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馆藏古籍在保护利用中重焕光彩——以联办"金声玉震——纪念戴震诞辰三百周年特展"为例

    姚文孙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籍具有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双重属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4年是徽州先贤、清代著名学者戴震诞辰三百周年.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依托馆藏古籍文献等文物藏品,坚持合作共赢,注重保护利用,加强馆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联合省内外六家公藏单位在馆举办"金声玉震——纪念戴震诞辰三百周年特展",积极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共同致力于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古籍徽州传统文化展览保护利用

    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以宁德市文物保护为例

    夏智勇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宁德市文物保护实践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及其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宁德市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宁德市文物保护中数字化技术优势与挑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数字化技术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宁德市

    思南县文物保护与社区参与模式探析

    李永刚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思南县文物保护工作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在保护利用文物的同时,要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建立政府主导、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居民参与的文物保护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保护质量,也可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从而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文化遗产.

    思南县文物保护社区参与保护模式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和协调

    王敏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业兴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成为焦点.文章深入研究此关系,旨在探讨如何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保护文物.文章首先强调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对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指出两者间的冲突与挑战;随后分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影响,并提出政策规划、公众教育等对策;最后结合成功案例及未来展望,得出结论并提出研究重点.

    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平衡与协调文化传承经济增长

    试论红砂岩幕墙清洁与保护对红砂岩文物保护的借鉴作用——以南越王博物院的实践为中心

    黄丽萍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越王博物院主体建筑的红砂岩外挂幕墙与院内两处不可移动红砂岩文物具有类似的石材自然属性.文章以红砂岩幕墙清洗和保护的实践为例,通过运用渗透型有机硅石材保护液在岩石防水、防污方面所起的作用,对遭受一定程度污染的红砂岩进行清洗保护.项目竣工三年后的评估检测显示,石材保持了良好的清洁面貌和防水性能.文章旨在探讨红砂岩幕墙清洗和保护的材料与工艺,为红砂岩石质文物保护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红砂岩保护有机硅

    新时代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实践与启示

    庄青王晓莉俞志鹏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国内外博物馆多应用革新新技术,在博物馆展厅空间引导、陈展主题表达、展品导览讲解三个方面实现了智慧化体验的诸多案例.文章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数据资源是智慧化建设的核心,"以人为中心"是智慧服务的关键,以藏品为核心的展览服务、观众体验和导览内容建设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并勾画出更为宏观的博物馆智慧化框架.强调合理利用博物馆运行产生的相关的人、物、活动和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采、存、算、管、用,形成智能化系统,通过数据赋能、人机物系统全面链接等数据应用,实现博物馆数据融合化、服务精准化、管理高效化、设施智能化、安防协同化.

    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实践实践启示

    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新路径

    周密密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常德博物馆作为个例分析与支撑,从馆校合作、主题式项目教学、叙事性展陈设计及趣味化引导等方面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加以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潜在教育影响力,不断推陈出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常德博物馆社会教育新路径

    跨媒介叙事视域下博物馆教育功能探索

    马安静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博物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责采取的方式也越发丰富.跨媒介叙事概念的提出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跨媒介叙事的基本要素是在媒体平台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以元文本为核心,展开新的创作文本,不同平台创作的作品与原作品既有某些元素的一致,又包含有新的内容.这将为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提供方向,博物馆以展览为核心,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展示教育内容,丰富博物馆教育方式,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博物馆的教育过程,最终达到提升博物馆教育能力、提高博物馆教育产品传播效率的目标.

    博物馆社会教育跨媒介叙事

    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实践探索

    刘景坤刘全利王延屹孙浩...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起步虽晚,但经过数年的摸索和实践,博物馆智慧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果.对博物馆智慧化的有益尝试推动了博物馆从数字化向智慧化的升级转型.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顺应智慧化建设时代潮流,结合馆藏文物特色,积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以及智慧博物馆建设,推进智慧文保、智慧展示和智慧服务工作,为文物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提升了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和运营水平,让观众更好地去感受传统文化与技术碰撞后带给他们的新体验,不断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馆智慧实践发展前景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博物馆发展探究

    陈建辉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建设成就的窗口,在地方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基层博物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为乡村干部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持,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文明新风的特色阵地.

    基层博物馆发展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