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周承顺

月刊

2097-0900

wjxyxb@126.com

0316-2067611、2067612、2067201、206720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武警学院学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武警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地区高校一等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公安武警部队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公安武警部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办,刊名为陈丕显副委员长题写。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各警种以及众多专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教学报研究会、河北省教委、省高教期刊协会以及军内外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主要栏目有:“边防研究”、“消防研究”、“警卫研究”、“维和研究”、“高教研究”、“文史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维和研究”等。现印数为5000册,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发行全国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支队以上机关以及公安政法院校。同时,还与法国、英国等国家消防部门及有关院校进行了交流。 二、办刊方针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双百”方针,面向公安政法系统、武警部队和院校,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科教强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现役部队服务。 三、优势与特色 武警学院为省军级,是为全国公安武警部队培养边防、消防、警卫和维和专业人才的部属本科军事院校。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来看,全国仅此一家。学院集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为一体,决定了《武警学院学报》的属性。从这个层面是上讲,学报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全国是惟一的、一流的。这既是武警学院的优势,也是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四、编辑部建设 编辑部现有8人组成。主编、副主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高教期刊“优秀编辑”。编辑5人,职工1人;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三结合;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8%。总的来看,学报编辑部是一个人员素质高,奉献精神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较深,知识结构合理的编辑部,完全能够胜任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部现在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全国高教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公安政法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 五、学报发展及取得的工作成绩 纵观学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学报编委会的关怀指导下,全体编辑人员勤奋工作,奋勇拼搏,积极开拓进取,办刊思路清晰,办刊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挥了学报的阵地作用、指导作用、园地作用和窗口作用,创造了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部队建设。   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1999年《武警学院学报》在河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59家高校学报中夺得“优秀学报一等奖”(全省仅4家)。   2000年学报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   2002年5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5月,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边消警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多年来,由于学报长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方针,学报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转载率逐年上升。1999年以来,在学报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被中央军委军事文库、国家有关文献书刊收录;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近百篇文章摘要或标题收录索引。   六、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   在新世纪之初,编辑部决心,虚心向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专家请教,向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学习,按照既定的办刊目标和方略,刻意求索,奋力耕耘。力争在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奋斗目标:“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和“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追求高新实深”是学报刻意追求的目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以质取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编辑部精神的真实写照。   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战略,追求高新实深。   质量管理:期刊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期刊风格特色化,编辑工作现代化(微机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对比研究与启示

    徐晓燕杨君涛张杰陈佳燕...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疫情累计影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挑战和冲击前所未有.针对目前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现状,从组织架构、管理运作、法规制度、资源保障等方面开展对比研究,分析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现状,并结合我国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及作用发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供参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消防部门

    现实、困境、突破: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王福柱田明刚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作为培养警务实战类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大、高等教育"四新"建设等精神要求,针对目前混合式教学经验少、实训实操内容多、线上教学受制约等困境,大力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创新混合式教学理念、突出实战能力生成、采取过程性数据化考核等方式,实现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混合式教学的突破与创新.

    警务指挥与战术混合式教学现实困境突破

    基于红色情报文化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公安情报工作实践"课程为例

    辛文卿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情报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公安情报工作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与素材.挖掘红色情报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创新"公安情报工作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中共情报工作制度、走访群众、民族危机意识和爱国奉献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将红色情报文化价值融入学生的言行,形成爱国奉献的情报价值观,提升"公安情报工作实践"课程的教学育人效果.

    红色情报文化公安情报工作爱国奉献

    高校教师新一代网络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策略

    夏爱月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获取能力特别是新一代网络信息获取能力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得到数据,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对新一代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获取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校教师利用新一代网络的信息获取能力现状.进而提出激发高校教师内在学习动机、增强网络意识、学习和掌握获取工具与技术、提升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提高信息整合和创新应用能力等提升策略.

    新一代网络高校教师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策略多元逻辑回归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