压强度、pH和浸出毒性测试研究其早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水化机理.结果表明:53.76%(质量分数,下同)混合相磷石膏、9.68%矿渣、9.68%赤泥、16.13%偏高岭土和10.75%熟料可制备出性能最优的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其3、5、7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8.93、10.99、13.14 MPa,pH碱性低于传统水泥基材料,总磷、氟化物浸出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磷石膏在400℃下煅烧60 min形成半水-无水混合相磷石膏,其中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1.7%和68.3%.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水化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和透钙磷石等物质形成致密结构,提升材料强度,阻隔污染物F-、PO43-浸出.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可为磷石膏规模化消纳提供新途径.

    磷石膏混合相胶结材浸出毒性微观结构

    电化学法处理香料工业氯化钠有机废盐的研究

    姚健康胡硕真钮东方吴建平...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氯化钠有机废盐的资源化利用,以某香料企业的氯化钠有机废盐为研究对象,在单室电化学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资源化处理氯化钠废盐的一膜两室电解工艺,在降解废盐有机物的同时获取氢氧化钠.在单室电解槽中探究了废盐中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降解条件和降解途径,研究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00 A/m2、反应温度为35℃、初始pH为6的最佳电解条件下,电解8 h后废盐模拟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92.3%,色度去除率为100%,电流效率为32.3%.有机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为电极产生的活性氯和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的间接氧化.通过调节阳极液pH和进料方式,在相同电解条件下电解8 h,一膜两室工艺阳极COD去除率可达87.2%,阴极氢氧化钠总产量可达11.33 g.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为氯化钠有机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电化学氯化钠有机废盐有机物降解途径资源化

    锆钇废料制备氧化钇和磷酸锆吸附剂及其性能评价

    徐梦瑶张欣何琨鹏何坚...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钇稳定氧化锆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材料,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切削边角料等固体废物,对其进行回收处理,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由于废料性质稳定,将其回收和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成为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研究提出将锆钇废料转为氢氧化锆和草酸钇中间体,并进一步转化为磷酸锆和氧化钇吸附剂,增加锆钇废料资源化新路线.该合成路线以乙醇为分散助剂,氢氧化锆、草酸和磷酸二氢钠按物质的量为1∶2∶2比例混合,373 K反应6 h制得层状磷酸锆对钾离子的吸附容量为151.6 mg/g,可将模拟高钾血清中的钾浓度降至人体正常水平(4.51 mmol/L)且不损失过多的钠离子.以草酸钇氨水合物煅烧得到的氧化钇,可作为硫酸根的高效吸附剂.研究结果显示,在1 073 K煅烧草酸钇氨水合物得到的氧化钇,在添加量为10 g/L、强酸性溶液的条件下,可保持98.6%的硫酸根去除率.硫酸根离子被氧化钇吸附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其准二级动力学常数为2.03×10-3 g/(min·mg),属于化学吸附.

    锆钇废料磷酸锆氧化钇吸附

    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在沥青改性中的应用

    陈凤冯康李铭沈豪杰...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力学性能更好的改性沥青,从而改善传统基质沥青路面性能,采用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对沥青进行改性,通过材料制备、分析检测及混合料试验,研究了所制备的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对改性沥青三大指标、表观黏度和高温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所制备的不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剂主要以化学吸附的形式作用在硫酸钙晶须表面,经组合有机改性剂改性处理的晶须材料与沥青更好地相容,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的添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沥青与晶须黏结强度,提高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但其低温性能有所下降;且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车辙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均较好,因此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更佳.

    磷石膏有机改性硫酸钙晶须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活性炭协同酸/碱改性粉煤灰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李巧云黄修行韦文业陈振...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煤灰、活性炭为原材料,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盐酸溶液分别为激发剂,利用悬浮固化法按照设计配比[m(活性炭)∶m(粉煤灰)∶m(激发剂)∶m(H2O)=3∶7∶6∶14]制备得改性粉煤灰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微球进行表征,探究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微球吸附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MB)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具有较好的孔径、比表面积及吸附效果,其中C-NaOH-FM、C-KOH-FM、C-HCl-FM 3类微球较C-H3PO4-FM微球表现出更优异的吸附性能,C-HCl-FM微球在55℃时对MB去除率达到100%;C-KOH-FM、C-HCl-FM微球在m=0.10 g、ρ0=10 mg/L、T=25℃条件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平衡吸附量分别为8.93、9.07 mg/g,对MB的去除率分别为90.05%、95.36%.

    粉煤灰活性炭酸碱协同改性吸附亚甲基蓝

    ZnO-CeO2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占思进刘仕轲刘飞姚梦琴...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氢将CO2催化转化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一条很有前途的路径.CO2加氢制甲醇技术所用到的催化剂是一种ZnO-CeO2双金属氧化物,考察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沉淀包覆法和物理混合法等制备方法,并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N2吸附-脱附、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2-TPD)、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2-TP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ZnO-CeO2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催化CO2加氢制备甲醇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的ZnO-CeO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300℃、压力为4 MPa、质量空速为19 600 mL/(g·h)的反应条件下,CO2转化率为4.61%,甲醇选择性达到80.64%,甲醇时空产率达到244.96 mg/(h·g);同时发现拥有丰富的氧空位缺陷浓度、较强H2活化能力、较大比表面积及孔容是该催化剂催化性能提升的关键.

    CO2加氢甲醇双金属氧化物固定床氧空位

    助剂对ZnO/ZrO2物化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任启霞杨坤刘飞姚梦琴...
    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加氢制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尽管已报道的ZnO/ZrO2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但其催化性能仍有望进一步提高.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元素掺杂的Ma-ZnOx/ZrO2催化剂,并通过评价发现只有Ga促进了ZnO/ZrO2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醇.其中,5%Ga-ZnOx/ZrO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条件:P=3 MPa、T=320℃、V(H2)∶V(CO2)=4∶1、气体质量空速(WHSV)=24 000 mL/(g∙h)时CO2转化率为7.2%,甲醇选择性为81.0%,甲醇时空产率可达410 mg/(g∙h),是ZnO/ZrO2的1.26倍,且在反应100 h内催化性能无明显衰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表征发现,适量Ga助剂的掺入可以促进催化剂中氧空位的形成.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2/H2程序升温脱附(CO2/H2-TPD)结果表明,Ga助剂的掺入增强了ZnO/ZrO2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活性,Ga-ZnOx/ZrO2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CO2和H2吸附活化能力.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DRIFTS)结果表明,各催化剂合成甲醇均遵循甲酸盐-甲氧基路径,Ga助剂的掺入促进了甲醇中间体的形成,并且更有利于HCOO*物种向CH3O*物种的转化,从而提高甲醇产率.

    CO2加氢甲醇ZnO/ZrO2Ga助剂氧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