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SiO2-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动力学研究

    程子扬陈国夫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纳米SiO(NS)部分取代水泥的方式,对比研究NS对于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初终凝时间、水泥2胶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水化热等的影响.使用水化热分析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ć-Dabić水化动力学模型,分析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S取代水泥掺入后,使水泥的初终凝时间提前,提高了水泥胶砂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但会降低水泥胶砂的流动度;NS促进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反应的诱导前期、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的反应速率,并在减速期出现第三个放热峰,使得加速期和减速期提前结束;NS显著提高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和扩散阶段(D)的反应程度,降低I阶段在整个水化进程的占比,加快I阶段向D阶段转变,使得浆体内部孔隙率和渗透率降低,水化反应阻力增加,稳定期提前.

    纳米SiO2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水泥水化水化动力学Krstulović-Dabić模型

    焙烧工艺及典型杂质对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影响研究

    胡典郭泽张汉泉路漫漫...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是湿法磷酸工业副产物,因杂质含量高,种类繁杂而难以利用,堆存量巨大.以磷石膏原矿、纯化磷石膏为原料进行还原分解研究,揭示了焙烧工艺和杂质对磷石膏高温分解制备CaS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磷石膏原矿、纯化磷石膏分解反应在60 min时趋于平衡,反应烧失度分别可达47.77%、54.44%;产品在焙烧温度为900℃、还原剂配比为15%(质量分数,下同)以上时无CaSO4残留.磷石膏转化成CaS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时间为60 min、焙烧温度为950℃、还原剂配比为30%,在此条件下纯化磷石膏组还原分解产物CaS质量分数最高可达76.33%,高于同条件下磷石膏原矿组的57.37%.在磷石膏中掺杂一定量SiO2、NaF、Ca3(PO4)2,通过与反应中间产物CaO结合可使产品CaS质量分数分别降低1.41%~12.27%、0.61%~11.48%、1.85%~4.82%.

    磷石膏热分解CaS杂质机理

    钛精矿酸解尾气中升华硫的产生规律及其减排方法

    向泉锦全学军李礼王海波...
    96-10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精矿的酸解是硫酸法钛白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酸解尾气中单质硫降温冷凝所形成的升华硫极易堵塞排气管道系统,严重影响了钛白粉的正常生产.因此,系统地研究升华硫减排对实现硫酸法钛白连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工作对钛精矿中硫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酸解尾气中升华硫的产生机制并通过实验探究了升华硫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气中的升华硫主要是由钛精矿中的磁黄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酸浓度等工艺参数都会影响升华硫的产生量.同时发现,增加酸解物料中的空气含量能在不影响钛精矿酸解率的前提下降低升华硫的产生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180℃、搅拌速率为100 r/min、反应酸浓度为85%(质量分数)、矿物粒径为48~75 µm、物料中空气流速为80 mL/min时,酸解尾气中升华硫的质量减少了35%以上.

    酸解尾气升华硫钛精矿硫酸法钛白

    双极膜电渗析资源化硝酸钠制酸碱

    范乐李浩刘国昌徐守疆...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有NaNO3的高盐废水是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通过双极膜电渗析(BMED)技术可制备出相应的酸和碱,对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以NaNO3溶液模拟高盐废水制备HNO3和NaOH.选取能耗、电流效率、转化率作为评价指标,探究电流密度、原料液浓度、极液种类及浓度、酸碱室初始浓度对BMED制酸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盐转化率提高,能耗增加;随着原料液浓度的增大,电流效率增加,能耗降低,原料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电流效率明显降低;极液以3%(质量分数)的NaOH最宜;酸碱室初始浓度的增加可提高盐转化率,降低能耗.综合各因素最优参数进行实验,在电压为35 V、电流密度为700 A/m2、酸碱室初始浓度为0.05 mol/L、原料液为12%(质量分数)的硝酸钠、极液为3%(质量分数)的NaOH的条件下,制得的碱浓度为2.227 mol/L,盐转化率可达93.42%,电流效率为60.83%,能耗为3.23 kW·h/kg.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中NaNO3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双极膜电渗析硝酸钠氢氧化钠

    CaCl2和MgCl2及其复合溶液制备α-半水石膏

    胡成刘梦向玮衡陈平...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磷石膏的利用率和附加值,采用常压水热合成法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材料制备α-半水石膏材料,主要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CaCl2、MgCl2及其复合溶液对磷石膏常压水热制备α-半水石膏脱水速率、物相组成和微晶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磷石膏在95℃的CaCl2溶液、MgCl2溶液及CaCl2-MgCl2复合溶液中均可脱水转晶生成α-半水石膏.在CaCl2溶液和MgCl2溶液中,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α-半水石膏的生成速率加快,其中经质量分数为35%的CaCl2溶液反应4 h后或质量分数为25%的MgCl2溶液反应1 h后,磷石膏可完全反应成α-半水石膏.在CaCl2-MgCl2复合溶液中,随着MgCl2溶液浓度的增加,磷石膏的脱水转化速率逐渐加快,当CaCl2质量分数≤19%和MgCl2质量分数≥11%时,磷石膏水热反应1 h即可形成颗粒分布较为完整的α-半水石膏.

    磷石膏CaCl2MgCl2复合溶液α-半水石膏

    铬铁矿无钙焙烧渣中铬的绿色提取

    蹇成宗蒋子文全学军李纲...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铬铁矿无钙钠化氧化焙烧—水浸提取是目前铬盐生产的主流工艺,提取剩余的铬渣中仍然存在一定量未反应完全的铬及新生成的含铬矿物.开展从铬渣中深度提取铬的绿色工艺研究,对于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铬铁矿无钙焙烧铬渣为原料,提出了一种铬渣烧碱焙烧—水浸提铬绿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无钙焙烧铬渣通过烧碱焙烧—水浸提铬绿色工艺,不仅降低焙烧反应温度,还可以消除传统焙烧过程中产生的CO2,实现铬的绿色提取;铬的提取率达到92%以上,经过焙烧—浸出产生的铬渣中Cr(Ⅵ)含量降低至3.85 mg/L;铬的氧化焙烧动力学由内扩散控制,频率因子A为0.39 s-1,反应表观活化能Ea为15.22 kJ/mol.该研究结果可为无钙焙烧铬渣的深度绿色提铬及铬渣资源化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铬铁矿提取铬铬渣绿色提取

    ZnCl2活化废旧涤纶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张帮程王立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废旧涤纶织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ZnCl2活化-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废旧涤纶基活性炭(WPT-AC),采用XRD、FT-IR和BET等表征技术对其物相晶型、特征基团、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WPT-AC的最优工艺,评价了WPT-AC吸附亚甲基蓝(MB)性能并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45%的ZnCl2溶液、热解温度为900℃、升温速率为5℃/min和热解时间为90 min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WPT-AC比表面积高达1 089.72 m2/g、产率为58.45%.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在WPT-AC投加量为2.0 g/L、MB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WPT-AC对MB的去除率为97.49%.WPT-AC对土霉素(CIP)同样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且Ni(Ⅱ)共存条件下由于静电吸引的存在有利于吸附性能的提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拟合WPT-AC吸附MB过程.

    废旧涤纶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氯化锌活化高温热解

    无机激发剂的改性及其对固硫灰渣的活性激发研究

    王巍郭利辉任思谦花春峰...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保无硫型无机激发剂可消除传统含硫激发剂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其在固硫灰渣处理过程中对抗压活性指数的提高不足,限制了工业化应用.为增强无硫型无机激发剂对固硫灰渣掺合料的激发效果,通过引入有机醇胺(TEA)对无机盐体系[CaCO3、CaSiO3、Ca(OH)2]进行复合改性,成功设计了一种TEA-CaCO3-CaSiO3/Ca(OH)2有机-无机复合激发剂,分别研究了无机盐种类、灰渣比和有机醇胺加入量对复合激发剂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体系中不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对水泥胶砂流动度比和抗压活性指数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水泥胶砂的抗压活性指数、增加了流动度比、改善了无机盐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灰渣质量比为5∶5、TEA加入量为0.04%、碳酸钙与氢氧化钙加入量分别为1.2%与0.018%时,所得复合激发剂使得胶砂的流动度比保持在97%,28 d抗压活性指数可达105%.这将进一步推动环保型激发剂的工业化应用,促进固硫灰渣的绿色处理.

    固硫灰渣复合激发剂抗压活性指数流动度比

    SrTiO3-SrWO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王雅雯王芳芳耿司宇鞠佳...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H1.07Ti1.73O4(HTO)为Ti源,八水合氢氧化锶[Sr(OH)2∙8H2O]为Sr源,水合钨酸铵固体[(NH4)10H2(W2O7)6∙xH2O]为W源,在180℃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不同比例SrTiO3-SrWO4复合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复合体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同时以氙灯为光源降解10 mg/L亚甲基蓝(MB)溶液,探究不同复合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不同比例SrTiO3-SrWO4复合体.复合样STW-9的降解性能最好,降解速率常数为0.055 min-1,SrTiO3、SrWO4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17、0.01 min-1,这说明两者之间所形成的Z型异质结提升了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同时复合样STW-9在重复使用5次后降解率仍然可达到82%.通过捕获剂实验可得反应活性物种催化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羟基自由基(∙OH)、光生空穴(h+)、超氧自由基(∙O2-)、光生电子(e-),从而证明羟基自由基(∙OH)为主要活性物种.SrTiO3-SrWO4复合材料能耗低,可为今后处理有机污染物提供借鉴.

    水热法异质结钛酸锶-钨酸锶光催化

    镁改性对Ni-Mo/Al2O3体系催化剂烯烃选择性能的影响

    宋国良穆展鹏杨霞霞李子涵...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助剂改性对催化加氢催化剂烯烃芳烃选择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沉淀法制备出不同镁含量的系列Mg-Al2O3载体,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Ni-Mo/Mg-Al2O3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XPS、NH3-TPD和H2-TPR等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引入的镁助剂与氧化铝载体有效结合改善了催化剂的孔道织构特性,降低了催化剂的酸性,改善了活性组分的分布形态,促进了更多活性更高的NiMoS-Ⅱ型相的生成.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中,使用催化裂解汽油(DCC汽油)作为评价原料,探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及催化剂对芳烃和烯烃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镁助剂改性的催化剂,产物加氢脱硫脱氮率能达到99.9%,并且当镁助剂引入量为3%(质量分数)时,烯烃饱和率大于99%,芳烃损失率仅为7.2%.镁助剂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能力,通过对Mg助剂含量的控制可以调变催化剂的烯烃芳烃选择性能,对目前催化加氢催化剂选择性能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Mg改性Ni-Mo/Mg-Al2O3DCC汽油加氢脱硫NiMoS-Ⅱ型烯烃芳烃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