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康 峰

双月刊

1003-3114

ctibjb@163.com

0311-86924954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

无线电通信技术/Journal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报道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内容,并兼顾其他相关综合电子信息技术。2020年度《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蜂窝流量低复杂度预测方法

    郑淞之张兴张妍王兴瑜...
    92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蜂窝网络数据流量需求的高速增长,对于未来时刻蜂窝流量情况的精准预测,可以帮助改善网络资源分配、实现流量负载均衡,并部署基站节能与休眠策略。基于轻量化线性瓶颈结构,提出了一个具有多个并列分支结构的空时预测模型,分别提取近期历史数据和周期性历史数据中的空时特征。对于网格化空时数据中的空间依赖性,额外通过K-Means算法对网格高维特征进行聚类,并提取网格基站密度信息作为跨域特征输入到模型中,实现了使用低复杂度、低算力需求模型对研究范围全域流量的精准预测。

    空时流量预测轻量化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蜂窝网络

    改进的Chan-Taylor联合定位算法

    孟伟强陈俊
    93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室内定位容易受到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误差干扰,导致室内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han粒子滤波Taylor(Chan Particle Filter Taylor,CPFT)迭代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 Chan算法计算一个初始值,利用该初始值,结合粒子滤波算法对初始位置进行再次估计,将估计结果作为Taylor算法的初值。在Taylor算法每次迭代后,采用一维线性搜索算法,动态调整步长,更新估计位置,减小定位误差,防止其出现不收敛情况,最终输出定位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抑制 NLoS的影响,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

    室内定位超宽带非视距粒子滤波

    面向应急场景最小化数据收集时间的无人机路径优化方法

    李坤坤冯楠魏忠诚王巍...
    940-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应急场景中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辅助物联网节点(Internet of Things Node,IoTN)收集数据过程数据时效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费马点最小化数据收集时间的 UAV路径优化方法。费马点的选取能够有效地优化UAV飞行路径,从而使数据收集时间最小,确保收集数据的及时性。该方法通过路径离散化将 UAV飞行路径分段,利用连续凸优化(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转化复杂混合整数问题的非凸约束,围绕节点的联通性,优化UAV飞行速度与悬停点,求解出最小化数据收集时间的飞行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收集数据时间方面相较于传统方法有 6%的提升。

    应急场景无人机物联网节点数据收集路径优化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切换管理研究

    段盈江赵一帆丁广恩赵毅...
    949-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无人机提供网络连接是未来蜂窝网络系统的一个主要应用,无人机在蜂窝网络中作为移动基站或移动用户设备时,需要在不同的基站之间切换,以保持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针对无人机移动性强、飞行环境复杂造成无人机在蜂窝基站间发生频繁切换、切换失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切换优化方法。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实现无人机自适应基站切换的在线学习和决策,克服了以往算法中当状态空间过大而导致训练时间长、泛化能力差的缺点;融合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切换次数两项指标作为联合奖励函数,保证无人机在稳定蜂窝网络连接的前提下,减少了无人机在蜂窝基站间的无效切换次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经过 1 000 轮训练,无人机的平均切换次数显著降低,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切换,降低了切换失败的概率,提升了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时的信号接收功率。

    无人机通信蜂窝网络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深度强化学习

    RIS辅助的ISAC系统抗多径衰落及路径损耗方法研究

    于飞桥陈志敏陈鹏
    958-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联网作为未来智慧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通信和感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为车联网方向极具潜力的一项技术,因可以解决通信场景下的位置感知问题而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由于城市场景中电磁环境更加随机和不可控,使得当前传统的通信系统架构已经无法满足车-路侧单元(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 I)系统中的通信与感知需求。对此,考虑在传统的 V2I系统加入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将其与ISAC技术结合,构建多径场景下新的被动感知模型。深入分析了在新的被动感知模型下,RIS辅助ISAC通信系统的抗多径性能优化。提出一种大尺寸RIS单元优化分组方法,使部分单元参与信号的反射,并将单元优化分组后的大尺寸 RIS与相同单元数的小尺寸 RIS进行系统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大尺寸RIS实现了高于小尺寸RIS大约 1。5 bit/s的信号传输效率,在提升系统信号传输性能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信道的估计开销。

    通信感知一体化智能反射面多径路径损耗

    基于一种新型优化模型的频谱感知分簇算法

    柴思灼宋昱王树彬
    967-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频谱资源紧缺的现状,对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CRSN)进行了深入研究。切尔诺贝利灾难优化器(Chernobyl Disaster Optimizer,CDO)作为一种新型优化模型,具有收敛性能较强、结构简单和需要调节的参数少等优点。为提高CRSN能效,延长CRSN的生存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切尔诺贝利灾难优化器的频谱感知分簇算法(Quantum Chernobyl Disaster Optimizer-based Spectrum Aware Clustering Algorithm,QCDOC)。QCDOC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最小化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来提高网络的生存周期。QCDOC通过为 CDO引入量子旋转门和量子非门来增强其搜索能力,采用二进制种群编码以使其适用于簇头(Cluster Head,CH)选举问题。QCDOC在设计适应度函数时考虑了节点剩余能量、距离和频谱可用性,提高了算法的能效。实验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QCDOC算法具有更长的生存周期、更多的数据传输量和更均衡的网络能耗。

    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切尔诺贝利灾难优化器

    基于有界成分分析的欠定RFID标签防碰撞技术

    王玲骆忠强
    97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面临的标签碰撞问题,即同频干扰消除,从通信输层信号处理的角度,将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建模为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问题。为降低阅读器天线成本,利用标签通信信号的有界性,提出了一种欠定的基于有界成分分析(Bounded Component Analysis,BCA)的RFID标签防碰撞技术,将欠定的标签信号碰撞模型与 BCA机制相结合。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 BCA算法能更好地解决欠定碰撞问题,改善标签信号同频干扰消除的效果,提高系统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降低欠定模型系统的复杂度。

    射频识别标签碰撞同频干扰消除欠定盲源分离有界成分分析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和声自动生成算法

    刘至洋刘维莎冉黎琼徐康镭...
    985-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自动作曲是人工智能和作曲理论结合的交叉研究领域。自动作曲算法旨在辅助使用者进行音乐创作,帮助使用者减少工作量或是提供灵感。面对当代音乐创作需求,现有的自动作曲方法无法有效表达音乐特征,生成的和声缺乏音乐结构,无法满足当代音乐创作多样性的要求。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与和声量化的和声自动生成(Automatic Harmony Gene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RL,AHG-DRL)算法。AHG-DRL使用和声量化方法对音乐进行编码,使编码后的音乐具备更加全面的音乐特征;使用基于逆强化学习(Inverse Reinforcement Learning,IRL)与DRL的和声生成算法扩大音乐创作的搜索空间,同时使生成的音乐具备功能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和声自动生成算法可以生成满足创作需求和符合作曲规则的音乐,与其他和声生成算法相比,生成的和声种类更加复杂多样,在客观评价指标上更接近真实值。

    和声量化深度强化学习自动作曲预训练逆强化学习

    基于分层多智能体的多星联合任务规划架构研究

    付伟贾洪志林晓勇陈金勇...
    993-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卫星规模、种类的不断增长,现有卫星任务规划技术架构已很难满足多类型卫星联合运用的有效性及可扩展性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多星任务筹划、单星任务规划、数传资源规划等环节,建立了基于分层多智能体的多星联合任务规划技术架构,设计了与架构匹配的相关优化算法及智能体功能实现机制,实现了多星联合任务规划能力。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架构对多类型卫星联合任务规划场景有良好的适用性。

    卫星任务规划多星联合任务规划智能体技术

    基于主动安全的工业无线网络WIA-FA干扰检测研究

    陈紫煜杨锋孙超
    1000-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无线网络WIA-FA在工厂应用时,现场使用的诸如传感器、仪器仪表等工业设备产生的瞬时非平稳信号会影响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传统的无线干扰检测机制大多针对已作用的干扰进行检测和响应,无法及时做出应对和部署。因此,基于主动网络安全的思想提出了工业无线WIA-FA的干扰检测方法。对 WIA-FA物理层信号的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WIA-FA通信时可能面临的干扰威胁;针对该威胁提出基于主动安全的FI-CA-STFT干扰检测方法,对 WIA-FA环境中工业设备产生的同频、邻频、脉冲干扰与正常信号进行智能分离,实现干扰信号时、频域特征的主动检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检测方法在 WIA-FA运行过程中主动发现干扰情况的有效性,为后续检测WIA-FA信道状态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工业无线WIA-FA主动安全干扰检测FICA-S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