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文物保护

    陈建辉孟祥鹏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乡村兴则国家兴.当下,菏泽市正着力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菏泽路径",菏泽乡土文物保护传承工作正奋力抓住历史机遇,加强文物保护,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文物利用效率,不断摸索出乡土文物保护传承的"菏泽模式",努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新成果,让乡村文化振兴结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累累硕果.

    乡土文物融合乡村振兴

    浅析中国山水画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为例

    冯艺轩朱润彬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突显文创产品的中国特色,同时也让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气韵之美能被更多的人欣赏到.文章先从中国山水画的作画材料、审美、文化等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中国山水画的独特之处并总结其艺术价值.其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石涛《山亭独坐图》系列文创产品为例,探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如何在文创领域更好地体现.最后注重在文创产品中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国审美不仅有助于向中国老百姓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也对国画艺术回到公众视野、树立国民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中国山水画中国特色文创设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山亭独坐图》

    运用数字化系统赋能提升博物馆功能的发挥——以朝天宫古建筑群数字化保护为例

    王超袁强亮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讲好历史故事,是博物馆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化工作越来越多地深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基于南京朝天宫古建筑群数字化实践,为文物数字化的整体性架构提供参考和建议,运用数字化赋能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为文物保护数字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应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价值,在文物历史与观众之间架起多元便捷的沟通桥梁,不断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和感染力,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文物保护数字化南京朝天宫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博物馆如何赋能乡村美好生活——以保定市博物馆为例

    沈伟涛佟雷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灵魂所在.作为展示历史文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窗口的博物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目前仍存在乡村文化建设薄弱、农村群众对博物馆认知较少、博物馆在乡村中的影响力薄弱等问题.文章以保定市博物馆为例,梳理了博物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及博物馆在农村地区影响力不够的原因,简要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博物馆如何通过多途径赋能乡村美好生活.

    博物馆乡村文化振兴影响力宣教活动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石家庄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孙晨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土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遗产,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部分.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开发文创产品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还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石家庄市博物馆文创产品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发出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使之成为博物馆宣传自身历史文化、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博物馆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基于此,文章对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石家庄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

    石家庄市博物馆本土文化资源文创产品开发

    宽视域下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及其实现探究

    王法东王琦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积极做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宽视域下积极对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延缓可移动文物向劣化方面转变.文章对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影响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究宽视域下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及其实现,希望助力提升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

    宽视域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

    基于AR技术的博物馆儿童教育新方向探析

    徐玮佑吕可欣刘梦轩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博物馆成了大众在业余时间休闲观光的热门选择,其中儿童群体是参观博物馆的重要群体.因此,博物馆儿童教育成了教育领域的热点.与此同时,AR技术也正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两者的结合也有了初步呈现.文章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现博物馆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大众需求,再介绍AR技术的特点及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最后结合博物馆特点主要从空间、目标、体验三个维度来谈AR技术与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结合,以期以AR技术开发博物馆儿童教育更生动的模式,让儿童身体力行、心理愉悦,从而获得好的学习体验.

    儿童教育博物馆教育AR技术

    数字化藏品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李娟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藏品管理逐渐成为文化、历史和艺术机构的首选方法.数字化藏品管理仍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机遇,如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可访问性、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及创造新的经济收益和商业模式.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技术、文化、经济和法律方面的问题.技术问题主要关注数据存储、备份和兼容性;文化和教育问题涉及用户和员工对新技术的接受度;经济问题则涉及初次投资和维护的成本;而法律问题则与版权、数据安全和隐私权有关.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包括技术培训、寻找资金来源、与各方合作解决法律问题,以及持续关注技术发展.

    数字化藏品管理技术挑战文化机遇策略建议

    浅谈如何发挥福建"三多"优势——以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

    吴辉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认真保护、挖掘、宣传红色文化,才能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丰厚载体.文章总结提炼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工作成效,提出了发挥福建"三多"优势的实现路径.

    红色基因库精神家园红色品牌

    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第二课堂"实施路径探析——以黑龙江省博物馆为例

    宋天宁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它既是博物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博物馆工作的落脚点.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应全方位面向社会、服务公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馆第二课堂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