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型电脑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朱仲英

月刊

1007-757X

smcaa@sjtu.edu.cn;smcaa@online.sh.cn

021-62933230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铸锻楼314室

微型电脑应用/Journal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并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计算机应用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1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广大读者和计算机业界的支持和厚爱,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在长期办刊实践中,本刊形成了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特色,主要栏目有:院士专家论坛、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开发应用、技术交流、学习园地等,它面向各行各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电脑应用爱好者,沟通技术开发的信息渠道,为科研设计和推广应用牵线,为公司企业和各界用户搭桥。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可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等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RRT-Connect算法的仓储AGV路径规划研究

    秦浩然刘明姜义雯姚三坤...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仓储环境下,RRT-Connect算法拓展路径转折点多,随机较强,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改进的人工势场算法思想,改进斥力势场函数,提升搜索树向目标点方向拓展的概率.引入Dijkstra算法思想重连路径节点,优化路径,增强算法的启发性.MATLAB软件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传统RRT-Connect算法,在简单仓储环境下,改进RRT-Connect算法耗时减少22.18%,路径长度缩短16.38%;在复杂仓储环境下,改进RRT-Connect算法耗时减少28.45%,路径长度缩短18.85%.在不同的环境中,均减少了路径转折点的数目,能够生成一条更优的路径,满足仓储环境下的工作需求,提升AGV分拣效率.

    RRT人工势场自动导引车路径规划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报装信息系统研究

    王岩林树鸿覃岩岩朱大智...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用电业务的 日益增多,对系统网络性能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提升电力报装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压缩感知(CS)提升无线网络单流数据传输能力.构建以CS为基础的网络单流传输模型,设计测量矩阵,提高其重建性能,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相关理论内容.实验结果证实,不管是在无噪声还是有噪声的环境中,其相比于大小相同的伯努利矩阵以及高斯矩阵,提出的矩阵具有更出色的重建性能.对于电力报装系统的传输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力报装系统压缩感知单流数据传输高斯矩阵伯努利矩阵

    基于改进GRU-DNN的收货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仿真

    陈清兵章光东徐康肖志敏...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收货风险预警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结合Gate Recurrent Unit(GRU)和Deep Neural Networks(DNN),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RU-DNN模型的收货风险分析方法.通过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FSA)筛选出收货风险主要评价指标,并将指标输入通过对抗性训练与预测相似性改进的GRU-DNN网络中进行分类识别,实现了收货风险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改进GRU-DNN风险预警方法可实现收货风险预警,且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各项指标上表现良好,均达到86%以上的有效率,相较于传统基于 D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MLR)等模型的风险预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预测性能和鲁棒性.

    风险评价模糊聚类GRU模型DNN网络

    智能配网调度命令票异常内容安全过滤方法

    郭文鑫都海坤赵瑞锋吴龙腾...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配网在调度异常内容的分类与处理过程中,过滤时间长、异常内容过滤量低,导致过滤效果粗糙且安全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etfilter框架的调度命令票异常内容安全过滤方法.分析智能配网中调度命令票中异常内容传输的攻击行为,建立Hessian矩阵判定特征点,提取异常内容传输特征,设计数据包过滤匹配组织结构,建立命令票异常内容安全过滤模型,在Netfilter框架基础上细化过滤流程,完成智能配网调度命令票异常内容安全过滤方法设计.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测试数据集下,训练时间缩短,异常内容过滤量得到提高,提高命令票异常内容安全过滤的细致程度.

    智能配网调度命令票异常内容安全过滤特征提取Netfilter框架

    基于图模型的配电系统抢修预案综合研判方法

    余志文黎皓彬陈志伟崔丽华...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故障定位基础数据存在异常值,导致故障研判定位时间较长、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图模型的配电系统抢修预案综合研判方法.利用统计量,检验抢修数据正常样本和实测样本的差异程度,聚类样本数据为多个簇,将与聚类中心差异最大的数据作为异常值,过滤后得到修正数据集,根据跳闸开关等数据,综合研判配电系统故障类别,计算不同类别开关量信息,将信息存在变化的区间视为故障区域,根据区域内设备电流信息熵值,定位故障点,标记在故障传播图模型上,直观展示抢修预案综合研判结果.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系统抢修预案为例,进行实例测试,其预案包括主线停运、支线停运、台区停运、单户停运故障类别,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缩短了故障研判定位时间,提高了故障研判定位准确率,配电系统抢修预案反馈更加及时可靠.

    图模型配电系统抢修预案综合研判故障类别故障点

    装配式钢结构综合配电室梁柱节点冲击荷载性能分析

    钱鹏李胤渊王琦宗震...
    145-14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柱节点冲击荷载性能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装配式钢结构综合配电室梁柱节点冲击荷载性能.以四种钢材为原材料,通过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制成十六种配电室梁柱节点试件.针对试件利用万能试验机施加不同等级的荷载,并同时利用多种传感器设备采集数据,计算冲击荷载性能的三项指标,即极限承载能力、极限抗弯强度、极限抗冲击强度,完成配电室梁柱节点冲击荷载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普通钢材、耐候钢材、耐火钢材梁柱采用钢筋搭接方式抗冲击荷载性能最好,高强钢材则采用全螺栓连接抗冲击荷载性能最好,可以根据钢材具体选择连接方式.

    装配式钢结构配电室梁柱节点冲击荷载性能

    基于时序配合的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算法

    袁晓鹏申少辉汪涛关英宇...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合理利用和动态聚类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性能,提出了基于时序配合的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算法.在时序配合下,对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进行提取.将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负荷峰谷差、负荷波动率最小化和负荷消纳率最大化作为 目标函数,设定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曲线波动率和负荷互补约束条件,构建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模型.基于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模型,实现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实现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主从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动态聚类效率.

    时序配合主从微电网动态调整惯性权重需求侧资源粒子群算法资源动态聚类

    灵活性资源协调规划下的风光火储联合外送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

    陈文涛王万斌田世东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电网接入风能和光能对电力系统产生消纳率降低和弃风与弃光的问题,设计了灵活性资源协调规划下的风光火储联合外送调度多 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搜寻电网内部的储能装置,将其与具有分布特征的电源在空间上进行结合.在此基础上将风力、光伏、火力发电及储能系统四大部分进行综合性分析,设置四类设备的出力模型.考虑灵活性资源协调规划,设置目标函数,计算电网的运行成本以及环境成本,得到两类成本的约束条件,建立电网调度多 目标优化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多 目标优化模型在四个场景下的消纳功率分别为567 MW、542 MW、468 MW、1024 MW,经过该模型优化后的电网消纳明显优于优化前,且弃风与弃光功率也大幅度降低,可见该电网调度优化模型具备有效性.

    灵活性资源协调规划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火力发电储能装置多目标优化

    基于改进3DL算法的智能变电站人员WSN定位

    张旭刘卫波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人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3DL算法的定位方法.通过对3DL算法的节点测距误差和定位误差进行补偿,降低3DL算法的节点测距误差和定位误差,实现3DL算法的改进.将改进的3DL算法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人员WSN中,可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人员WSN的定位精度.相较于改进前的3DL算法和传统极大似然估算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定位覆盖率,可减小位置节点坐标计算误差累计的影响,更适用于非视距环境下智能变电站人员WSN定位.

    智能变电站人员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3DL算法

    电力通信网安全脆弱性区域的二维云模型检测方法

    林超王建永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管理提供有效工具,针对区域位置坐标难以定位与区域面积误差较大的问题,在二维云模型下提出一种电力通信网安全脆弱性区域检测方法.根据电力通信网络的连接方式以及工作原理,构建二维云模型,采集并处理电力通信网络数据,从网络节点、链路等方面评估电力通信网的综合安全脆弱性,通过与阈值的比对,得出脆弱性区域面积以及位置的检测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脆弱节点判断与预先设置情况基本一致,优化的设计方法检测出的脆弱性区域位置坐标与区域面积误差分别为1.6 m和1.82 m2,均低于预设值,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二维云模型电力通信网络网络安全脆弱性区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