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实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

吴思诚

月刊

1005-4642

wlsybj@nenu.edu.cn

0431-85099569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内

物理实验/Journ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量子纠缠和贝尔不等式及其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衣学喜沈宏志王林成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64年,爱尔兰数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根据隐变量理论推导出了2个粒子系统的测量结果应该满足的不等式关系和所涉及的测量基本逻辑.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John Clauser)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分别从实验上证伪了该不等式.贝尔不等式的证伪宣告了隐变量理论的终结,展示了量子纠缠的奇特性质.为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这3位科学家.本文概述了量子纠缠的概念和贝尔不等式的推导,介绍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并展示了量子技术的可能应用.

    量子纠缠贝尔不等式量子隐形传态纠缠交换

    耦合谐振电路系统中的Fano共振现象

    廖慧敏田广李智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见的共振响应谱表现为近似对称分布的洛伦兹线型,而Fano共振则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的响应谱.尝试在普通物理实验层次展示Fano共振现象,建立基础实验与前沿研究的联系,通过构建RLC耦合谐振电路系统,在实验上展示了Fano共振现象,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还展示了类似电磁感应透明的现象,并通过理论公式的计算解释了实验结果.

    Fano共振RLC谐振电路电磁感应透明耦合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常见教学问题的探讨

    樊代和魏云沈军峰刘其军...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中,当干涉仪出现的光点数量和亮度不同,分束镜的透射率与反射率比值不同,以及观察屏(护目板或毛玻璃)不同时,均会导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解释了不同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还分析了利用白光干涉测量透明介质厚度时导致误差的原因,并给出了减小误差的具体方案.

    迈克耳孙干涉光点亮度透射率反射率白光干涉

    基于柔性线圈的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设计

    丁可柯林宏陈蓉刘蕾蕾...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学生建立电路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柔性电子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基于柔性线圈的串联谐振电路实验,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实践"和"课后巩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完成从柔性线圈仿真设计、到串联谐振参量测量、再到谐振应用场景测试整个过程的实践.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串联谐振电路原理和实验方法,还能初步建立柔性电路设计和工程应用理念,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柔性线圈串联谐振柔性电子混合式教学

    超声波作用下的毛细现象

    张天宇邓欣雨陆建隆王巍...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超声空化理论解释了超声毛细现象,理论分析了声压、温度、毛细管内径3个参量对毛细管内液面上升高度的影响.超声波的声压作为影响单泡空化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对超声毛细现象具有重要影响.当声压低于空化阈值时,超声毛细现象难以发生;当声压超过空化阈值时,超声毛细现象的剧烈程度与声压大小成正相关.实验探究了声压、温度、毛细管内径对毛细管内最终液面上升高度的影响,验证了超声空化理论对超声毛细现象的理论解释,实验结果与超声空化理论相吻合.

    超声毛细现象超声空化理论毛细管内液面

    基于排水法的自动化弹性模量测量实验

    陈汉忠李忠遇王哲涛程琳...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排水法将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转化为圆柱棒排开水体积的变化量,采用压力传感器读取增减砝码时的压力值,通过单片机处理数据后在显示屏上自动显示弹性模量的数值,实现金属丝弹性模量的自动化测量.本设计将物理原理和自动化知识相结合,实验操作简单,误差小,能够实现弹性模量的自动化测量.

    弹性模量排水法STM32单片机自动化测量

    高中生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李佳泓胡安琦李贺文李春密...
    40-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需要界定明确的核心概念,确立清晰的建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抽象出具体指标,并进行科学、客观的水平划分,最终建构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子指标的评价体系,按表现水平划分为5个水平等级,以期对高中生的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定,为一线教学和教育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水平层级划分

    数字化多功能力学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刘作志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中测量其所受的某个力,是中学力学实验中的难点.开发了数字化多功能力学实验平台,该平台整合了通用工程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微控制器技术,以较低的成本系统化地解决了该难点,改进了多项力学实验.该平台还可用于设计创新实验,探究各类场量的空间分布问题.

    力学实验平台教具制作实验探究数字化实验

    中美高中主流物理教材实验难度及探究水平的比较

    郭芳侠何琳韩丽梅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实验内容、器材、难度、探究水平及探究技能等方面对中美高中主流物理教材实验进行了全面的量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美教材实验内容各具特色,但都注重探究类实验;中国教材实验器材彰显现代化,美国教材则更注重生活化;中国教材实验总难度高于美国教材,但平均实验难度低于美国教材;中美教材的探究水平表征均较低,且各环节不均衡,美国教材表现相对略好.另外,在目的确定环节,中国教材探究水平高于美国;在方案实施、结论形成、反思交流3个环节,美国教材探究水平高于中国,方案设计环节差异较小.在探究技能表征方面,美国教材偏重于分析解释技能的表征,中国教材偏重于观察技能的表征.

    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实验难度探究水平探究技能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