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实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

吴思诚

月刊

1005-4642

wlsybj@nenu.edu.cn

0431-85099569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内

物理实验/Journ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学低相干干涉频域信号的探测和分析

    董君行赵伟鸿邓梓彬李佼洋...
    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宽带LED白光光源,搭建了基于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的低相干干涉测量实验平台.利用光纤光谱仪采集不同光程差下的光谱信号,分析并测量了光谱探测的工作距离范围,提出了采用衍射光栅对光谱信号进行色散并直接成像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系统最大光谱工作距离为100μm量级,远大于光源相干长度,即使光程差在相干长度范围以外,无法直接观察到干涉条纹,也能通过光谱信号的周期调制特性来快速搜寻白光干涉信号,简化了干涉仪的调试过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低相干光程差频域信号

    黄铁矿的横向光伏效应研究

    张雅林彭雪吴梦王丽君...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天然黄铁矿(FeS2)的横向光伏效应,探究了激光辐照FeS2时,激光感生电压随电极方式、电极间距、激光波长和功率密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FeS2在可见和近红外激光的辐照下,双电极的信号响应均大于叉指电极,且激光感生电压的稳定值大小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增大.用532 nm和808 nm的激光辐照FeS2样品时,所产生的激光感生电压峰值与激光器功率密度具有相似的线性关系,表明光热效应是FeS2激光感生电压响应的主要原因.

    FeS2横向光伏效应激光感生电压

    高阶彩虹现象的观测及其色散特性研究

    刘涵李咏璇区艺锋颜秉琪...
    14-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小偏向角是研究高阶彩虹现象的重要特征参量.设计了基于环形光屏的高阶彩虹观测装置,能够观测到清晰的1~6阶虹,实现了虹与霓现象的复现,通过读取环形光屏上的角坐标即可测定高阶彩虹的最小偏向角.探讨了不同波长的激光入射时,虹与霓的偏向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进一步解释了彩虹的色散规律.根据角坐标的测量值可以推导出圆柱介质的折射率.

    高阶虹最小偏向角

    水滴动态疏水性的研究

    郭嘉为陈靖陈宗强孔勇发...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水滴掉落在水平旋转的平面上时,水滴会被平面反弹,这种现象被称为动态疏水性.研究表明:动态疏水性产生的原因是移动表面上的空气膜与水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流动的薄空气膜对水滴的支持作用和掉落水滴对空气膜的冲击作用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动态疏水性出现的临界条件,且水平表面的临界速率随水滴的下落高度、水滴半径的增加而增大.搭建了实验装置并探究了水滴下落高度、水滴半径、水平表面转动速率等参量对水滴动态疏水性的影响,实验与理论符合较好.

    动态疏水性旋转平面空气膜临界条件

    铅笔画出的电阻——简单纸基柔性电子元件的性质探究

    汪隽琪周惠君王寅龙
    28-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铅笔涂抹在纸上画出的痕迹是柔性电子电路实现的简单途径,形成的痕迹可以作为柔性电阻器.本文探究了电阻与痕迹尺寸、涂抹方式、环境温度以及所用纸张粗糙度的关系,解释了痕迹电阻随着划线次数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最终稳定的实验现象,并利用渗流模型给出了痕迹电阻与纸张粗糙度关系的半定量公式.实验结果表明:痕迹电阻满足欧姆定律,并且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随着环境温度增加而减小,随着纸张粗糙度的增加阻值先减小后增加.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存在最优纸张粗糙度使得铅笔痕迹阻值最小.

    铅笔柔性电阻器渗流粗糙度

    测量透明微粒群参量

    曾永顺刘家泽李汶俊高春萍...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测量透明微粒群参量的干涉检测系统,能够有效记录透明颗粒群在1阶彩虹角附近的光强分布,并利用Nussenzveig理论和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对记录图像进行反演,能够实现透明颗粒群粒径分布和折射率的同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以Lorenz-Mie理论作为模拟光强信号,利用算法反演模拟的微粒群信号,折射率相对误差为0.02%;通过实验测量粒径为400~600μm的玻璃微珠群,粒径均值的相对偏差为2.8%;对不同浓度乙醇喷雾的折射率进行测量,相对偏差小于0.7%.

    透明颗粒群1阶彩虹角Nussenzveig理论量子粒子群算法粒径分布折射率

    步进轮摆共振法测量流体黏度

    郭泽贤沈凡皓包泽杭王子文...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液体中做受迫振动的摆球可以在特定的情形下达到共振,所以只要改变摆球的摆动频率,并测量摆球达到最大摆幅时的共振频率,就能实现流体黏度的测量.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了在0.1~1.5 Pa·s范围内黏度与共振频率呈线性关系,给出了计算流体黏度与共振频率的简化公式,设计了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理论.探究了摆长、温度和Q值对流体黏度测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验系统的性能误差和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步进轮摆共振法共振频率步进电机流体黏度

    退火处理对磁控溅射MoOx薄膜性质的调控

    石雨铭王莹琳李雅楠林剑飞...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MoOx薄膜,并对MoOx薄膜进行不同气氛和时间的退火处理.退火使MoOx薄膜的氧空位增加,并改变了MoOx薄膜的晶相、电阻率和表面形貌.测试结果表明:未退火MoOx薄膜的表面不存在明显晶粒,且只包含1个单斜相衍射峰和较少的氧空位,这导致未退火MoOx薄膜的电阻率最高.当氮气做退火气氛时,MoOx薄膜表面存在均匀分布且生长取向相同的微粒,单斜相衍射峰数目更多,电阻率最低;在氮氢混合气中退火的MoOx薄膜表面存在团簇,且电阻率约为氮气退火MoOx薄膜的2倍.此外,当分别用氮气和氮氢混合气退火时,MoOx薄膜均呈现出随退火时间延长,氧空位含量增加,电阻率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MoOx薄膜退火气氛退火时间氧空位电阻率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多功能演示装置

    余舒雯罗星凯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振动和波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真实的振源将"横波演示器"和"简谐振动图像演示仪"2个实验装置进行整合改进,研制出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多功能演示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教学中的多个关键实验,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优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概念,降低准确掌握二者联系与区别的教学难度.

    机械振动机械波示波管

    混合式教学生态区块中的物理探析——以渐进分析连通器压强差为例

    梁喆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混合式教学为途径,以区块模型构建为手段,构建以探究式、合作式、互动式和分层式生态区块为策略的混合式教学生态机制.以连通器中压强差探析为例,通过构建混合式教学生态区块模式,变革现有物理课堂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物理实验区块的新教学样态,提升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突破学生学习评价的阶段性瓶颈.

    混合式教学生态区块物理实验连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