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维解读

    李彤彤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为了顺应新的时代特点,在内涵上发生了要素充实、内容扩展、功能变革等新变化.高校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应明确劳动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满足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的现实意义,应主动创新、不断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从整合知识结构、坚持从"身"出发、优化培育环境、建立制度权威四个方面推进和完善.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时代价值"五育并举"

    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孙乃琦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审美教育以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影响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等多方面高度契合.将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品格、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艺术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二者的融合不能止步于当前,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持续探索有效的融合方式,不断创新融合路径.因此,高校应发挥课堂效能,拓宽教学广度;探索实践价值,构建融合维度;营造文化氛围,延展美育深度,更好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目标.

    艺术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价值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陆梅芳
    92-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从认知、情感、行为角度,以形成集体记忆、情感体验、价值认同为方法,以文化共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目标,使大学生通过大学期间学习,牢固树立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文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析——以"中国政治思想史"为例

    董学升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情景剧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堂当中.此种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因其内容较为深邃、时间跨度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深入了解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观点,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维能力.该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除了要求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相统一外,还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历史情景剧教学法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政治思想史"

    探讨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张华飞
    100-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新媒体技术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高校辅导员需更新观念,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都是新媒体的特征,高校辅导员结合思政教育要求,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方案,形成内容丰富和交互性强的新型媒介场域,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这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新媒体意识,完成思政教育方面的资源库设计工作,突出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和效果好的特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本文以新媒体为切入点,结合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中应用新媒体的必要性,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新媒体进行全面探讨,旨在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新媒体思政教育辅导员信息传输教育质量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险及其应对研究

    张洪梅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研究人工智能如何驱动高校思政课实现数字化转型,既要重视人工智能独特的作用,又要防范其中的各种风险,如教育质量风险、伦理风险和发展不平衡风险.对此,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的前提下,高校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加强技术监管、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深化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以此助推高校思政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价值.

    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数字化

    高校校史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商琬昕陈界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校史文化是大学传统、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积淀和延续,是大学的文脉传承.高校校史文化不仅凝练了高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高校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承担着记录历史、传承精神的重要功能,具有贴近生活、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等优势,在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以及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校史文化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赵洹铎徐宾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发展格局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已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指导思想之一,成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中与思想教育紧密相关的重要部分.高校作为知识传承、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其党建工作不仅关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更是塑造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途径.要深入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领域的紧密结合,就要采取教育引导、文化塑造、制度保障等创新手段,强化高校思政和国家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促进高校党建领域中国家安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校党建工作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以就业思政为导向的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实施路径

    程青曼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高校基层党建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就业思政为视角,探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有效路径,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思政的内容设置、形式创新、目标引导等,都对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具有重要影响.

    就业思政基层党建品牌创建

    大概念教学的实施困境及策略

    贺双梅庄玉昆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教学是撬动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支点,是落实素养导向教学的高效路径.目前,大概念教学在实践中尚存在概念本质认识不足、跨界学习不系统、概念教学无深度以及评估任务缺实效等现实困境.本文将从创建学习共同体、采取跨学科与跨情境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和设计表现性任务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旨在促进大概念教学的有效实施.

    大概念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