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金征宇

月刊

1673-1689

xbbjb@jingnan.edu.cn

0510-85913526

214036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51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融合的学术刊物,全国轻工业类和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江苏高校优秀学报、江苏省优秀期刊,被国内化学与化工文摘、中国食品文摘、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旨在反映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科学与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工业、日化工业的应用,内容侧重仪器与轻化工生物技术,兼发机、电、纺等专业的科技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要活性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3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徐志南田书毓毕可黄磊...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VD3)是维生素D3(vitamin D3,VD3)在人和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比VD3更高的生物效价,且能大大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因而成为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目前主要通过从天然原料和食品加工副产物中提取天然甾醇,再经多步化学反应实现小规模生产.但这一生产路线存在原料来源受限、天然甾醇分离纯化难度大、后续化学合成步骤多和产率低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已涌现多种生物催化生产和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工程酵母生产等新技术.作者首先介绍了化学全合成和化学半合成法的优缺点,综述了以VD3为原料通过生物催化合成25(OH)VD3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工程酵母生物合成25(OH)VD3的最新技术,对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开展较深入的探讨.

    25-羟基维生素D3生物合成生物转化维生素D3

    牛乳清蛋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翟征远侯凯旋王怡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乳清蛋白约占牛乳中总蛋白质质量的20%,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功能性,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市场需求巨大.但国内在牛乳清蛋白生产方面存在原料不足、缺乏高效分离技术等问题.传统生产方式不仅复杂,而且伴随严重的"三废"污染.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建立微生物细胞工厂,能够实现食品蛋白质的大量合成.目前,这种异源蛋白质表达方法已逐渐用于牛乳清蛋白的生产.作者概述了牛源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功能与应用,介绍了当前利用各种表达系统进行生物合成的现状,并对未来优化底盘细胞、开发更高效的表达元件,从而实现牛乳清蛋白的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展望.

    牛源β-乳球蛋白牛源α-乳白蛋白蛋白质异源表达细胞工厂

    益生菌对食源性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顾敏雯刘皓文祝晨昕丁思琪...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源性脂质代谢紊乱会引发多种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功效,因此挖掘具有预防和改善食源性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潜力的益生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概述了益生菌对食源性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炎症性肠病和免疫力下降的缓解作用,从肠-肝轴循环、关键代谢物质和菌株自身特性等角度阐述了益生菌对食源性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为开发具有调节食源性脂质代谢紊乱功效的益生菌提供参考.

    益生菌脂质代谢肠-肝轴短链脂肪酸胆汁酸

    浆果籽油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王建康郭诗琼王静魏丽娜...
    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浆果籽油是从浆果加工副产物浆果种子中提取的一类功能性油脂.浆果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生育酚、类胡萝卜素、角鲨烯、植物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并发挥多种健康功效,是理想的膳食补充剂.作者综述了沙棘、树莓、石榴、葡萄、黑莓、蓝莓、猕猴桃籽油的化学组成、生物活性以及在功能食品、医学及化妆品领域中的潜在应用;阐明了目前浆果籽油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局限性,同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为加快浆果籽油的开发利用、推动我国浆果籽油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浆果籽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组分生物活性膳食补充剂

    壳聚糖改性凹凸棒土对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王莫凡彭颖静李鹏成玉梁...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壳聚糖对凹凸棒土(attapulgite,ATP)进行表面改性,考察改性对ATP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建立基于壳聚糖-ATP的DNA提取方法,以实现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的低成本、高效提取.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利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考察改性材料对DNA的吸附机制.以3种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为提取对象,考察提取量、纯度、完整性和提取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吸附结果,壳聚糖改性可显著提高ATP的吸附性能,壳聚糖-ATP对DNA饱和吸附量为23.648 μg/mg,提取的基因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且提取方法的重复性好.

    食源性致病菌凹凸棒土核酸提取改性

    延胡索酸对紫色红曲菌生长和次级代谢的影响

    秦昱晖王海蛟程颖王聪聪...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曲菌(Monascus)发酵可产生多种有益次级代谢产物,如Monacolin K、红曲色素等.Monacolin K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形成并降低血脂,但野生型红曲的Monacolin K产量极低,严重限制了功能红曲的应用.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前期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AC)途径参与调控Monacolin K的合成,且延胡索酸的表达与Monacolin K合成呈正相关.为进一步探究延胡索酸对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生长和次级代谢的影响,提高紫色红曲菌的Monacolin K产量,作者以野生型紫色红曲菌M1作为发酵菌株,通过干质量、分光光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究延胡索酸对红曲菌菌丝体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Monacolin K和黄、橙、红共3种红曲色素合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胡索酸的添加抑制了菌丝体的生长以及红曲色素的合成,但菌丝体褶皱程度和密度有所提高,Monacolin K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49.38%,与Monacolin K合成相关的9段基因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趋势.

    红曲菌延胡索酸MonacolinK实时荧光定量PCR

    益生菌-维生素D-肌醇对小鼠妊娠期糖尿病的协同改善作用

    兰潇文赵建新陈卫杨波...
    6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种膳食因子包括益生菌、维生素D、肌醇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具有缓解作用,但是关于膳食因子复配干预GDM的研究则较少报道.作者将膳食因子进行复配,通过调节多种代谢途径,以应对与GDM相关的复杂代谢紊乱.以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形成GDM小鼠模型,益生菌的剂量为5×108 CFU/d,维生素D的剂量为5 µg/(kg·d),肌醇的剂量为100 mg/(kg·d).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独的益生菌干预或两两复配干预,3种膳食因子复配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缓解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肝脏糖脂代谢紊乱、胰岛损伤的作用更加显著,并能够改善血糖与胰岛素稳态.3种膳食因子通过共同调控多种代谢途径,从而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实现了更佳的健康效益.

    妊娠期糖尿病益生菌维生素D肌醇复配干预

    毛竹笋粉馒头的制备及其品质特征研究

    梁美媛杨佳洋赵萌迪牛付阁...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竹笋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为了提高竹笋利用率,作者以毛竹笋粉为原料,分析不同毛竹笋粉添加量对馒头制备工艺关键参数以及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并开发了一种基于生长区域法和最大熵法的图像分割技术,分析馒头内部气孔分布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笋粉质量分数为2%时,馒头的综合指标最好.该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图像分割算法,解决了图像中光线明暗程度不均匀的问题,并分析了馒头内部的微观气孔结构,为馒头品质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毛竹笋粉馒头品质微孔结构

    复配乳化剂对黄油基淡奶油品质的影响

    朱亚成徐菲菲刘飞夏熠珣...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搅打淡奶油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口感,在冰淇淋、面包、蛋糕等食品制作中应用广泛.淡奶油原料中的鲜稀奶油存在运输成本高和储藏时间短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以黄油为脂肪来源制备黄油基淡奶油,考察了不同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e lipophilic balance,HLB)值复配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对黄油基淡奶油搅打前粒径、表观黏度、微观结构和搅打后搅打时间、搅打起泡率、硬度、乳清泄漏率、黏弹性能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界面性质和结晶性质对研究结果予以解释.结果发现,当复配乳化剂HLB值为10时,乳液粒径为(7.80±0.87)μm,界面蛋白吸附量为(20.44±0.44)mg/m2,稳定性良好,搅打时间居中,搅打起泡率为(167±2)%,乳清泄漏率为(15±2)%,黄油基淡奶油具有良好的搅打性能和储藏性能,为工业生产黄油基淡奶油提供理论依据.

    黄油搅打淡奶油亲水亲油平衡值

    植物乳杆菌CCFM8661与水苏糖复合应用对小鼠铅中毒的缓解作用

    孔庆敏刘振国李琴丽张书榕...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生元是由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同时具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功能.作者前期研究已经证实植物乳杆菌CCFM8661是一株具有良好铅毒性保护作用的菌株.水苏糖是一种优质益生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以及排毒等生理功能.作者研究了植物乳杆菌CCFM8661和水苏糖组合的合生元对铅诱导的小鼠肝肾损伤的影响,探究其对小鼠组织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结构及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CFM8661与水苏糖的复合应用显著提高了铅中毒的缓解效果,特别是高剂量组合在降低组织铅质量分数及缓解抗氧化损伤方面效果更为显著.此外,该复配干预显著改变了特定肠道细菌的丰度,如Ruminococcaceae UCG-014、Ruminococcus 1、Alistipes、Akkermansia等;并调整了肠道菌群代谢,如影响了马尿酸、3-苯丙酸、雌马酚以及多种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物质含量,能对铅中毒小鼠产生潜在的积极效应.该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CCFM8661与水苏糖复配可能成为缓解肠道铅中毒的新制剂.

    植物乳杆菌水苏糖肠道菌群代谢产物