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孙皖辉孔凡瑜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概念、意义、对策三个方面对理论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整理,针对网络化环境下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要求进行了问题阐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强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方法.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

    融合之道: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考察与策略建议

    王鹏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素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中的信息获取、评估和利用能力,而课程思政强调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觉悟.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信息素养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通过深入挖掘信息素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参与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

    信息素养课程思政价值观教育优化策略

    互动仪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与策略——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考察

    赵文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揭示的微观社会仪式运行机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有着高度的耦合性,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在实践中,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感,打造有情感共鸣、思想交流和"非强迫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活动,提升教育实效.

    互动仪式互动仪式链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赋能

    高校文化符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发挥策略

    李玥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文化符号是高校在长期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凝结式文化标识,既是高校办学实践的宝贵财富,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本文在分析高校文化符号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载体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符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策略,即以符号价值的"深度挖掘",增强"主动性";以与时偕行的"当代语境",赋新"时代性";以载体形式的"灵活多变",传递"人文性";以双向立体的"多元联动",确保"长效性".

    高校文化符号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和合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及其价值实现

    张平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能实现各方面力量的有效整合,"尚和合"精神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国之大计,承担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和合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夯实思政教育的文化根基,提升思政教育的文化认同.探索将"和合文化"理念贯穿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和合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民族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塑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与路径

    卓玥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意在培塑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可以为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提供历史支撑,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有效武器,为凝聚精神力量提供历史底气.高校思政课培塑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应以深化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认同、勇担历史使命为着力点,既需要教师走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前列也需要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觉,既需要优化课程内容也需要丰富教学形式.本文将阐释高校思政课培塑大学生坚定历史的价值意蕴,探究其基本要点,最终提出高校思政课培塑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的路径.

    历史自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路径

    高校思政课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五个维度

    杜骞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和谐、自然的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政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也需要新的视角.高校的思政课程可以围绕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生态教育、课程模式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展开,通过意识的提升、价值的引领、模式的突破、课程的建设和文化的助推,使之与生态文明教育彼此融合、促进,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课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顾园园田磊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策略的提出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结合大数据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策略,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现存的挑战,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优化思政课教学手段;借助大数据技术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化教学效果评估,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引路人角色探究

    陈运金孔欢王杰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赋予了思想政治课教师新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使命.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师引路人角色形成的时代必然性、限制因素,进而给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引路人角色养成的具体路径,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适应时代需求、完成自身角色转化,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引路人

    "教师口语"课程思政的要素挖掘与提升路径

    徐奋奋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包括民族共同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语言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以及通过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本文结合课程实际从话语平台、话语资源和话语风格等方面论述如何提升课程思政话语效果.

    教师口语课程思政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