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杨承鲲《西清阁诗草》文献价值初探

    景怡蓉吕亚蓓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清阁诗草》收录了杨承鲲明万历三年(1575年)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间所作的599首诗歌,现存本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二月所刻.受诗仙李白影响,杨承鲲善以奇特飘逸的想象和变化莫测的笔法借景抒情、抒写本性,并能突破李白之风,不受格式束缚,创新出五、七言句等结合的诗作.其诗作涉及的甬上文人,可体现当时地域文学的发展态势.此外,诗作中提及的历史现实、民情风俗等可作为后人研究明代宁波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杨承鲲《西清阁诗草》李白雄浑沉郁文献价值

    中国典籍外译中的读者因素——以《道德经》和《传习录》的外译和传播为例

    李秀芳刘义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典籍外译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了解和认可中国优秀文化,因此读者是中国典籍外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典籍外译的目标读者是国外普通读者,而非少数专业研究人员.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普通读者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品位,进而影响他们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为了提高中国典籍的翻译和传播效果,译者应该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媒介的传播手段,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典籍的目的.

    中国典籍外译读者因素

    身份之变,自我之立——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视域下解读《新生活》

    马薇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普尔在创立后现代科学哲学方法论的同时,对后现代本体论的认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证伪主义方法论,创立了"三个世界"理论.本文以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为视角,赏析诗人炎拓的短篇诗歌《新生活》,聚焦于"变",从身份变换、情感转变、意识流动三个方面归于时空场域之真、求家庭与自我之善、至自我觉醒之美,分析中年家庭主妇的女性形象及背后隐藏的哲学道理,呼吁女性追求自由、超越自我.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身份转变情感变化自我意识

    五代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浅析

    沈为奇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五代十国史实资料入手,概括江南经济在此期间发展的大致状况,从环境因素、人口迁移、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对外贸易等角度分析江南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得出由于北方战乱为江南地区提供了人力资源和产业技术、江南地区的政策措施适应生产发展规律等,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催生出贸易中心和商业城市,实现了冶炼、造船、种植、手工业、商业、印刷业的全面升级.

    五代十国江南经济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土家族竹编口述史料为例

    周冰袁泉刘梦婷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家族口述史料是土家族传统文化资源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弥补民族文化资源的不足、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目前土家族竹编口述史料在民族文化保护中面临着口传文化资源搜集的迫切性、口传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组建口述历史团队、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口述史料挖掘等保护措施来整合新媒体平台、策划竹编口述史料专题、打造高校图书馆产学协作等,加强和深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民族文化资源土家族竹编口述史料保护与利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党员培育模式创新研究

    徐宾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阐明了新时代的方向和任务,在此背景下,继承并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深刻融入党和人民的奋斗新征程、照亮前行之路意义重大.在高校育人主阵地中发挥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力量,使用先进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将其创新融入大学生党员培育模式中,对培养青年人才、传承红色血脉具有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

    精神谱系大学生党员培育创新高校

    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成效——以大理州"行走的思政课"为中心

    李涛赵善庆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理论认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大理州整合地方教育资源打造了四个实践教育主题和十条实践路线,形成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促成了思政小讲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对大理州"行走课堂"的建设探索进行总结,可为其他各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推进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实践教学

    论精准思政的一体两面

    程海霞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思政是回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方式和需求变化、解决传统思政效能低下、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创新之路.本文通过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精准思政在当下一体推进过程中的两面性,力求通过优势与困境分析促进精准思政实践发展.

    精准思政内涵优势困境

    基于四个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优化路径

    李曼殊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通过优化获得感,改进教学过程,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本文基于认知获得感、情感获得感、意志获得感、行为获得感四个维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内在逻辑予以分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注重情感教学,彰显教师人格魅力;营造优越思政环境,树立大学生坚定意志;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行为素养,从四个角度提出获得感的优化路径.

    获得感四个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郑喜艳郭玲霞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工作现状出发,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强教师队伍的美育建设、挖掘思政课堂中的美育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美育阵地建设、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美育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工作的路径.

    美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