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影视史学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视听教学实践

    常春波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并不鲜见,然而大多教师缺乏理论自觉.影视史学作为史学新兴领域之一,回应了技术变革、泛娱乐化趋势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冲击.将影视史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可帮助教师有效利用视听技术辅助教学,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发展、创新.影视史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致分为直接引用影视资源、批判性利用影视作品、自主创作影视作品三个路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影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王华郭玲霞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当前,劳动教育在社会、家庭、学校中的地位被弱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对青年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被虚化.因此,我们通过高校劳动教育来加强当代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对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意义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发挥劳动教育在落实国家培养目标方面的积极作用.

    青年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涉外法治人才法治思维的养成路径研究

    宋书强刘珈彤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再次强调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意义.涉外法治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坚实的人才保障,为此,必须培育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法治思维培育作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任务,能够更好地开展法治思维教育、推动法治思维入脑入心.高校应分别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提升运用法治视角、法律原则、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分析和解决涉外事务问题的能力,缓解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不足的现状,为涉外法治工作的布局与开展提供支持.

    涉外法治法治人才法治思维养成路径

    英雄精神蕴含青年价值观教育基因研究

    白凯辉冯翠红王晓荣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雄精神是指为了一个集体或者一个国家的正当利益,牺牲自己部分或者全部利益的伟大精神.英雄精神与青年价值观在理想信念、道德追求等方面高度契合,英雄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价值观基因,包括鲜红底色、为民情怀、奋斗特质.弘扬英雄精神对青年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既印证了青年追求真理的价值判断、展现着青年爱国奉献的价值取向,也彰显了青年甘于牺牲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青年价值观教育必须深入挖掘英雄文化,积极树立价值观自觉自信,广泛开发传播载体,改革创新价值观教育方式,健全优化保障机制,扎稳铸牢价值观教育安全网.

    英雄精神青年价值观教育鲜亮底色

    家长教育焦虑的生发机制与纾解之策——基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微观视角

    张涛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焦虑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家长与儿童.家长教育观念错位是导致教育焦虑的源头.心理要素、行动要素与催化要素是解析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发展机制的基石.家长教育焦虑的生发机制具体表现在由定向、酝酿、定性和回应四个阶段构成的螺旋循环过程中.纾解家长教育焦虑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多方持续协作、群策群力.

    教育焦虑家长教育观念家长教育行为教育期望

    沉潜,语文课堂的新"静"界

    卢梅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浮于表面、感悟浅显、体验浅薄的现象并不鲜见.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需引导学生沉浸书中,品读情节,赏析语言,养成定性;引导学生静下心来阅读,与文本有效对话,领悟文本内蕴,厚积语言;引导学生安静思考,反复品味,大胆质疑,合理想象,有个性化的思考和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碰撞中历练思维、在交流中获取智慧,实现表达进阶.因此,语文课堂理应追求新的"静"界.

    定能生慧潜心会文读思相济凝神谛听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实践探索

    王强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探索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的现状,指出信息科技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的链接要素包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锻炼生活技能四个方面,提出通过采用学生主导学习、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运用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核心素养学生主导学习项目驱动创新活动

    组织行为视角下课后服务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张立志徐延宇韦金亮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从学校层面来说,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从社会层面来说,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缓解家长课外素质需求;从国家层面,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推行"五育"融于课后服务之中.当前课后服务建设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备、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和教师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须从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健全、课后服务供需匹配和教师权益保障维度入手,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营造人民满意的教育生态.

    课后服务建设中小学教师组织行为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应用——以《沁园春·雪》为例

    张国娟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视域下,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应用取向应因势而变.本文以《沁园春·雪》为例,探究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存在教师课堂评价语单一模糊、主体单一性与主客体单向性、整体性意识欠缺的问题,提出教师课堂评价语应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重视教师课堂评价语科学性和多元性;从教学过程入手,以学生为本;结合新课标视域,注重课堂评价语发展性;密切课堂评价语同教学机智相联系等语文课堂评价语应用策略.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

    开展魅力活动,做一个创新型的班主任

    盛福平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的家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对班集体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时期的班主任要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引领创新.做一个创新型的班主任,就是要创新班级活动,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创新学习活动,创建学习型班级;创新德育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实践,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创新情感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创新活动凝聚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