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川早水《巴蜀旧影》中的晚清中国形象

    王静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作家山川早水将1905年3月至1906年6月在中国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游记《巴蜀旧影——一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巴蜀风情》,这部游记详细记载了巴蜀地区的地理条件、历史名胜、风土人情、经济贸易、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山川早水作为20世纪初来华旅居任教的日本人,着重考察了成都、重庆、峨眉山等地,体现了日本人对中国的注视与观照。本文拟以200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巴蜀旧影》为研究文本,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来分析山川早水笔下20世纪初期的中国形象,包括以成都、重庆、峨眉山为代表的城市形象以及以巴蜀人、中国官员为代表的中国人形象。

    山川早水《巴蜀旧影》异国形象成都

    霍布斯政治哲学下的《光明共和国》解读

    陈欣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安德烈斯·巴尔瓦的《光明共和国》联系在一起,指出《利维坦》和《光明共和国》里关于恐惧、战争的描述的相似性和对话性,最后结合小说文本反思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观点。

    霍布斯政治哲学《光明共和国》恐惧战争

    《代号K的窘境》中的疾病叙事和隐喻

    刘金兮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特青年作家阿齐兹·穆罕默德的小说《代号K的窘境》以日记形式讲述了一名代号为"K"的青年患白血病的故事,记录了癌症患者眼中的世界与内心的感受。从疾病叙事的角度入手,通过探析小说的叙事特色,包括陌生化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陌生沉郁的叙事语言,揭示了疾病的社会隐喻性,即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展现出作者对人类未来精神出路的人文关怀。

    阿齐兹·穆罕默德《代号K的窘境》疾病叙事

    苏洵《六国论》入选高中课本的优势

    杜淑宇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阅中学语文教材会发现在《六国论》这一文言作品选择上只选择了苏洵的,而没有选择苏轼苏辙二人的,根据新课程大纲里提出的中学生培养要求,从写作、思维和品德塑造这几方面总结苏洵《六国论》相较于"二苏"《六国论》的优势,更清晰直观地呈现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从哪些方向和角度培养学生,才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高中语文教材

    统编版与人教版高中教材实用类文本比较

    周露艳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用类文本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本类型,在统编版和人教版两版语文教材中都有所选入。通过对比两版教材能够明显地看出,两版教材中的实用类文本:数量少于文学类文本、类型丰富多样、重视经典性。在新高考、编写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下,统编版语文教材设立了实用类单元学习活动、强调选文的时代性、注重实用文学习的综合性。

    统编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实用文本

    大学生参与文学经典化的意义

    张誉铭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经典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学成就,是经过历代读者长期反复地阅读、鉴赏而筛选出的诗意的文化结晶。张爱玲和路遥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审视与重估,呈现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经典化"路径。而在大众文化繁荣,传播方式日渐出新的情境下,接受主体逐渐成为影响文学经典化的关键因素,大学生作为接受群体中较特殊的一类,在文学经典化的接受与改造中发挥了他们的独特作用,并实现了当代性意义。

    文学经典化张爱玲路遥文学接受当代性

    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杨燕代尊玉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保证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有效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深入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利用科学合理的文本细读教学策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是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有效策略

    白话小说"1+X"的拓展阅读教学

    赵贝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X"阅读视角下,针对初中白话小说的教读和自读开展相应的探索,有助于这种新兴教学策略的贯彻落实。通过明晰"1+X"的内涵,阐明其在初中白话小说教学中的必要性,剖析教读课文采用"X→1",自读课文采用"1→X"的方式来解构"1+X"拓展阅读,这对于初中白话小说教学策略的创新具有较为明显的推动意义。

    "1+X"初中白话小说教学策略

    叙事性散文《散步》的阅读教学探究

    李奕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思想情趣之美,增强学生的阅读品味与感悟,提升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对此,文章以叙事性散文《散步》为例,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展开积极探索。

    莫怀戚初中语文教学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散步》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研究述评

    张丹凝步进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名著导读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界研究和实践的难点问题。基于中国知网学位论文的综述发现,当前对名著导读的研究包括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的内容,但课程层面的研究非常薄弱,教材层面的研究缺乏学理性,教学层面的研究未能切中要害。将名著导读的课程编制作为研究重点,教师作为研究主体,以课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可望有所突破。

    统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研究述评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