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语言特征和人物形象

    韩亚青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是文学作品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由于其受众的特殊性,其内容多以儿童为故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其书写形式和语言风格也都具有儿童化的特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熟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广泛地应用于语言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笔者发现,作为一篇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多使用短小词汇,类形符比较低,词汇的丰富程度和复杂度较低,多使用重复词汇,并且多使用情态动词及名词等.这些都符合受众儿童群体有限的文本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而根据作品高频词汇和关键词的索引,Alice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爱丽丝梦游仙境》语言特征人物形象

    析女性主体悲剧的美学意蕴

    郑冰倩王岩冰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五位普通的女战士背井离乡,毅然从军,在与德军作战的过程中香消玉殒,只有准尉华斯科夫幸存于世.女战士们虽然已经死去,肉体早已不复存在,但其精神与灵魂永存于世,她们由生赴死,向死而生.这样一部悲剧,以女性为创作主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之美.悲剧本身就是一种美,它的实质是悲壮而不是悲惨,是悲愤而不是悲凉,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志消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通过对美的主体,也就是女性的毁灭与打击,来增强其悲剧性,又对美进行升华,美的死亡,便是至美.

    悲剧形而上女性力量悲剧美学

    《月亮睡了》的精神生态探析

    宋倩倩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当代新西兰文坛上著名的毛利才女帕特里夏·格雷斯(Patricia Grace)的长篇小说《月亮睡了》为研析文本,从人与自然的精神生态失衡、人与自我的精神生态失衡、毛利人与白人的精神生态失衡等三个方面解读其作品中蕴含的精神生态,指出构建与自然的纽带、构建与自我的链接及构建族裔沟通桥梁是毛利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在其作品中期许毛利人与白人在新西兰这个双民族、双重主流文化交织的国家实现民族身份认同与族裔回归的路径.

    身份认同族裔回归《月亮睡了》精神生态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创新精神缺失

    王秋萍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多是挖掘其优点与正面价值;但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也并非全是优点,不适合全部继承.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家国一体观念、君臣父子关系的并举,以"顺从"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从家庭内部延展到君臣之间的政治秩序以及整个的社会规范体系当中;中国古代社会从臣子到子女再到各类社会角色,"顺从"几乎成为共性.这种"顺从性",导致创新精神的缺失,不符合当代社会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因此,当前家庭教育应该引以为鉴;子女对父母应尊重而非顺从,父母对子女应宽容却不纵容.

    传统家庭教育思想顺从创新精神

    对杜威《儿童与课程》的再认识

    张雨欣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与课程》是现代教育学名著,本文对其进行再解读.杜威并非"儿童中心论者",而是倡导经验生长的整体论者,他的思想里处处流露出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意味.儿童自身经验体系不断生长,在使得抽象的知识恢复其原有情景的心理化教材的引导下,不断接近成人的认知水平甚至创造出新的人类本质力量.教材的双重性是儿童与课程矛盾的起点,也是解决矛盾的重要节点,将儿童与课程联结起来的办法是教材心理学化.

    《儿童与课程》经验杜威

    大学生中的犬儒主义倾向及引导策略

    陈燕红李铁夫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学生群体中,犬儒主义倾向和行为出现,使得学生群体从"愤世嫉俗"变得"玩世不恭",限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全地发展.本文分析了犬儒主义在大学生生中的表现及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从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层面提出引导策略.

    犬儒主义大学生文化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振宇林肖永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比赛方兴未艾,师范生于赛场角逐之时,亦暴露出其在教学技能上存在着诸如教学设计缺乏个性、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等方面问题.通过对大赛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在此基础展开对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培养方式、培养途径的探讨十分必要.

    师范生技能大赛教学技能培养路径

    "汉语桥"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郝心瑜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汉语传统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保留运用经典教学方法,但也要在传统词汇教学方法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灵活运用传统词汇教学方法;注重对词语文化内涵的讲解;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词汇教学,从而使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真正做到灵活运用.

    "汉语桥"比赛词汇教学教学启示

    想象与艺术在儿童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李牧歌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以及列夫·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论在儿童发展理论研究方面受到人们广泛认可,并成为许多儿童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他们认为儿童只有理解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心智才会变得成熟.而这个过程正需要儿童通过想象才能调整自己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的融合,从而获得新的认知.玛克辛·格林将想象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提出释放想象的审美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指导方式来帮助儿童认知的发展,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艺术想象审美教育儿童发展

    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路径研究

    田凯月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9年"新文科"建设正式提出以来,地方高校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此,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发展新机遇,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理解新文科的内涵,依据自身实情和区域特色,构建出全新的新文科建设路径.

    地方高校新文科教育学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