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王绍玲

双月刊

1001-1749

wtht@cdut.edu.cn

028-84078995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内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Journal Computing Techniques 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理工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并于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刊物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始终依靠本部门、本专业的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雄厚科技力量,面向相关学科,全面、综合地介绍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为扩大学术交流和提高学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大科研人员的依赖。通过多年的努力,在《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的周围已形成了一支作者队伍,其中不乏国内、外本学科的权威和新秀,这已成为提高我刊论文水平的重要保证。我刊现有“印刷版”和“光盘版”两种出版物,并已参加了全国“3500种期刊联合征订暨国际互联网”,用户可在网上直接下载“电子定单”并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ttention-UNet网络的速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孙德辉王云专王莉利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勘探开发,相对易开采的油气矿逐渐建成,地震勘探的研究重点也向地下更深、构造更复杂的区域转移.目前,传统的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在稳定性、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方面都面临挑战.因此,笔者利用将地震数据映射到速度模型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UNet网络的深度学习速度建模方法.采用的这种方法利用有限差分正演得到反射波形数据,将反射波形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模型(标签)对作为Attention-UNet网络的输入,建立地震数据和速度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网络训练后对新输入的地震数据进行速度模型的估计.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FWI相比,笔者提出的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基于Attention-UNet网络模型训练完成后,不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就可以快速执行与训练集中速度结构相似的地下结构的速度建模,这比传统方法计算效率更高.该方法在建立大量速度模型时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速度建模注意力机制UNet全波形反演

    基于叠前岩石力学参数反演的三维地应力预测研究——以长宁区块页岩气为例

    金文辉井翠文冉宋修艳...
    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藏的物性条件极差,孔渗性超低,其实现大规模开采的关键在于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大量页岩气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地应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当水平井沿着最大水平主应力近垂直的方向钻进,且应力差异系数较小时,有利于形成网状压裂缝.笔者选择长宁页岩气区块,对基于地震方法的三维地应力预测技术在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一系列地震方法,诸如地震构造解释得到的构造信息(地震解释层位与断层)、叠前统计学反演得到的地层信息(速度与密度)、地质力学信息(杨氏模量与泊松比),优选适当的模型方法,并刻度模型参数(比奥特系数、构造应力系数a和b、局部应变系数A和B等),对三维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应力差异系数及地应力方向进行预测;研究了长宁区块页岩气的区域应力机制以及对3 口水平井的微地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三维地应力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水平井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地应力方向、非均质性和应力差异系数,以获得良好的压裂效果.

    页岩气地应力长宁区块水平主应力

    渤南洼陷页岩油储层夹层组测井曲线重处理检测与油气特征

    刘升余于正军高秋菊巴素玉...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胜利油田济阳坳陷渤南地区沙三下泥岩是良好的页岩油储层,其中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夹层和砂岩夹层,纵向上密集分布构成夹层组.夹层组的分布对页岩油的富集具有较大的控制作用,对夹层组的检测成为页岩油勘探的关键.但夹层单层厚度薄(1 m~2 m),纵向叠置复杂,横向变化快,加上测井曲线不具有良好对应的电性特征,因而夹层组检测难度极大.笔者首先以钻井岩屑、取心所描述的岩性特征为控制,对测井曲线进行重处理,极大地突出了夹层组电性特征.通过对水平井夹层组密度与产能分析,夹层组发育段产能占总产能的54%以上.同时在测井曲线重处理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GR反演,获得夹层组的平面分布特征,与目前页岩油的开发结果非常吻合,从而有效地揭示了目标层位页岩油可能的富集区,为后期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坚实依据.

    页岩油夹层组测井曲线重处理地震反演油气特征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效果

    张鑫夏建军姚茂敏阎建国...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噶尔盆地目前4 500 m以深的深层油气探明率较低,近年来深层油气勘探目标成为该地区勘探发现的战略接替区.为了查清地下深层结构,重新构建和部署了准噶尔盆地二维地震格架线,利用以往采集资料和重新采集的新资料拼接形成了数十条线组成的二维格架网.基于"两宽一高"技术体系,采用一系列采集关键技术,如"高激发密度、高接收密度、高覆盖密度和长排列"的"三高一长"采集技术,解决了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地震采集面临的深层目标地震信号"能量低、干扰强、成像差和不成像"等难题.新采集并经后期处理后的资料成像效果显著提高,为建立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统一的地层格架、明确石炭系隆凹格局、查清富烃凹陷下组合地层及烃源岩展布特征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为下一步深层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地震采集格架二维资料品质两宽一高

    东海西湖Y地区三维地震采集设计及应用效果

    周静毅刘宏扬陈茂根徐翠娥...
    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海西湖凹陷Y地区位于凹陷东侧边缘部位,跨白堤深洼和东部断阶带,地质条件复杂.结合已经发现油气的西湖凹陷斜坡带、中央背斜带的储层发育特征,认为Y地区主要目的层为渐新统花港组和始新统平湖组,沉积岩为主,岩性为砂、泥岩,除此之外还发育火山岩体.主要目的层埋深花港组在2 500 m~5 000m之间.Y地区存在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目的层分辨率不够、基底成像不清楚等问题.为精细落实圈闭和岩体描述提高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开展了 Y地区的三维地震采集设计论证,从分辨率、面元尺寸、时间采样率、偏移孔径、震源、电缆沉放深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提出了适合Y地区的采集参数,此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表明,实际采集三维地震数据较二维地震数据有较宽的频带,而且资料品质得到较大提高,同相轴连续性、断裂更清晰,信噪比更高.

    西湖凹陷圈闭落实采集设计分辨率面元偏移孔径

    地震采集方案评价优化分析方法及应用——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为例

    杨万祥李献民宋志华阎建国...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噶尔盆地多数勘探领域处于沙漠戈壁地区,由于近地表吸收衰减强和各种类型的噪声多而强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采集资料的品质,常常采用"强化"参数下的"两宽一高"地震采集.在"提质增效,高效勘探"的背景下,从兼顾数据品质和采集成本的技术经济一体化考虑,评价已有采集方案,提出优化方案,成为该地区及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近年来实施的多块"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方案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笔者提出了一种用定量关系为依据的采集方案评价优化流程,得出了研究区各个采集方案的适当或需进一步优化的相关结论,为研究区下一步采集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准噶尔盆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采集方案评价优化资料品质

    复杂黄土山地区井震联合高效采集技术及应用

    张雨张群英董金伟任丽莹...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鄂尔多斯盆地已成功开展多个井震联合地震采集项目,项目中可控震源发挥出巨大优势,但如何实现井炮与可控震源的高度融合、高效采集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点位布设均匀性差、障碍区实施率低、采集效率提升难等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复杂黄土山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的技术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井震联合高精度预案设计、VPM+SSC井震联合双源激发等先进技术,以上技术在2022年度鄂尔多斯盆地NXX三维项目中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创了复杂黄土山地区井震联合高效采集的新局面.

    高精度预案动态调整双源激发VPM激发系统SSC控制器

    以共反射点为目标的二维射线追踪方法研究

    刘军胜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线追踪方法是在假定地下地层为均匀、连续、层状介质的基础上,利用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和斯奈尔定律来计算激发点到接收点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当前主流的设计软件射线追踪模块也是基于激发点到接收点的路径计算而编程模拟的.由于常用的射线追踪方法不是基于目标地层的,仅有少数模型软件可以查看指定层段的射线路径,主流设计软件射线追踪模块不能明确给出反射点的有效覆盖次数和确定共反射点(CRP)炮集.为此,在地震波射线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以激发点或接收点为起始点,以共反射点为目标的射线追踪方法,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不同反射点位置的有效覆盖次数、炮集,用于指导激发点优化,进而实现二维勘探目的层的较均匀采样.

    有效覆盖次数射线追踪多元非线性方程组激发点优化

    基于裂缝预测与流体预测技术的煤层顶板富水性研究——以葛泉矿2煤层为例

    亚东菊田锦瑞殷全增齐亮亮...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查清葛泉矿五六七采区和葛泉东井两个区块2煤顶板富水特征,在已知地质构造和高物性地层空间展布的基础上,采用裂缝预测技术对不同尺度裂缝进行研究,同时采用高频衰减梯度进行流体预测,进而对煤层顶板富水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葛泉矿五六七采区顶板富水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葛泉东井整体富水性差.该研究成果可对葛泉矿2煤层顶板富水性预测提供依据,在开采过程中,对重点区域提高警惕,能有效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

    裂缝预测流体预测局部构造熵富水性

    拟MQ函数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张一凡刘海飞柳建新郭鹏...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拟MQ函数是一种保形、稳定、快速的插值方法,可改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效果.笔者首先介绍了 MQ函数的基本原理,给出拟MQ函数及其导数的表达式,并将该函数应用于物探数据处理案例中以检验应用效果.发现在拟合地表高程数据时,利用该函数能够很好地逼近地表形态,最大程度保留原始数据特征;在对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中,利用该函数能很好地压制噪声,从而更有利于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在对电测深数据处理中,利用该函数进行一维插值和数值微分,能够较好地提取地下弱异常信息,从而展示出拟MQ函数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实用性及潜力.

    拟MQ函数插值数值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