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季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许高哲

双月刊

2097-082X

wwsjzzs2008@163.com

0351-2021472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庙巷33号

文物季刊/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山西平陆茅津村东汉墓发掘简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考古研究所运城市考古队...
    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下半年,山西平陆县茅津村东北发掘了三座历史上遭盗扰的东汉长斜坡墓道砖室墓,编号M7、M8的两座墓相邻成组,分别为单室穹窿顶墓和多室三穹窿顶墓,出土的铜钱、釉陶器、铜镜及墓葬器物组合具有明显东汉中晚期特征.两墓突出的区域文化因素表现为部分墓砖上有无规则涂红现象.编号M27的东汉长斜坡墓道砖室墓,距离M7、M8较远,出土器物与M7、M8迥异,可能形成于东汉末年曹操推行薄葬制度后.

    东汉薄葬制平陆涂红砖茅津村

    河北邢台面粉厂棚户区汉墓发掘简报

    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的面粉厂棚户区发掘了墓葬31座,其中有9座汉墓.这些墓葬是竖穴砖室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虽遭不同程度破坏,仍出土了铜器、陶器、铁器、石器共计167件.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铜器和陶器推测墓葬年代是新莽至东汉初.这批墓葬为了解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邢台面粉厂汉墓砖室墓新莽至东汉初

    山西汾阳上庙村魏晋墓M2、M5发掘简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的新晋商酒庄建设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的墓葬中,有两座魏晋时期的砖室墓M2、M5.两墓墓道皆做台阶状收缩,其中M2带侧室,M5为单室墓.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分析,此二墓为魏晋时期.

    汾阳魏晋墓葬

    河北邢台曹演庄唐墓发掘简报

    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为配合面粉厂棚户区改造工程,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发掘曹演庄遗址,共揭露唐代墓葬9座.墓葬形制多样,出土遗物以陶器、瓷器、铜器为主.本批墓葬未发现带有明确纪年的材料,结合部分出土遗物的类型比对,初步判断M18、M23、M24等墓葬的年代应为盛唐至中唐时期.

    邢台曹演庄唐代墓葬

    山西汾阳西外环宋墓M60发掘简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汾阳市文物局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11月,为配合汾阳市昌瑞汾州府居住小区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汾阳市文物局的大力配合下,对该项目区域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对其中一座砖雕壁画墓M60进行了异地搬迁保护.该墓为仿木结构六边形砖雕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结构完整,砖雕壁画精美,随葬有瓷枕、瓷碗、瓷盘、瓷盏、陶盘、陶罐等.该墓无纪年,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分析,该墓时代为北宋晚期.

    汾阳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北宋

    山西长治史家庄明代奉国将军墓发掘简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治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长治市考古研究所)
    58-64,中插1-中插2,6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11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长治市史家庄村北约300米处清理了4座明代砖室墓.其中M2与M3出土了192件琉璃明器及3合墓志,明确墓葬时间为明崇祯壬申年(1632)和明万历己丑年(1589),墓主人是2位奉国将军.琉璃明器种类有房子、家具、食器、人俑、生活用具等等,涵盖墓主人生活方方面面,是研究明代晚期社会生活、明宗室丧葬制度的重要资料,对于一些来源不明的馆藏琉璃器溯源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明代奉国将军琉璃器

    汉代"中"器考——以寿县出土辟邪形双筒器为线索展开

    谢亦琛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实物资料进行梳理和比较,指出洛阳出土铜羽人、阜阳出土分铸式铜辟邪、寿县出土浑铸式铜辟邪和宝鸡玉辟邪等四种汉代双筒器皆具有一圆一方的双筒,应为同类品.然后,通过对寿县铜辟邪盛装了象牙算筹进行辨析,明确了双筒器的使用功能是盛装算筹的容器.最后,以相关考古发现为基础,结合《乡射礼》《大射仪》等文献典籍对双筒器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汉代双筒器是仿效古礼"中"器制成,其用途是在"射礼"和"投壶礼"中盛装算筹、区别"八筭"和"余筭",以及为释获者提供方位和区分左、右成绩的界线,并且反映了汉代的尊卑观念和鬼神信仰.

    铜羽人玉辟邪铜辟邪鹿中射礼

    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墓葬的年代与族属

    郝军军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发现的墓葬,从墓葬形制、随葬品看,多具有早期鲜卑特点,特别是陶器、铜镯等,是典型的鲜卑器物.结合测年数据,推测墓葬年代在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墓主族属为檀石槐鲜卑.这是目前发现的最靠西的早期鲜卑墓,对探讨鲜卑和乌孙的分布也具有重要意义.墓葬年代晚于城址,墓主和城址没有关系.

    奇台县石城子东汉至魏晋檀石槐鲜卑

    西安等驾中村十六国墓M3出土鼓吹俑研究

    王若洋李杨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等驾中村十六国墓M3出土鼓吹俑可分为骑马鼓吹俑、骑马执旗俑和步行鼓吹俑3类.步行鼓吹俑所奏(掆)鼓类乐器以及骑马与步行相结合的鼓吹组合方式反映出十六国时期的关中地区与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且从该墓及关中地区其他十六国时期墓葬出土伎乐俑与鼓吹俑的数量来看,十六国中晚期主流音乐表演形式已出现"胡兴汉衰"的发展演变趋势.最后,根据墓葬规格、随葬品品类、鼓吹俑出土情况并与其它十六国墓葬进行对比,推测等驾中村M3墓主人应具有县侯以上爵位,至低为三品武职官员,其官职或不低于"中护军".

    十六国时期鼓吹俑掆鼓"中护军"

    金代磁枕探微二则

    孟耀虎任旭峰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贞元元年墓出土两件磁枕,是目前较早纪年的金代器物,由此可以观察此类器物的时代特征及以后的变化,是很好的标尺性遗物,在器物形制的研究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头三身"图式三彩卧女釉陶枕,所欲表达的古典哲学中人文思想的潜在意愿,并没有确切的答案,还需要深入探讨.鞠与绣球都属于球类,但有明确区别.

    贞元元年墓磁枕标尺性"一头三身"图式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