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刘小金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对于学校而言,主要应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从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确保教学效率.为此,文章将对"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方面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双减"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新课程标准

    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实践路径

    朱家柳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能够增加知识储备,更好拓宽视野,学习语言表达,提高文化涵养,丰富内心世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体和重点,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课前预习不够重视、阅读导入不太生动、缺乏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教学形式单调、阅读习作融合不佳、课后拓展不够深入.以此针对性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性实践策略: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创设生动阅读情景,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实施多种阅读形式,阅读习作有机融合,重视课后拓展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

    阅读教学阅读方法阅读形式读写融合

    《史记》对《源氏物语》"桐壶"卷的影响

    罗海栋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文化形式,堪称世界上的一朵奇葩.然而日本的文学始终都脱离不了中国文化作为其底蕴、根基.就连被视为最能代表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也能让人明显看出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将讨论《史记》中吕后和戚夫人的故事对《源氏物语》"桐壶"卷的影响.

    《源氏物语》《史记》紫式部吕后

    基于语料库的《弗兰肯斯坦》检索分析

    吴婧瑶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兰肯斯坦》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开创了西方科幻小说的先河.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6.0和Antconc 3.5.8语料库检索工具,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弗兰肯斯坦》的总体语言特征、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展开分析,为该作品的文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以对该作品进行更加理性的阐释.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语料库

    昭君传说中"和"文化符号的叙事谱系

    徐怡然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符号的建构是多维叙事形态——语言叙事、景观叙事、仪式叙事形式、多媒体数字表现形式共同构成的叙事谱系,是一场有目的的符号编码过程.昭君传说中,"和"是最核心的文化景观符号.该符号在从西汉到今天的历史故事、诗文戏曲中得到初构;在昭君墓的景观叙事中得到强化——昭君墓从1964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17年被扩建为4A级景区,景观建设不断升级;在1999年开始的昭君文化节仪式行为叙事中实现现代转化,不断发展.

    昭君传说"和"文化景观叙事仪式叙事

    《何典》单音方言动词与通用动词的比较

    胡峪鸣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庆年间沪人张南庄写成的著作《何典》是明清吴语小说的代表作,其叙述语言别具一格,白话里夹杂吴方言俚语,甚至秽语,是研究吴方言珍贵的文本材料.通过精读文本,本文搜集了《何典》中典型的几类方言动词,主要分成四类: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一般单音节方言动词.对其进行分类整理、频率统计、归纳释义,最后站在整体角度探究出吴方言单音节动词与现代通用语动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何典》吴方言方言动词

    陆机《文赋》在西方的译介与反思

    吕检生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重要著作(张少康,2002),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文赋》全篇以骈赋的形式写成,内容丰富,体系严密,结构完整,通篇旁征博引,措辞铺张绮丽,大气磅礴.全篇共有1670个字,分为16个小节.《文赋》上承曹丕《典论·论文》,下启刘勰《文心雕龙》,其影响可以说是跨越时空,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赋》作为较早引起英语世界关注的典籍之一,在其西传的半个多世纪中,共产生了8位译者的11个译本,《文赋》英译的有关研究日益展开,研究方法日趋多元,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陆机《文赋》译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价值及实践

    刘宇珩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语文课程过程中存在价值导向的融合偏离,融合教学的执行偏差,融合方式的单一偏向以及课堂心理环境建设的弱化等误区.教育工作者应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价值逻辑,坚持育人导向,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注意触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与生活实践的双向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以及营建中华文化认同心理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育人价值实践策略

    权力与规训下的梁祝中女扮男装解析

    王哲宇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男扮女装"情节属于梁祝传说诸多稳定的核心情节之一,为梁祝传说增添独特魅力.在福柯的权力与规训理论视野下,尤其在中国封建社会,服装是一种规训化权力的具体体现.祝英台"女扮男装"行为是对男性规训化权力的彻底反叛,而规训化权力也对梁祝传说"女扮男装"情节的流变产生影响.

    权力与规训"女扮男装"情节母题梁祝传说

    认知诗学视域下的日本俳句研究

    闫倩顾珂嘉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认知诗学领域两个重要的概念——图形背景理论和脚本图式理论,并将这两个理论应用于松尾芭蕉的经典俳句"寂静闲,渗入岩中凝,蝉之鸣"的分析与解读中,以求更好地感受松尾芭蕉的内心世界,更好地领略日本俳句的意蕴与内涵.

    认知诗学俳句图形背景脚本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