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黄庆生

月刊

1009-6833

hqs@wlaqzzs.com

010-62765013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Journal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领域行业内指导性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态势感知的船舶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邢卫强武茂浦牟家正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船舶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智能化制造起步阶段,船舶制造企业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然而随着船舶制造智能化高速发展,船舶制造工控系统与物联网、互联网逐步融合,制造企业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漏洞风险的安全通告和单位内部的安全告警缺少统一的监测预警机制,难以做到安全问题的提前感知和及时处理等。通过引入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技术、多维交叉层次时序关联分析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融合预测技术等态势感知关键技术,对网络整体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 PSO-RBF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安全态势进行预测,最后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信息安全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和决策支持。

    网络安全工控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船舶制造

    基于等保2.0下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中心机房网络安全防护实践

    梁昊李荣斌张兆祥王国振...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信息化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于网络传输的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呈爆发式增长,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愈发受到重视。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已进入"2。0 时代"(以下简称"等保 2。0"),如何提升生态环境信息系统抵御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成为当前环境监测数据中心机房运行管理的核心工作。2022 年起,我单位立足实际,基于国家等保 2。0 标准要求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对环境监测数据中心机房网络进行了重新规划与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划分安全区域、分时分区访问等措施构建更安全的网络架构;另一方面,通过升级核心安全设施、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加强主机防护等措施,实现对环境监测数据中心机房网络安全态势的实时监测与主动防护。经过此次升级改造,环境监测数据中心机房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现总结工作实践内容,以期为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者提供经验参考。

    等级保护2.0网络安全防护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中心

    Chat GPT技术下警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初探

    邓玟玟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对当前警务工作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以Chat 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警务工作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这项技术的出现为警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思考。对 Chat GPT的含义和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Chat GPT对于警务工作带来的挑战,并展开相关对策探究。公安机关需密切关注Chat 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寻找相应对策,助力警务执法、推动科技时代的警务模式变革。

    ChatGPT风险防治警务工作

    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冯瑞佳苟洋张考王超...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首先,分析了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和恶意代码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随后,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和行为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和行为分析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接着,讨论了传统网络攻击响应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基于强化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网络攻击响应技术。最后,总结了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恶意代码检测机器学习

    深度伪造应用实践、应用风险及规制研究

    李媛媛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伪造通过对个人声音、面部等信息进行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等模型的深度学习,从而生成高度逼真且较难检测的音频、图像及视频等内容,主要见于AI换脸、人脸合成、语音生成等,可用于色情传播、虚假信息、实施诈骗、引导舆论等方面,导致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危害网络空间安全,造成社会信任危机,甚至威胁国家安全等,因此规制深度伪造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存在的不足从详细说明显著标识以及更加明确服务提供者、传播平台责任等方面作出完善。

    深度伪造应用风险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法律规制

    基于区块链的云取证方案

    陈培欣罗志娟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数字取证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云平台的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了云取证方法,使用国产长安链作为底层平台,国密算法SM2、SM3、SM4 作为机密性、完整性防护算法,实现了区块链取证功能,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结果可以验证本方案在运行性能、取证成功率等方面符合预期,能够满足现有云平台取证的需求。

    云取证区块链泊松分布国密算法

    区块链存证证据的技术性鉴真路径构建

    席炎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存证证据因其依托的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多方参与等特点,在各大互联网法院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对区块链证据真实性进行科学的审查判断也成为证据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虽然对真实性审查作出初步规定,但都过于粗疏,且囿于法官对区块链技术专业知识限制、侧重于形式真实性审查以及难以保障入链前证据真实性等难题,亟须结合实践困境,构建完善区块链存证证据真实性认定规则体系路径。

    区块链存证证据鉴真内容真实性审查规则

    关于"第四方支付平台"在电子物证勘验检验中的探索和实践

    王衍政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开设所谓的网络科技公司,以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的支付服务为名,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为电信诈骗、境外赌博网站提供大量洗钱服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管理秩序。本文探讨了"第四方支付平台"在电子物证勘验检验中的应用,供相关读者参考。

    第四方支付平台电子物证勘验检验

    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中的取证问题研究

    段佳圻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还阻碍了通讯业、银行业和互联网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稳定。相比较传统的诈骗案件,电信网络诈骗的证据所具有的虚拟性以及证据覆盖范围广的特征要求取证过程的严格规范。而通讯业、银行业、网络平台服务企业在履行协助刑事取证义务时所面临的与其所必须遵守的保护数据安全以及用户个人信息义务之间的矛盾也是取证的难点。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对于网络犯罪电子数据取证制度的设立原因以及实践过程中的运行机制,明确我国在数据安全方面坚定的本地化存储模式。除此之外,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通常采用将伪基站以及洗钱窝点设置在境外的方式躲避国内刑事责任的追究,这就需要我国极力提倡打破取证壁垒,在充分保障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率的国际跨境数据的取证合作,构建跨境数据取证的国际统一规则。

    电信诈骗电子证据取证规则

    暗网犯罪的综合治理策略研究

    朱帅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暗网犯罪是暗网与犯罪融合产生的新犯罪样态,其存在匿名性强、与明网关联密切、类型复杂、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国际上现有的技术治理与行政治理两种暗网犯罪治理策略,存在打击犯罪慢、治理成本高、法律适用困难等问题。为此应对暗网犯罪采取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用,多层次相关联的综合治理策略,以期解决治理难题。

    暗网犯罪治理策略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