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熙凤的性格发展史

    夏元明
    4-5页

    《春怨》和《梦醒》的比较研究

    王阳李莉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比较研究中,《春怨》和《梦醒》通过广义的梦意象,表达怨思的主题.从形象、时间、空间、抒情方式、风格这五个方面探讨两首诗的差异,从男性视角下来看,前者塑造了"怨女"形象,后者塑造了"痴男"形象;从梦醒时间来看,前者是清晨,后者是深夜;从空间来看,前者是广阔的室外,后者是封闭的室内;从抒情方式和风格分析,前者间接抒情、含蓄委婉,后者直抒胸臆、热烈真挚.

    爱情诗《春怨》《梦醒》

    克隆技术与《别让我走》中的创伤书写

    余璐蔡奂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是以凯茜为代表的克隆人因捐赠器官而受到创伤的回忆叙述.本文以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为基础,拟通过分析凯茜的个体创伤和克隆人的集体创伤症状、创伤原因以及创伤治疗方法三个方面,来揭示这部小说的创伤主题.此外,本文从克隆科技的出现和密闭的成长环境两个方面找出了产生创伤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安全、记忆重建,重新连接三个阶段的治疗创伤方法,意旨更深刻的理解克隆人的处境与呼唤,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引导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正确的认识.

    石黑一雄《别让我走》创伤分析

    《呼啸山庄》主人公对话中的情态词研究

    周乐乐陈晗露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态词可以传达对话者之间的介入关系,蕴含不同的情感意义.通过对情态词的类型、量值和取向进行分类,对比《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情态词上的使用差异,展开情态词的介入分析,为探讨小说中人物的角色关系和心理状态提供了新的角度.

    介入系统情态词情态类型情态量值情态取向

    邓缵先西域诗研究

    刘华兰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缵先是民国边塞诗人的代表,在现代西域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邓缵先的西域诗除了整理成册的三部诗集外,还有邓缵先编纂的两部县志和一部游记都收录有一部分诗.他以身躯保卫国家,以行动造福百姓,以史料捍卫领土.在邓缵先担任几个县城知事期间,他重视民族团结和发展农业,考察民情,游历山河.邓缵先撰写的《乌苏县志》《叶城县志》和三部诗集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资料,其戍边政绩非常值得后人研究和学习.其诗集里的客家文化和爱国文化值得我们传承.

    邓缵先民俗风情思乡

    论郁达夫作品中的感伤意识

    扎西吉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郁达夫的作品给人一种生命的紧张和悲悯的情怀,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失去平衡的无奈心境.文章从心理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寻郁达夫作品中感伤主义的根源,以便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郁达夫其人其作.

    郁达夫感伤意识《沉沦》

    马丁·伊登与盖茨比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

    许洁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与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与盖茨比有着相似的人物形象,两人都是追求爱情的浪漫骑士、个人主义者,同时也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但他们也具有不同点,马丁是具有觉醒意识的斗士,盖茨比是至死都活在幻想中的梦想家.

    马丁·伊登盖茨比美国梦

    试析唐代诗歌里描绘的河西画卷

    王银治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描绘河西走廊的诗篇中,最优秀的篇章大都是出自唐朝诗人笔下,特别是盛唐的多位著名诗人如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都来过河西,他们或到此地出使、巡视,或到此地戍守、驻足.他们不但将足迹留在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还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幅属于那个时代的河西画卷.

    唐代诗歌河西

    基于语料库的《旅人》文体学探析

    赵轩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料库文体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是语料库语言学与文体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全新研究范式.本文自建《旅人》德文原文语料库,使用分析软件AntConc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在数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经历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进行解读与阐释,有利于为小说《旅人》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以期拓展语料库文体学在德语文学领域的应用场景.

    语料库文体学《旅人》德语文学

    现代汉语无定代词"有的""没的"分析

    史红改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的""没的"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词,但是这两个词的词类性质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明确,两个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利用结构语言学的分布分析法、统计法、语义分析法和语言类比法对"有的""没的"的语法性质进行了分析,经过与"的"字结构的比较、语义、语用和历史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有的""没的"应视为现代汉语中的一对无定代词.

    "有的""没的"无定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