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人物形象分析

    郭丽华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国民作家",其笔下的"先生"形象是利己、孤独的,产生的原因既有时代背景的冲击,又有家庭变化,不仅有外部因素,还包括"先生"自身性格的羸弱.本文通过分析背景环境、叔父的背叛和K的自杀,剖析"先生"孤独、缺乏信任和利己主义的形象.

    夏目漱石《心》先生的人物形象

    李根源及其《腾冲战役纪事诗》

    程成吴肇莉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根源是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腾冲战役纪事诗》记录1942年日军攻陷腾冲后烧杀抢掠种种罪行,是近代国难文学的代表之一,但很少得到学界关注.在腾冲战役中,李根源亲赴前线,以实录精神对战役中"至艰至危之情、方死方生之象、可歌可泣之事"作了全景式地描绘.腾冲战役大小诸事以及不曾载诸史书的细节,均以注解形式录于诗后,既以诗记史,又以诗补史,使此书成为研究滇西抗战史的重要史料.

    李根源《腾冲战役纪事诗》滇西抗战

    李娟散文的阿勒泰书写探究

    石祥伟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文作家李娟以新疆阿勒泰为题材创作了系列优秀作品,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阿勒泰书写创作风格.李娟通过对阿勒泰地区的自然风物、文化民俗、生命形态和精神空间的记录、探索、发掘,升华,扩展了阿勒泰的文化审美空间,丰富了散文创作的空间书写.

    李娟阿勒泰生命书写精神空间阿拉泰书写

    《晚秋》中情节虚实的诗意美

    高云天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秋》是2010年由金泰勇导演的影视作品.影片秉持了文艺片的一贯风格,忧伤而朦胧.除却荧幕中展现的"实境",即影片中的现实世界,《晚秋》还为我们呈现了富于情感的"虚境"世界.不管是从影片内容的台词和画面看,还是从影片结构的意象重复和开放性结局看,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整部影片就从这种虚实结合之中,为我们呈现了带有文学性的诗意美.

    《晚秋》情节分析虚实结合诗意美

    生态语言学下《飞鸟集》的自然诗歌分析

    张敏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鸟集》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早期作品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中包含三百多首小诗,涉及的话题包括小草,飞鸟,山川,河流,和自然生态话题紧密相关.本文将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分析的方法,主要对《飞鸟集》进行元功能分析,从生态角度进行话语解读.一方面,通过语篇分析来探索泰戈尔作品中隐藏的生态观,另一方面,为诗歌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元功能《飞鸟集》

    郁达夫《沉沦》中零余人形象的文学典型分析

    胡慰慰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余人"是郁达夫小说《沉沦》中极力刻画的文学典型类型,因其以自叙传的方式对个体意识真实的展现和表达引发了青年人的强烈反响,并也招致了持久的争议.在环境、性格、美学等多个维度中,零余人形象集中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苦闷迷茫、屈辱自卑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悲戚的深愁,呈现出时代与个体、主要与局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正是这些统一,使得以《沉沦》为代表的零余人形象成为"五四"文学的重要典型之一,从而表现出穿越时代和人性的魅力.

    郁达夫《沉沦》零余人文学典型爱国主义

    《玻璃动物园》中的异化和自我身份建构

    徐胜男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中下层阶级民众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田纳西·威廉斯将戏剧《玻璃动物园》置于北方工业社会和旧南方文化冲突的语境中,刻画了阿曼达、劳拉和汤姆这三个被异化的人物形象,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压抑和扭曲.阿曼达未能直面残酷的现实,无力改变生活的困境,因而在身份认同过程中惨遭失败.而劳拉在经历了身份的失败和重建后成功塑造了自我身份认同.汤姆则挣脱了命运的束缚,在异化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最终完成了自我身份建构,获得精神的解放.本文试图从工业社会下人性的物化和异化角度出发,探讨戏剧中人物自我身份建构的过程.

    《玻璃动物园》田纳西·威廉斯异化自我身份建构

    将悬念设置作为小说教学的切入点

    侯寓桁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说之中设置悬念,使故事变得更为幽深莫测,使情节变得更加跌宕起伏,是广大作家都较为喜爱的一个写作手法.《祝福》中体现了鲁迅利用传统悬念设置艺术,在叙事建构中广泛采用多种悬念设置手法.以悬念设置进行《祝福》教学切入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饱满立体,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叙事学关于叙事人称的理论分析限知视角所产生的悬念帮助学生构建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再次通过叙事学中的时间倒错理论分析倒转叙事时间使故事叙述跌宕起伏,悬念频出的妙处,引领学生体会小说情节的设置艺术.最后,引入修辞学理论阐述设置人物所引起的悬念,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小人物,不忽视任何一处文章细节.

    鲁迅《祝福》悬念设置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

    吴哲晟王超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一科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也是最具留白色彩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留白"艺术,在导入处留白,在知识上留白,在情感体验处留白,在提问处留白,在板书里空白,在结课处留白,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空白之中得以体现,思维品质和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留白艺术

    布鲁姆认知维度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王月王晓恒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应重新审视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做到减负,更要在减负的同时多方面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中的认知过程维度设计语文单元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习的高效化.基于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的单元作业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按照认知层级,设计单元作业目标;丰富作业类型,细化单元作业内容;梳理总结反思,调整单元作业框架;关注个性发展,实现作业个性定制.

    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