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多元化路径的探索——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为例

    张遵璐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传播文化、艺术、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提升大众审美、教育启迪民众的文化艺术空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普及,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途径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博物馆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模式;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新的传播路径和展示方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大众的生活方式.文章将从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创新特征、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探讨和思考,并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为例,列举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路径.

    新媒体博物馆文化传播

    数字化技术发展下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文物展示与宣传策略应用

    杨佳慧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承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社会性机构,博物馆保存着大量不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宝贵文物,这些文物是了解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博物馆肩负着保护文物的重任,要积极推动文化职能的实现,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传播文化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了解历史.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基于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把握发展的趋势,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革新博物馆的传统运作模式尤为重要.文章以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为案例展开研究,对博物馆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基于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要进一步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搭建数字化博物馆,实现数字化文物保存,用虚拟技术丰富博物馆的实体空间,让更多观众关注博物馆,实现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传承等功能.

    数字化技术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文物展示

    大学生志愿者为实施主体的博物馆思政教育适应提升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服饰讲解为例

    丁珊珊迟文轩杨笑笑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具有教育和社会化功能的隐性教育资源,也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沃土良田和关键抓手.博物馆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是高校青年的佼佼者和领头人,更是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上的践行者.将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执行主体,创新研发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实践形式,助力博物馆高校双场域的思政教育适应提升.文章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服饰文化相关展品的讲解为着力点,将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执行主体,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服饰藏品转化话语体系和思政元素挖掘,以期提升双场域的思政教育适应性和实效性.

    思政教育适应提升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陕西历史博物馆服饰讲解

    探究中小博物馆发展新路径——以什邡市博物馆为例

    林勤艺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献总结法、案例分析法,首先分析了中小博物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经费、设施建设、人员结构、组织管理四个方面,然后以什邡市博物馆为例,从硬件升级、考古研究、创新机制、免费开放、社教工作、临时展览、文物活用、文化交流、科技赋能九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博物馆的发展新路径.希望通过研究,帮助中小博物馆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发展现状新路径宣传推广科技赋能

    浅谈工业博物馆大型工业藏品的征集与研究

    刘志峰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藏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工厂、工人、时代背景、构造设计等各种关联赋予了它们丰富的价值内涵.大型工业藏品往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承担着重大的生产使命,且往往体量较大,是工业博物馆馆藏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对大型工业藏品进行合理规范收藏和科学保护的同时,最大程度挖掘出藏品的价值并加以利用,已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大型工业藏品的征集与研究两个环节分别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途径,最后结合展陈实践展开相应的探讨.

    工业博物馆工业藏品优化途径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角色:博物馆公众参与与文化传播

    巩庆华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文章从公众参与和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博物馆教育功能演变、公众参与机制及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发现,博物馆通过展览教育、互动体验和数字媒介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促进了知识传递和文化理解.同时,通过提升公众参与度和实施定制化的文化传播计划,增强了社会教育的影响力.案例研究表明,成功的博物馆不仅重视观众的教育体验,而且在品牌建设和博物馆运营方面也具有前瞻性,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策略.

    博物馆社会教育公众参与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地域文化融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

    董红艳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力度不断加大,诸多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文创产品与大众不断牵连.将地域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中,能更好地实现博物馆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能使博物馆的馆藏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地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需要融合地域文化要素和文化脉络.利用好文创产品,能更好地服务大众,也能更好地体现所在地区的文化发展脉络,为博物馆今后的高效运转奠定坚实基础.文章主要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地域文化融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地域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AR技术下博物馆数字化交互展示设计探究

    张苏娥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AR技术的兴起,博物馆展示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AR技术能显著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感,丰富文物展示形式,提升展览的灵活性.在具体实践中,博物馆需遵循以观众体验为中心、以内容真实性为基础、以技术适配性为考量、以创新互动为目标的原则.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AR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交互展示中的设计策略:一是以观众参与为轴,通过技术支持提升互动体验的丰富性和参与度;二是以故事叙述为轴,利用多媒体融合增强展示内容的情感共鸣;三是以文化传承为轴,结合创新技术推动展示形式的创新和多样性,以期为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AR技术博物馆数字化交互展示

    博物馆发展对文旅产业的影响

    高向慧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文旅产业来说,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发掘出来的人文底蕴、哲学思想、文化遗产能够作为文旅产业的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和旅游观光资源,对于促进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时代博物馆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路径方向、深度挖掘特色文化、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通过自身发展创新来引领文旅产业人文性与商业性协调发展.

    博物馆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影响作用

    平川区水泉堡历史沿革考

    李守杯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泉堡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境内,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堡.关于其历史来源,由于时间久远,现今存在众多不同的说法.文章从历史文献入手,结合当地历史传说及出土文物,试图梳理出这一城堡的历史脉络.在国家加大古村落保护的当下,研究水泉堡的历史兴替,可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丝路水泉堡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