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郁睿敏唐青玉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1+X"证书制度的出台进一步突出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特别是对实践性强的会计专业来说更是如此.本文基于对"1+X"证书制度、会计实训课程及双主体育人背景的分析,对现代学徒制及引企入校两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当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运用的重要性,对如何推动校企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1+X"证书制度高职会计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洪梅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研究着眼于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首先,充分明确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特征.其次,提出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深入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形成校企长效合作育人机制等具体实施路径.最后,通过实例调查分析,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就业率提升,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型本科

    论《科学史教篇》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张丹红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史教篇》是鲁迅在1907年写下的一篇文章,介绍了科学发展史、不同科学家以及作者本人的科学观.它虽是一篇围绕科学而著的文章,却饱含了鲁迅丰盛的"立人"思想,这些思想在今天依旧能够为高校人文教育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文从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精神及其培养、心智思维及其培养三个方面解读《科学史教篇》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指出当代高校应当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目的,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在传授科学知识以外重视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心智思维人才培养《科学史教篇》

    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王倩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青年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对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进行总结,强调了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深远意义,梳理新媒体技术运用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探究新媒体技术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新媒体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路径

    "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现状反思与教学对策思考——基于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

    张帆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情况进行整体回顾和两套"大学语文"教材的个案比较发现,以人文主题为基本单元和以"文学类文本""沟通与交际""应用文写作"三分法组建模块是目前两种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编写的主流思路.本文基于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提出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进行语文教材编制的设想,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在现行教材框架下"用教材教"的任务群式教学实施方案,以期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设,提高学生母语素养.

    "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阅读任务群教学对策

    新形势下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探析

    黎敏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承担着树立外语专业人才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任务.根据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结合目前大学生在中国文化认知与认同上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应包含兼具广度与深度的知识目标、具有比较视野的能力目标、基于文化自信的素质目标、加强文化认同的情感目标,使该课程能够助益于新形势下符合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的培养.

    中国文化概论外语院校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法律案例教学应回归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贾韶琦尹倚民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法科"人才培养目标下,法律案例教学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甚至背离,即利益平衡被是非判断掩盖,案例教学被简化为举例说明,当事人本位被问题本位取代等.案例教学应以法律职业适应能力为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平衡利益解决纠纷的能力、组织证据还原案件事实的能力、与当事人及同行沟通的能力.鉴于此,本文提出"沉浸体验式"法律案例教学法的构想:以原始案件证据材料为依托,以案件接收和研判为起点,以学生全程开放式参与为路径,以与实务部门合作为保障,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法学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周益民白杨彭承宗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作为新开设不久的工科专业,具有内涵清晰、工程性明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动手能力要求高的特点.为了加强该专业的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提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策略,并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课程改革重要性及目标,从实践课程体系、仿真实训平台、以赛促学、协同育人、知识模块化整合、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七个方面进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改革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张双双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高地"和"显示器",是推进学校文化治理的重要主体.当前,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文化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高校应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营造浓厚的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提升服务能级,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塑造优秀校园行为文化;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发挥高校文化辐射作用;等等.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路径

    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探究

    朱宁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劳动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征程,但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仍存在着教育实施单一化、内涵品质浅显化、教育体系机械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因此,必须牢牢掌握劳动教育的基本特点,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而探索如何有效地实施劳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德育和育人的基本任务.

    高校劳动教育实施困境时代价值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