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李蓓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日益发展,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愈加关注翻转课堂、网络平台的应用情况。翻转课堂教学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传统课堂教学。传统教学过程通常指的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部分。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语文教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并合理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授课,能够有效提升自身语文授课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教学手段愈加高效。中职学生在这一优质环境下学习语文,不但能够掌握相关课程知识,还能有效锻炼自身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中职语文教育工作为中心展开探讨,对新形势下的中职语文翻转课堂进行细致分析。并从以下几方面对翻转课堂授课手段在中职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细致分析。

    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探讨

    韩明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学习的过程当中,语文学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特别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结合,对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其中的某一项,都是不能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探索出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只有使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最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重要性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培育

    吕强弟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工匠精神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的中职课程教学往往偏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略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样就导致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够全面,容易出现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在中职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传递工匠精神,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工匠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培育"工匠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中职语文教学工匠精神

    语气副词"莫非"的交互主观性研究

    王艺霖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语气副词"莫非"的交互主观性的研究,从"莫非"词义的变化入手,发现其因为句法位置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语用的变化,探索出"莫非"从"非词"成"词"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亦是其语法化的过程,而语法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性不断加强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体现了说话人对事件、命题主观的揣测或反诘态度,随着"莫非"在交际会话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对其交互主观性做了深入探讨。

    《说文解字》文言文语气副词交互主观性

    高职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张瑞梅王永凤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转型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高职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高职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是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倡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向21世纪,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宋晓洁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十年,国家一直在强调给学生"减负",并于今年进一步提出了"双减"政策。"双减"的其中一减就是减作业的总量和时长,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因此,如何设计和布置作业便成为当下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当下语文作业在布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在今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发挥其建设性的作用。

    语文教学语文作业语文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分段培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

    是莺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国民教育之基石,不论是哪一个行业,都无法摆脱语文的身影。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下,中职教育规模逐渐壮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开展语文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是中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本文以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为例,就如何优化语文教学措施,强化教育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中职院校语文教育优化策略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意义

    夏雨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内容从晚清末年的文学现象一直讲到新中国成立,同时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与发展的时代环境、文化背景及社会现实。挖掘并凸显现代文学作家作品中的启蒙主义与爱国主义,将大大有利于协同思政教育,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和"四个自信"。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现实意义启蒙主义爱国主义

    "XX自由"从语法构式向修辞构式的转化

    史明玮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自由"表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常与"人身""言论"等具有[+法律规定性]、[+活动性]、[+人的参与性]语义特征的词语搭配,形成的"XX自由"属于语法构式,语义比较透明,可从字面意思推知。在借同解释和跨域等同的修辞动因驱动下,出现"车厘子自由""猪肉自由"等临时形式,临时形式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并获得重复发生的机会,最终通过提取框架,形成修辞构式"XX自由"。从模因论角度看,修辞构式"XX自由"和语法构式"XX自由"属于同构异义,前者变量"XX"类型更多。

    语法构式修辞构式语义特征模因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卓玛草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言文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时代变革的同时也历久弥新。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网络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对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在充分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具体影响,以便为汉语言文学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