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教学探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教学探讨
物理教学探讨

廖伯琴

月刊

1003-6148

wljxtt@swu.edu.cn

023-68253274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

物理教学探讨/Journal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方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教育服务的方向。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刊物力求反映基础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对教改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及时作动态报道,达到“教”有所用,“学”有所获的目的,为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VPython 3D运动仿真的汽车启动方式探究

    宋庆彬赵勇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在恒定功率下的启动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挑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此类问题往往仅通过公式推导来处理,忽视了实际物理情境的建构,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理解深度,也不利于综合运用不同章节的物理知识.采用Python的 3D图形库VPython开展情境模拟,能够生动展现汽车启动过程中物理量的动态变化,有效促进学生计算物理概念的掌握,增强问题解决技巧,并培育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科学观念.

    汽车启动方式VPython计算物理

    基于LICC课堂观察范式的初中科学本质教育窥探——以"欧姆定律"的教学为例

    张黎熊雨山范千千周少娜...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LICC课堂观察范式是一种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听评课模式.采用LICC范式,设计物理科学本质教育课堂观察量表,并对九年级"欧姆定律"教学进行课堂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科学本质教学中存在内容分布不均衡、教学层次比较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还原科学概念历史背景两大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深入理解.

    科学本质教育LICC课堂观察范式教学实践

    变构学习模型在物理跨学科实践中的应用——以"体验授时服务"活动为例

    刘展鸥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涌现的跨学科研究文献中,鲜有"物理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发现"变构学习模型"能较好地弥合学生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之间的认知鸿沟,解构既有认知,炼制全新概念.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体验授时服务"跨学科实践为例,学生通过两项具体实践任务,解构了对信息传递技术的片面认知,初步建构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紧密结合的观念.

    变构模型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授时服务

    纪念殷传宗教授

    《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
    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