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中)
文学教育(中)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中)/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文化语境下相声艺术的传播分析

    崔婷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中国曲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其中相声影响巨大,因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九十年代电视媒介的兴起,相声就开始一落千丈,不复往日容光,再到二十世纪网络社会的兴起,各种新媒介的出现,做为传统文化代表的相声如何进行创作和传播成为了现时代面临的难题.而十八大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德云社相声借助传统文化这一流行话语,成功的走进了大众视野,夺取了受众注意,并在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下,打响了自己的相声品牌.因而,德云社相声的成功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成功,而是迎合流行话语下的传播策略,是迎合市场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

    传统文化流行化语德云社相声艺术

    《理想国》中的音乐教育与灵魂转向

    张冉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魂的转向与上升是柏拉图所一直关切的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及的护卫者的"音乐教育"的相关内容历来常为美学家或文艺理论家作为与艺术相关的问题讨论,而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的语境中,关于音乐教育的讨论的最终着眼点不在于诗艺或音乐本身,而在于灵魂."音乐教育"主要通过诗歌与乐调来教化人,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感官间的互动与转化与多种意义层面上的上升与下降的复杂运动随之发生.

    柏拉图《理想国》灵魂转向音乐教育

    都市题材电视剧《都挺好》中的女性意识

    赵维良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主义者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制基础上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本质需要从性别的起源、权力关系以及性意识方面来分析.

    女性主体意识塑造意识认知

    近五年高考有关《劝学》篇实词的考察

    刘泓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一直都被老师和学生视为难点.本文从部编版《劝学》课文出发,延伸至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卷中有关《劝学》篇实词的题目进行考察研究,对文言文的出处、体裁、题材进行总结,从近五年高考卷中探究《劝学》篇实词的教学意义.

    全国卷《劝学》实词

    艺术专业教育视域下阅读活动的价值

    李佳烜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院校以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其读书活动对于促进学院培养一专多能,专文并举的优秀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读书协会,结合本院办学特色,以学院所开设的6大专业系,26个学科专业为基础,定期组织开展"悦读暨专业知识分享会"活动,将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渗透到读书活动之中,为艺术专业学生搭建一个"可彼此学习提高""可进行专业实践""可相互交流心得""可施展个人才华"的校园文化知识社交平台,以期引领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做到活学活用,能说能演,形成独具艺术专业特色,充满青春活力,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读书活动.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专业教育读书协会悦读暨专业知识分享会

    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意蕴鉴赏

    李秀红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从甲骨文至今没有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透过汉字,我们可以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追溯中华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的构形和符号系统中不但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还有丰富的制度文化.

    汉字中华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朱紫琦冯瑞贞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作品由于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其译文的要求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来说更复杂,因此,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关键作用.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后,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由于自身认知限制、翻译目的、翻译背景等因素的参差,最终所呈现的译文在语言、交际、文化维度上差异性较大.儿童文学的译者应注重平衡三个维度内的各个要素,使得最终呈现出和谐共生的译文.

    生态翻译学儿童文学译者主体性

    隆中精神的阐释及现实意义

    张子腾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隆中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独具古城襄阳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主要探讨了"隆中精神"的溯源、阐释以及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旨在培养当代青年讲好本民族优秀文化故事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隆中精神淡泊明志鞠躬尽瘁

    从"酒"词管窥宋朝酒文化

    杨运杰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宋词三百首》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对其中的"酒"词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以管窥豹,了解宋朝时期的酒文化.研究发现,一方面,从文化的精神层面出发,宋朝文人的饮酒心态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类型:怀人、伤今感昔、离别、哀愁、伤春惜时、思归和咏物抒怀.其中,以"怀人"类的"酒"词为最,紧接着是"伤今感昔"类,其次是"离别"类.另一方面,从文化的物质层面来看,宋词中"酒"词的大量涌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两宋时期酒文化的繁荣.对此,本文主要从饮酒之风盛行、沽酒方式多样和酒肆的繁荣兴盛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

    宋词三百首"酒"词酒文化语料库

    书面语言思维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金玉峰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Swain(2006)指出语言思维(languaging)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而该研究重点关注以往忽略的书面语言思维对二语发展的影响.该文首先对书面语言思维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回顾探索与其相关的促学机理以及已经实施的实证研究,并进而提出书面语言思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书面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理论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