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福楼拜《一颗简单的心》探讨人生的本质

    胡姗姗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福在其生命历程中一直以"女仆"这一身份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她的外在身份与内在人格始终是卑微的,她的生命历程是无声无色的,她的情感世界因缺乏亲情、友情、爱情的滋养而倍显孤寂,她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寻找生命的依托点和重心,却又不断地失去,因而晚年的她生活得尤为凄冷.全福的一生在深层意义上是人类命运的一种写照,人生在本质上就是这样卑微、平淡、孤寂和凄冷的.

    福楼拜《一颗简单的心》全福人生本质

    自我认知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解读

    王雪菲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擅长心理写实主义的短篇小说大师茨威格的著作,通过信件的方式将一个女性痴迷爱恋的内心独白袒露出来.陌生女人在她内心情感最激荡的时刻回忆她的一生,通过对文本分析可以发掘出她自我认知形成、不断修正最终在殉道精神中走向个体毁灭的全过程.因此,在自我认知视角下将其视为社会性动物,可以分析出核心的社会动机即归属、理解他人、控制、被重视和信任的需要如何形成人的自我认知,以及当认知失衡时,自我辩解如何进行调节使之达到再度平衡的.

    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我认知认知失衡文本细读

    梶井基次郎《柠檬》中的消费空间

    袁依凡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柠檬》一文讲述的是,一个被不可名状的忧郁侵袭着的青年终日游荡在街头,无所事事.随后在水果店偶遇一颗颜色鲜艳的柠檬并为其感动,带着给予自己力量的柠檬进入令人压抑的书店后,利用柠檬建造了一个"城堡"并幻想柠檬变成炸弹炸毁了丸善书店的故事.《柠檬》的故事发生在京都的寺町大道.而大正时期的寺町大道、新京极大道与那时的东京银座、浅草等具有相同的城市机能,也就是消费和娱乐的空间.因此本论文将从消费空间的角度分析《柠檬》中的空间,并进一步考察空间在本文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梶井基次郎《柠檬》色彩空间消费空间

    艾伟《镜中》的爱与救赎

    马晨曦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镜中》以男主人公润生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探索为主线,书写世间苦难以及爱与慈悲,分别从四个视角展开描写,四个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各自踏上赎罪之路,在复杂庞大的现实迷宫中每个人只有正视心中的布满荆棘破裂的镜面,不断地向前走才能冲出迷雾,最终到达爱与救赎的终点.

    艾伟《镜中》自我救赎

    电影《人生大事》的生死哲学探析

    周雄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生死这个话题,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都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现在这个'后疫情时代'电影《人生大事》对"生"的刻画与描绘,对"死"的讨论和反思,在接地气的市井生活与方言表达中徐徐展开,超越了时空的拘囿与死亡本身的沉重,深具一种以死观生的智慧和达观.在感动于孙悟空(莫三妹)和哪吒(武小文)这对"叛逆者"组合彼此治愈、相互救赎之余,观众还能结合自身的当下处境,实现一种心灵上的抚慰.

    《人生大事》生死哲学殡葬师

    利奥波德《大雁归来》的审美教育价值

    池培琦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雁归来》是一篇极具美感且带有生态伦理意味的文章,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其审美要质及教育价值:一是语言审美教育价值,文章语言诗意浪漫,表达自然活泼,带给观者美的享受;二是情感审美教育价值,作者对自然生灵真挚深切的凝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带给观者情感审美的体验;三是生态审美教育价值,超越环境保护主义,建构人-自然共生的生态伦理观,指向生态责任意识的审美取向.

    《大雁归来》审美教育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与文化价值选择

    唐晓恬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选择是文化创作的重要环节,正向的价值追求始终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要义.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项极负盛誉的国际性文学大奖,通过对"最优秀的作品"的选择,生动地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人们对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共性追求.纵观整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及获奖词,我们可以看到,评委会以"创作"和"理想"为两大关键词,在遴选时表现出的对真、善、美三者的要求.一句话概括,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创作,是综合真善美三个维度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文学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文化价值选择人文关怀真善美

    红岩英烈诗歌的意蕴及当代价值

    覃元理高燕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岩英烈诗歌是红岩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三个显著特征,兼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三个显著功能.红岩英烈诗歌具有独特而厚重的涵意,充分彰显了红岩英烈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革命现实主义情怀、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历史影响跨越时空、时代价值历久弥新,提供了学习研究红岩精神的权威史料依据和丰富文化资源,赋予一代代矢志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民无尽的前行力量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红岩英烈诗歌价值

    探寻古诗词教学中的"真""善""美"

    柳雪莹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善美"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一直遵循的方向,古诗词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增长.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提高了古代诗文的比例,更加重视对古诗文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探寻古诗词教学中的"真善美"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借此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古诗词的"真"、"善"、"美"三个方面探寻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古诗词美育情感意境教材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法

    熊明敏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学习是目前教育界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将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能有效改善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单一、浅显的局面,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能最大发挥整本书的阅读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