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屈永欣

月刊

1003-3106

gch4954@163.com

0311-86924962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90号

无线电工程/Journal Radio Engineering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遥感遥测遥控学科发展、交流测控领域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突出高科技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出版质量优秀奖,河北省出版物印刷优质产品(一等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与时频图像检测的信号调制识别技术

    孙思燕张伟雄唐娉郑柯...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通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信号调制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低信噪比下数字信号调制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与时频图像检测的调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接收到的实信号转换成解析信号,通过小波阈值法对解析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引入时频重排技术将去噪后的一维信号转换成二维时频图像,通过双线性插值缩放图像,得到适应网络输入大小的时频图.将时频图输入 VGG网络中训练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调制识别方法对于低信噪比下的调制识别问题表现优异.

    数字信号调制识别时频分析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注意力和Transformer的阿尔兹海默症分类

    汪悦恺王文伟孟慧茹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能够无创获取大脑的形态结构揭示脑部的病理改变,是目前 AD诊断的主要手段.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上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和建模能力,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处理 MRI进行 AD的自动诊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对于三维的脑图像,病变的大小和位置具有随机性和关联性,局部细节特征和全局的长程依赖信息都很重要.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的结合 3D CNN和 Transformer的端到端网络用以分类 AD病人和正常人.采用 3D CNN提取深层语义特征图,经多尺度特征加权的注意力编码后由 Transformer全局建模得到分类结果.在 AD数据集和公开的 3D医学分类数据集上验证,分类指标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所提升.在 AD分类任务上准确性达到 95%,模型的注意力图突出了额叶、后扣带皮质等疾病相关区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可以作为一种自动、有效、便捷的 AD及其他医学任务辅助诊断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磁共振成像图像分类阿尔兹海默症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RFID/SINS组合导航研究

    张一康陈燚涛刘芳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室内导航定位中,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具有信号穿透性强、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能够有效代替 GPS完成室内组合导航.针对室内惯性导航误差发散和滤波中噪声参数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daptive Kalman Filtering,AKF)的 RFID/SINS组合导航系统,通过 RFID定位系统抑制惯性导航误差发散,并应用 AKF将噪声参数与量测输出参数关联实现实时更新.对 AKF和标准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KF)下的 RFID/SIN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 AKF下组合导航系统平均定位误差降低了 10%,位置稳定性提升了 7.4%,定位误差保持在 0.07 m左右.基于 AKF的 RFID/SINS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满足室内高精度定位导航的需求.

    射频识别捷联惯导系统组合导航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仿真与实验分析

    改进蛇优化算法在室内UWB定位的应用

    郑凯裘君童应楠虞锋...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针对近年来室内定位的需求,为提高整体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 sine混沌映射与正余弦优化蛇优化(Snake Optimization,SO)算法的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室内定位技术,并结合一种自适应的测距值调整策略将测距值作为 SO算法适应度函数的参数.SO是一种元启发式,模仿蛇觅食加交配行为的新型智能优化算法.为提高优化方法寻优能力,在 SO种群初始化阶段引入混沌映射,增加种群个体的多样性.在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位置更新之后,为协调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探索的性能,再进行一次正弦余弦算法(Sine and Cosine Algorithm,SCA).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室内环境,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且性能良好.对比传统的智能算法,其算法精度和收敛效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室内定位蛇优化超宽带混沌映射正弦余弦优化算法

    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范铭轩姜海玲张舒涵吕增淼...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利用转型是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选用长春市2001、2011 和2021 年3 期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基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指标,探讨长春市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1-2021 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是长春市发展所需的重心土地利用类型,耕地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占比始终在 75%以上,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林地维持自身生态平稳,变化较小;地类间的转换,以耕地和草地两种类型最为明显.② 20 年间,中心城区的低质量区范围逐渐扩大,次中心城区的低质量区范围略有减少.2011-2021 年间,长春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速度较 2001-2011 年间减慢,生态环境改善面积增加,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不大.③ 2001-2021 年间长春市部分草地荒废、水域被破坏,生态问题较为严峻.虽然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政策的落实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其恶化趋势仍始终高于改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春市土地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环境响应

    基于SVM模型的星载GNSS-R内陆水体识别方法研究

    赵艳敏南洪涛董超孙波...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陆水体探测是遥感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涵盖河流形态变化监测、实时洪水监测和地表水变化分析等领域.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非线性分类问题上表现优秀并且能够得到较低的错误率.提出了一种基于 SVM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信号内陆水体识别方法,使用星载 GNSS-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作为像素构建遥感图像,并应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 SVM模型的方式实现水体信息提取,并在刚果盆地区域的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CYGNSS)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未进行 SMOTE算法处理的分类准确率是65.1%,其中水体分类准确率 5.39%,而经过 SVM模型和 SMOTE算法处理后,数据分类准确率提高至 96.49%,水体分类准确率提高至 96.32%,准确率和水体查准率都得到了提高,显示了利用基于 SVM的星载 GNSS-R内陆水体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内陆水体探测支持向量机信噪比

    多通道U型网络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杜行奇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遥感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农业、灾害评估和城市建设等诸多方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变化检测任务大多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完成,但现存的诸多深度学习网络存在影像特征提取能力不强、变化区域不能精细化区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深度 U型网络——MCFFNet.将 Unet扩展为三通道结构,并在下采样过程中获得相应尺度特征影像的预分类特征信息和融合特征.在上采样过程中将对应尺度的特征信息融合.通过卷积激活等操作将特征图映射为单次最优变化检测结果图.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常用数据集 CDD和 WHU数据集上实验得到了较对照方法更高的变化检测精度.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深度学习特征融合多通道多尺度特征

    大风扰动对深空探测大天线指向的影响分析

    赵军胡科飞王际舟展跃全...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空测控通信通常采用提高载波频率、增大抛物面天线口径等措施来增强设备的跟踪性能,但同时带来了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变窄、动态特性降低和天线抗阵风扰动能力变弱等问题.大风扰动引起的天线变形和指向偏差会导致深空探测的增益损失,增益下降会引起测控跟踪不稳定、数据误码率增加、接收机失锁和遥控无法完成等情况,影响测控任务的正常执行.针对大风扰动对我国某深空站转台式 35 m A-E座架双反射面天线执行深空探测任务的影响,通过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场区全年风速、风向的变化特点,对跟踪弧段内风速与天线指向角度误差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计算了在不同风速、风向情况下天线指向角度误差及对上下行测控链路增益的影响,结合设备现有技术设施,提出了在执行实时任务中的应对策略,降低了大风扰动对测控任务的影响,提高了设备任务执行能力.

    大风扰动增益损失指向偏差应对策略

    基于DNN的二维抛物方程电波传播修正模型

    薛瑞冯菊田茂源刘屹然...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二维抛物方程(Two-dimensional Parabolic Equation,2DPE)只能对二维通信链路进行建模,无法计算电磁波在城市环境下对建筑物的横向绕射和后向反射效应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 2DPE修正模型.通过数字高程地图建立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提取出传播距离、传播角度和建筑覆盖率等 7 个特征,对传播路径上的建筑物分布和收发天线的部署情况进行表征.结合实测数据,构建用于修正 2DPE的数据集;通过 DNN进行训练,构建 2DPE的修正模型,使其适用于复杂三维环境下的电波传播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和决策树模型,基于 DNN的 2DPE修正模型在三维传播环境中计算精度高,在测试集上的预测误差最多降低了46.8%.

    电波传播城市环境二维抛物方程机器学习

    一种LDLT分解的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并行处理技术

    贾东温博施健罗扬静...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机会照射源信号带宽越来越大,提升外辐射源雷达探测能力的同时导致杂波抑制的计算复杂度越来越大,杂波实时抑制已经成为外辐射源雷达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 LDLT分解的扩展相消批处理算法(Extensiv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Batches,ECA-B)段间并行算法.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并结合 ECA-B各段相同子模块特性,通过分段并行处理提高 ECA-B的时效性;针对传统 ECA-B算法求逆过程中数据传输耗时问题,利用自相关矩阵共轭对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 LDLT的并行迭代求逆方法,通过 2 个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核函数实现求逆处理,节省了矩阵求逆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段间并行算法的实现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扩展杂波批处理算法图形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