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测试
物理测试

李少华

双月刊

1001-0777

wuliceshi@gmail.com

010-6218251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物理测试/Journal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Test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钢铁研究总院主办,是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面向生产企业试验室、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质检等部门的科技人员,试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广大物理测试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提供条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原位观测及机器学习的7050铝合金腐蚀行为表征

    牛瞳张娜熊希临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位观测了 T7451及铸态7050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腐蚀形貌特征及析出相成分,结合EBSD统计分析了晶粒取向与腐蚀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基于196条历史文献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性筛选及Backforward算法,对腐蚀行为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发现7050铝合金腐蚀行为萌生于析出相周围,腐蚀深度及范围随时间增加,并伴有裂纹萌生.其中<112>、<114>、<324>3个晶粒取向上分布的析出相最多.通过动电位扫描表明,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析出相密度增加而增加.并且扫描电镜和机器学习重要性排序表明,Cu、Ti、Fe、Mg等元素均出现在析出相中,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也最为显著.该工作能有效指导铝合金耐蚀性设计.

    7050铝合金晶粒取向腐蚀机器学习析出相

    《冶金分析》征稿启事

    冶金分析编辑部
    7页

    Q235钢变形抗力模型及试验分析

    韩庆荆丰伟徐文龙王疆伟...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对Q235钢进行等温热压缩变形试验,为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合理性,对试验进行了保温时间的选择和重复性检验,合理确定了保温时间和验证了仪器精度.研究了不同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合理选择了变形抗力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回归了模型参数,通过现场数据验证,建立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

    Q235钢热模拟试验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2024年《工业计量》征订单

    13页

    扫描电镜下的HFW焊缝原位拉伸试验

    聂向晖杨周瑾张继龙张辉...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扫描电镜(SEM)下的原位拉伸试验对HFW焊缝不同部位的微观形貌变化进行观察,在试验过程中试样变形主要集中在热影响区,大量的滑移和颈缩变形在热影响区发生,裂纹在热影响区形核,并垂直于拉伸方向扩展,直至试样断裂.HFW焊缝试样的断裂为延性断裂,裂纹呈穿晶型,其形成过程包括:试样弹性伸长、晶内滑移开动、试样缩颈变形、滑移台阶形成和试样开裂.在滑移变形和颈缩的交互作用下,滑移变形不断积累,这是造成裂纹形成及试样断裂的主要原因.

    原位拉伸缩颈滑移变形裂纹

    Q345qNH耐候桥梁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探讨

    刘阿娇姚慧琴王敬忠陈晓山...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Q345qNH耐候桥梁钢的研究,采用Formastor-FⅡ相变仪,测试了含Nb、V的Q345qNH钢不同冷却速率下发生相转变的温度、时间,分析了显微金相组织、硬度值和相变过程,并构建了 Q345qNH钢的CCT曲线.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为0.3~2℃/s时,试验钢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冷却速率为2~3 ℃/s时,试验钢组织由均匀的珠光体+铁素体+少量的粒状贝氏体组成;冷却速率为3~20 ℃/s时,试验钢组织由均匀的铁素体基体和均匀的粒状贝氏体组成;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20~50 ℃/s冷速区间,以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为主导,微观组织中出现板条状贝氏体.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关系曲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铁素体细晶强化阶段、粒状贝氏体增量强化阶段和贝氏体板条形态强化阶段.

    耐候桥梁钢组织转变温度转变时间硬度CCT曲线

    "测试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27页

    卷取温度对800 MPa级高扩孔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刘阳卢茜倩谷海容马聪...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冲孔扩孔试验机对不同卷取温度下800 MPa级热轧酸洗扩孔钢的组织、力学性能、扩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卷取温度为450~600 ℃时,组织主要由铁素体+贝氏体组成,且随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增大,贝氏体体积分数减少,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升,伸长率变化不大,扩孔率明显减小.综合考虑,卷取温度为450~500℃时,抗拉强度在780 MPa以上,扩孔率达50%以上.

    高扩孔钢卷取温度组织与性能扩孔率

    成分计算法和差示量热法确定TA24合金相变点

    李春辉张聪毅王硕陈洁明...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成分计算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 4种规格11件TA24近α钛合金试样的β转变温度.成分计算法根据合金元素及杂质对相变温度的贡献率来推算钛合金的β转变温度;差示扫描量热法根据钛合金发生相变时的热量变化测得β转变温度.结果表明:在置信度均取95%的条件下,方法间的偏差为(-1.3±5.8)℃,偏差绝对值为(2.4±3.9)℃.成分计算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测试结果相符,其偏差介于-6.9~2.4℃,均小于HB 6623.1-1992《钛合金β段变温度测定方法差热分析法》和HB 6623.2-1992《钛合金β转变温度测定方法金相法》规定的实验室内两次平行试验的允许差(±8℃).成分计算法可以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TA24钛合金β转变温度的快速预测方法.

    TA24成分计算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相变点Ti75

    低合金钢制方管闪光对焊裂纹的原因分析

    孙乾徐瑞亮尹海元李承...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7.5 mm厚Q355B钢带焊接制方管时横向焊接裂纹问题,经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金相组织等检验,结果表明,母材钢带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极少量贝氏体,符合标准要求;方管起裂位置在焊缝热影响区,裂纹末端金属晶粒扭曲,属于应力裂纹撕裂后延展形貌,组织为塑韧性极差的魏氏组织,且焊缝处存在严重割裂基体连续性的大尺寸簇状夹杂物;综合分析,认为焊接功率较大、冷却速度过快,导致焊缝生成粗大的魏氏组织,严重降低焊缝塑韧性,结合焊缝熔池Si、Mn氧化物等夹杂排出不净,割裂焊接处组织连续性,在后续矫正工序拉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纹延展,是造成焊后横向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闪光对焊工艺,合理控制焊缝奥氏体晶粒尺寸,可有效避免该类问题.

    Q355B钢带珠光体焊接裂纹魏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