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型电脑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朱仲英

月刊

1007-757X

smcaa@sjtu.edu.cn;smcaa@online.sh.cn

021-62933230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铸锻楼314室

微型电脑应用/Journal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并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计算机应用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1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广大读者和计算机业界的支持和厚爱,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在长期办刊实践中,本刊形成了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特色,主要栏目有:院士专家论坛、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开发应用、技术交流、学习园地等,它面向各行各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电脑应用爱好者,沟通技术开发的信息渠道,为科研设计和推广应用牵线,为公司企业和各界用户搭桥。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可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等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机器人装配中基于相机位姿估计算法的单目视觉定位研究

    余娜何国荣晁阳李培东...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工业机器人在装配作业中的效率和精准度,结合软指派算法进行研究,构建基于相机位姿估计算法的单 目标视觉定位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参数对成功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成功率最低为92.5%,在图像噪声对成功率的影响实验中成功率最高达到了 97.5%,位置估计误差最大值不超过4 mm,旋转误差在伪特征点的数量为最大时得到了最大值7°.

    单目视觉工业机器人位姿估计视觉定位软指派算法

    基于TCN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

    任瑛马乐荣夏必胜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大气污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高效地预测PM2.5有利于人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为此设计了基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选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数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PM2.5浓度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在预测PM2.5浓度中具有较好的性能.

    PM2.5预测时域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

    基于IP与E1混合承载的电力调度小号组网方法

    陈小倩张松磊王晟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电力调度小号传输带宽低,不能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P与E1混合承载的电力调度小号组网方法.建立E1和IP的转换协议,通过物理层对程控交换机时隙逻辑拆分,对语言和信令数据进行封装,实现数据通信解析.通过FPGA设计IP与E1混合承载的电力调度小号组网逻辑电路,实现调度小号远程放号及组网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调度小号设备自动拓扑,建立调度小号设备组网的路由关系.在某地市的调度中心应用所提方法,其结果验证了 IP与E1混合承载组网方法的有效性.

    混合承载电力调度调度小号组网方法数据封装路由关系

    基于LSTM与迁移学习的配电网负荷频率控制PI参数整定方法

    郑舒赵景涛刘明祥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整定配电网络负荷频率过程中,控制器PI参数会受到局部控制迭代影响,在控制层与反馈层形成时间差量,进而造成频率里程偏差.对此,提出基于LSTM与迁移学习的配电网负荷频率控制PI参数整定方法.采用LSTM模型对调频(FM)里程参数进行模型量化,配合迁移学习对负荷频率控制相关参量进行差分更新,构建配电网负荷频率的LSTM模型,进行频率控制的迁移学习优化、PI参数控制约束及PI参数整定输出.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控制精度上还是在控制稳定性上,均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整定结果满足预期.

    LSTM迁移学习负荷频率控制PI参数整定

    基于负荷介数的配电网电气连通性检测试验研究

    周晓溪陈倩刘晶
    101-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0 kV以上的高压配电网电气连通性检测中,负荷介数有较好的指标意义,并且介入性较小.通过运算高压配电网内各节点的加权介数与节点结构关键度,获得各节点的负荷介数,依据各节点负荷介数辨识出配电网内的关键节点;通过对配电网网络拓扑图的描述数据结构实施更改,设计针对拓扑图的连通性算法,采用此算法检测负荷介数,辨识出高压配电网内关键节点的电气连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辨识出高压配电网内关键节点,且辨识结果准确可靠,能够针对辨识出的关键节点实施连通性检测,且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与精度,检测性能优越.

    负荷介数高压配电网电气连通性加权介数关键节点连通性算法

    工业大数据与信息系统集成关系研究

    郭尚志廖晓峰唐玉玲孟菲...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工业大数据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基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引领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工业经济创新发展.信息系统集成可以让异构的系统从数据层、业务层、表示层等方面完成统一,既为工业大数据提供数据来源,也为工业大数据提供业务整合、互联共享、智能可视化决策的关键因素.两者的关系互为基础;统一的体系架构;集成要求关注大数据安全.

    工业大数据信息系统集成体系架构智能制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铁道工程勘探地质岩芯图像识别系统的开发和实践

    刘正涛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铁道工程地质勘探中,钻探是最常用且有效的一种勘探手段,其成果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和设计、施工的基础.通过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勘探现场岩芯原始图像的岩芯类型识别.开发移动端App图像识别系统对岩芯图像进行获取,通过调用服务器端可自主学习的识别模型进行岩芯类型鉴别,并将结果反馈给勘探现场数据采集人员.该系统在多个轨道交通项目勘探工作中进行了测试,准确率可达90%以上.这项工作有效推动了轨道交通勘探业务的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可显著提升勘探项目生产工作效率.

    卷积神经网络铁道工程地质岩芯图像识别

    计及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脆弱性评估研究

    郭浩田亮王文琦李波...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光伏的接入会对配电网脆弱性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继而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分析分布式光伏功率特性的基础上,结合配电网节点静态能量函数模型和负荷转移系数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可反映配电网节点状态和结构的脆弱性评估模型.建立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仿真计算模型,对光伏不同并网容量和多个光伏不同并网位置对配电网脆弱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伏并网容量的增大,其对配电网脆弱性的影响呈现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态势,稳定后脆弱性最小值降低了约24%、最大值增大了约31%,且多个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节点越靠近配电网末端,并网距离越小,配电网脆弱性受到的影响越大.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脆弱性静态能量函数负荷转移系数

    基于ARM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均衡控制系统

    唐亮张波吕斌齐红涛...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以及容量均衡为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ARM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均衡控制系统.系统由上位机显示模块、ARM控制模块、下位机检测模块、均衡控制模块、保护报警模块等组成,采用以ARM Cortex-M3内核为核心的EXP-LM3S811 ARM微控制器,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数据采集、自动保护、温度与下位机容量的均衡控制.构建最优接入容量计算模型,利用萤火虫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最优接入容量计算结果,利用均衡控制模块动态均衡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应用结果显示,该系统信息传输误差和最优接入容量计算误差分别低于5 μrad和0.5%,说明该系统可显著提升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均衡性,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ARM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均衡控制电压采集动态均衡

    HMM特征提取结合感知哈希匹配的网络时间隐蔽信道检测

    许正合樊有军杨洋周勇科...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网络隐蔽信道检测识别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利用正常信道和隐蔽信道在网络流量时间序列特性的差异,提出一种隐马尔科夫链(HMM)和感知哈希匹配的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方法.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检测隐蔽信道的网络流量,且整体区分水平在70%~85%之间;在信号噪声干扰下能够保持较高的识别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所提方法在感知特征提取花费的时间要明显少于传统的频谱域感知特征提取,且复杂度低.

    隐蔽信道检测网络安全隐马尔科夫链特征提取感知哈希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